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莉同学问:“有人认为《七根火柴》一课的线索是‘七根火柴’,也有人认为线索是‘火’,哪一种看法对呢?”首先,不能孤立地认识小说的线索,线索不仅把小说的情节串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与小说的主旨有着必然联系。最能体现小说中心思想的人物、事物或某种思想感情,才能成为小说的线索。小说常见的线索有四种:  相似文献   

2.
给小说写短评,首先要对小说特点了如指掌。其次,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要把握小说的形象。例如,鉴赏小说《祝福》,我们就必须十分清楚地看到小说塑造了一个祥林嫂拄着竹竿,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碗的乞丐形象。第三,形象把握以后,要能从形象中超越出来,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理性思考。第四,对小说主题的理性评判并不意味着完成了鉴赏,还要对小说思想匕和艺术[的精妙之处进行体味,对那隐藏较深的涵意仔细揣摩,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给小说写短评,要看重评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情节安排的巧妙处。在欣赏…  相似文献   

3.
讽刺艺术是中国小说的一大特征,从古至今都有不少以语言的辛辣机智以及对社会弊端的猛烈抨击而令人深思与耐人寻味的作品。《给李风叔叔帮忙》是作者近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通篇的讽刺和无奈是全文的亮点。本文即通过这篇小说中部分情节以及细节来分析《给李风叔叔帮忙》这篇小说的讽刺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4.
寂地:本名祖雅乐,国内人气漫画、插画家。自2002年(大学一年级)开始发表漫画和小说的创作作品,代表作有绘本《My way我的路》系列和小说《踮脚张望的时光》等。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到了北美合众国一般的读者对于中国情形之了解的程度时,我就想起了Peail Buck 这个名字。这一位曾在中国居住二三十年的女作家不但把中国明代的一部小说《水浒》译成了英文,并且还根据她的“经验”写了好几部农民小说,其中的《大地》(Good Earth)是合众国的一般读者所熟悉的,甚至认为是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一部“好书”。在现代中国的劳苦大众看来,《大地》里的农民生活描写,是有很大的歪曲的。《大地》的作者虽然自以为是站在没有偏见的纯客观的立场,然而她对于现代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6.
《南方与北方》是盖斯凯尔夫人的另一部工业体裁小说。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社会的劳资矛盾为线索,反映了资本主义价值观在当时英国社会的主导地位,以及在19世纪工人运动中所遭遇的抗衡,预示着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衰落。而小说里对工人运动的描写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运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赶集》:是本短篇小说集,不是去赶集。《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  相似文献   

8.
李英锋 《师道》2021,(4):18-18
2021年,由耽美小说(多指男男同性爱情小说)改编的“双男主”电视剧立项、拍摄、开播数量暴涨,被网友戏称为“耽改101”元年,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与时下愈发流行的“腐文化”相结合,将对青少年产生怎样的影响,值得关注。(3月16日半月谈)“男同”是一种亚文化,在主流舆论场,仍是欲说还休的话题。谁曾想,这样的一种亚文化,现在开始进军大众文娱领域,耽美小说被大量改编成电视剧,俨然有形成一种大众流行文化之势。据了解,目前有超过60部耽美小说正在或已完成影视化筹备。  相似文献   

9.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一直是本刊的重要话题。现设的名校名师名师成长栏目,就给广大教师确立了学习的方向,树立了赶超的目标;而接连出版的教育教学专著,更是印证了名师成长的足迹。本期新设阅读推荐栏目,旨在帮助教师们打开提高自身素质的新的渠道。正如骈昌贵老师所说:一部名著,一座丰碑。一种阅读,一番长进。无论是一本书、一部小说,还是一篇散文、一首哲理小诗,都可成为您的心灵絮语,我们的刊头佳篇。欢迎您不吝赐稿,与广大教师分享。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不管老师怎么苦口婆心,都是油盐不进。我一直找不到改变他们的切入点。有一天,我读了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感慨万千。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命垂  相似文献   

11.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没为亲朋好友写过一封手写信了,更别提写给陌生人了。提及写给陌生人的书信,很多人不免会想起茨威格那部著名的小说——《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即使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即使它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仍然像是一个符号,记述着一种神秘,一种想望。如今,有一名普通的女子,将这种神秘幻化成一份润物无声的善意,为这座充满了冷漠与隔阂的都市,带来人性的温暖。如果你也来写一封"给陌生人的情书",你会写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各种故事、童话、小说等书籍,在小学还未毕业时他就已经看过许多,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也一直渴望着能有一本自己的书.于是,十几岁时他开始动笔写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一个穿越时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个书迷,我为书而狂,巴不得整天捧着一本书来看。可有些书的封面非常不合人意——与书的内容不太有联系。如杨红缨的小说《寻找大熊猫》,依我看应该画一个大熊猫的天  相似文献   

14.
张弢同学: 读你的文章,我的心有点儿颤动、眼有点儿潮润。的确,我被感动了,被你的文章中的那位失学少年——挂香的人格力量感动了。你写的是一篇虚构的小说?抑或是一篇记叙真人真事的散文?这部无关紧要,只要你笔下的这个人物能感动读者,就说明她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至少我相信。  相似文献   

15.
给文学大师的一封信本单元四篇小说都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学习后,你一定有许多心得和体会,课后你一定会选读他们的其他作品,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有一定的了解。设想写这四篇小说的几位文学大师还健在,请你给你敬仰的一位大师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信中可以交流,可以讨论,也可以质疑争辩,内容不限,但应该着重抓住一两个方面真实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手法不拘,但应该符合书信格式,注意说话得体。(苏教版)提示:文章的题材是书信,所以写作时,要注意书信的格式:上款、问候语、正文、祝…  相似文献   

16.
笛福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鲁滨逊飘流记》(1719)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做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敏锐地感觉到,只要根据广大读者的兴趣和思想感情,对塞尔科克的故事加以改造,一定能抓住读者的心。于是笛福以塞尔科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在海上生活的经历和体…  相似文献   

17.
契诃夫的小说《渴睡》,写一个只有13岁的小保姆瓦丽卡的"犯罪经过"。小瓦丽卡被主人无休止地驱遣劳作,极度疲劳,她只想睡那么一会儿;而主人家那婴儿不停地啼哭,她实在无法支撑了,恍惚中,她掐死了那让人无法睡觉的婴儿。小说结尾是这样的:"……她掐死他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写过许多著名的传世小说,如《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等等。除了写作,他的爱好就是钓鱼。每发现一处鱼多的地方,就一连钓上好几天,然后再换一处。这一回他发现江边有一处鱼很多,头一天钓到不少,  相似文献   

19.
拿到《新读写》编辑转交到我手上的小说,像往常一样,我点开了“作者简介”,不由笑了。叶舒就像每一个自荐的小作者一样,自信、坦诚,有着我在那个年纪所没有的勇气。我花了一整个晚上读完了《遥望蒲公英》,很想和大家——和叶舒一样有着作家梦的朋友们——聊一聊这部作品以外的事。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初中语文第五册《谈谈小说》这篇知识短文时;觉得文章有两个问题谈得不够详细和全面。一、短文给“创造典型人物方法”的举例不全面、详细和具体。短文中提到对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创造有两种方法:“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他人的一些事迹;也可以‘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