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灵芝胶囊中的灵芝多糖含量,采用UV法测定;通过具体实验,得出灵芝多糖线性范围为0.001 509~0.015 091 mg/ml,r=0.998 7,加样回收率为97.2%,RSD=1.50%(n=6);因此,该方法可实现对灵芝胶囊多糖含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药理表明,灵芝多糖是灵芝中的主要成分,故对灵芝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准确度高,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68%。测定中显色的最佳条件为:5%的苯酚1.6ml,浓硫酸8ml,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4分钟。再分别用乙醇和水进行提取。该方法适合多糖含量的测定,并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对灵芝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ride,SNP)作为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深层发酵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5 mmol/L SNP处理对灵芝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显著提高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产量,同时添加SNP和NO清除剂c-PTIO时上述产量增加现象消失;当SNP处理浓度大干4.0 mmol/L时,灵芝菌丝体生物量、灵芝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的产量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温度、酸碱盐介质对灵芝多糖提取的影响以及活性碳脱色对灵芝多糖吸附的影响 .实验表明 ,用醚醇将灵芝子实体粉末回流提取之后 ,用 90℃的热水浸提二次 ,再用质量分数 1%的碳酸钠溶液浸提二次 ,可将灵芝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充分地提取出来 ,适合食用菌产品加工之用 .  相似文献   

5.
灵芝胞外多糖培养基优化及发酵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灵芝胞外多糖最佳发酵培养基为:麦芽糖2%,黄豆粉1%,Fe SO4·7H2O0.02%,KH2PO40.1%,土豆汁30%,pH自然,产量可达到86.36mg/mL(湿重)。灵芝胞外多糖产量受发酵过程各因素的影响,发酵过程中pH、总糖、还原糖和氨基氮有一定的相关性。灵芝多糖整个发酵过程需要144h左右,第6天达到发酵终点。  相似文献   

