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伦斯在小说《虹》中对自然的生态书写、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反思和对非理性哲学的高度崇尚都体现了作者极富前瞻性的生态思想。作者在小说中不遗余力地讴歌自然,其对"自然"的书写集中体现了他的生态之思:人是大自然的成员,人的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都离不开自然,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而应寻求与自然和谐互惠的生存方式,尊敬自然,敬畏生命。  相似文献   

2.
刘晓萍 《文教资料》2008,(28):31-33
<傻瓜吉姆佩尔>和<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这两篇小说同样是塑造了一个傻子的形象.而且均以行骗者/傻子(被骗者)/拯救者的模式,却铺就了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造成了两位主人公不同的人生走向与结局.两篇小说将行骗者的乐、被骗者的悲及凌驾于他们之上的拯救者的爱交织在一起,烘托出一个悲剧的主题,这是人性的悲剧,是生存的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为了烘托出悲剧的氛围,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被赋予象征性含义.两篇小说的作者在作品中均表现出一种悲剧的意识,但是因为作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又呈现出一些不同:辛格的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更为含蓄温厚,而余华的则显得辛辣直白.  相似文献   

3.
樊波 《考试周刊》2013,(45):16-17
《白孔雀》是英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家劳伦斯所著的第一部小说。作者用高瞻远瞩的生态观念,运用对比、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多种手法叙述了女主人公莱蒂与两位男人公乔治与莱斯利的爱情萌芽与婚姻悲剧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方面直白而强烈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工业革命造成自然环境破坏、社会环境混乱、人性扭曲的强烈抨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弗兰肯斯坦》为文本,从故事背景、女性角色两个方面解读自然与女性在玛丽的小说中所发出的无声呐喊,揭示在小说主人公维克托与怪物博弈间所体现的男权统治下自然及女性权利的丧失,进而阐明小说悲剧的根源及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王琦瑶的悲剧蕴含了作者对宿命与命运关系的思考。小说中多次出现关于王琦瑶人生悲剧的预兆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旨在向读者暗示王琦瑶的命运早已被宿命决定。王琦瑶的悲剧折射了作者对当代上海都市怀旧文化的批判。为此,小说有意安排了王琦瑶与老克腊的爱情悲剧以及死于非命的情节。  相似文献   

6.
以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视角,对哈代笔下的女主人公苔丝的悲剧进行思考。通过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认为女性与自然具有相互融合性,二者均与男性相对立,而且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经济扩张过程中的受害者,是男性扩张和侵犯的对象。苔丝的悲剧既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女性的悲剧,同时也是自然界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新写实小说以写实的手法描写出了现代人生存的悲剧,虽然新写实小说作者取材各不相同,但从其悲剧产生的原因,我们大致可分为生存条件的匮乏和都市中小市民小人物的毁灭,前者的悲剧形式作者采用的是以原生态的描写赤裸裸的再现了平凡人生存困境的细节,而在描写都市小市民生活的新写实小说中,“几乎无事的悲剧”给小市民的生活和命运蒙上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种原生态描写手法以及悲剧情节的“几乎无事”是新写实小说悲剧意识产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虽为神魔小说,但依旧秉承了中国文学亲近自然、抒写自然的传统。小说作者在绘就的独具特色的"西行"美景中给我们展现了寄予生态理想的"福地洞天":花果山水帘洞和万寿山五庄观。这两重"福地洞天"是作