6.
分级灵芝多糖的分离和活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灵芝子实体作为实验材料,对灵芝多糖的分级提取、红外结构分析、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灵芝子实体90℃热水浸提,不同乙醇浓度下醇沉量研究表明40%乙醇浓度沉淀多糖、65%乙醇浓度沉淀多糖、80%乙醇浓度沉淀多糖在灵芝粗多糖所占比例为0.31:0.27:0.42;IR分析表明65%、80%分级多糖是以β型糖苷健相连结的杂多糖;用不同分级的粗多糖以10 mg/只/天,分别对小鼠连续灌胃10天,发现分级多糖均能提高小鼠的白细胞吞噬作用和肝功能作用,但65%和80%两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研究探讨灵芝液体培养的工艺条件。经试验结果表明 ,最适pH值为 6 ,温度为2 8℃ ,培养时间为 1 4 4h ,按此条件进行培养 ,灵芝菌丝体的产量为 1 4 g·L- 1,灵芝多糖得率为 1 .2g·L- 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含量的黑豆粉对灵芝壳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菌丝活化、原种培养、栽培培养三阶段获得灵芝子实体,提取壳聚糖并测其含量及脱乙酰度。结果:灵芝栽培培养基中加入1%黑豆粉时,灵芝壳聚糖得率最高,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43%;而添加少于或多于1%黑豆粉,灵芝壳聚糖产量会有所下降。结论:添加1%的黑豆粉可以提高灵芝壳聚糖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处理对灵芝菌丝体生长速率、生物量以及灵芝多糖的影响。方法:以赤芝为研究对象,采用ARTP处理灵芝菌丝体,并测定其生长速率等3个指标,分析等离子体处理对灵芝菌丝体影响。结果:ARTP处理0.5 min生长速度最快,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9.96%,处理1 min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25.03%,处理1 min灵芝多糖含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4.66%。结论:在一定时间处理范围内,ARTP处理能提高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以及灵芝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0.
观赏灵芝和食用灵芝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按用途可分为3类:药用灵芝、食用灵芝和观赏灵芝.灵芝除了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外,灵芝的食用、观赏性价值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灵芝各品种的不同特性,可选择不同类型的品种来做盆栽灵芝,通过不同处理展现良好的造型,从而达到观赏效果.灵芝产品也不再局限于药品,而更多地进入了食品、饮料等行业.而集观赏,食用和绿化,美化环境为一体的灵芝的问世,更符合人们对营养、保健,观赏等多方面的需求,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利用豆渣代料固体发酵灵芝菌丝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势与菌丝培养温度、培养料/糖比密切相关,培养温度在28℃,料/糖比为100:2,菌丝生长势最强;以单位重量菌丝粉含三萜化合物量为目标函数,利用豆渣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丝体的最佳条件则为料/糖比为100:2;培养温度为24℃;培养时间为菌丝满瓶后12d.每g菌丝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达2.44mg.灵芝菌丝特有三萜化合物含量可间接反映菌丝粉中纯菌丝含量及灵芝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灵芝益寿胶囊(LZYSJN)的渗漉和水提取方法,优化其生产工艺,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采用正交试验对灵芝益寿胶囊中的灵芝、制何首乌、人参、五味子渗漉工艺和灵芝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灵芝渗漉以灵芝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 mL/min为最佳工艺;(2)灵芝水提取以灵芝药渣加水8倍量,提取两次,每次2 h为最佳工艺;(3)制何首乌渗漉以制何首乌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3 mL/min为最佳工艺;(4)人参渗漉以人参粗粉加8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5)五味子渗漉以五味子粗粉加6倍量乙醇,浸渍48 h,渗漉速度为5mL/min为最佳工艺。灵芝益寿胶囊提取工艺的优化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开发凝固型灵芝酸乳特色风味食品。方法:采用L9(34)试验设计研究和优化灵芝酸乳特色食品发酵工艺。结果:确定灵芝酸乳特色食品的发酵工艺条件为:灵芝菌液25%,鲜牛乳75%,蔗糖8%,接种量5%,42℃发酵3 h。结论:开发生产的凝固型灵芝酸乳特色食品色泽乳白,凝乳均匀,菇味清香,酸甜适口,品质优良,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灵芝提取液涂膜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波法提取灵芝菌丝体中的灵芝酸等生物活性成分,以其对草莓进行涂膜处理,分别用计数法、称重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在一定时间内对草莓的腐败率、失重率、还原糖含量及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综合判断其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结果表明,2.5%灵芝提取液能够显著降低草莓的腐败率和失重率,在常温下可延长草莓的保鲜期。结论:灵芝提取物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对于制备安全可食的水果保鲜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灵芝具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野生灵芝的数量相当稀少且采集不易,因而灵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灵芝的栽培技术已日趋完善,基本上分固体和液体两大培养方式.迄今为止,已从灵芝中分离到150余种化合物,其中三萜类物质灵芝酸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能;灵芝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肿瘤,并能延年益寿等;灵芝腺苷衍生物有较强的降血液粘度的效果,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心、脑的供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6.
灵芝的国内栽培技术及其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芝具重要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野生灵芝的数量相当稀少且采集不易,因而灵芝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灵芝的栽培技术已日趋完善,基本上分固体和液体两大培养方式.迄今为止,已从灵芝中分离到150余种化合物,其中三萜类物质灵芝酸是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止痛、镇静、抑制组织胺释放、解毒、保肝、毒杀肿瘤细胞等功能;灵芝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抑制肿瘤,并能延年益寿等;灵芝腺苷衍生物有较强的降血液粘度的效果,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血液、心、脑的供氧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海南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中硒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处理方法分别对两类灵芝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灵芝样品中的硒(Se)含量,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野生灵芝中的硒含量远远高于种植灵芝,  相似文献   

18.
海南野生灵芝和种植灵芝中锗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两种方法分别对海南野生和种植两类灵芝样品进行消解,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了灵芝样品中的锗(Ge)含量,选择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种植灵芝中的锗含量(2554.2mg/kg)高于野生灵芝.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还原力测定、小鼠红细胞氧化损伤和肝线粒体肿胀的实验,比较两种真菌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引起的氧化损伤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灵芝多糖和裂褶菌多糖都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玉米为基质的灵芝固体发酵,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玉米粒度、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基料中菌质多糖的产生都有影响,发酵条件优化结果为10目大小的玉米基料,接入15%液体菌种,28℃发酵24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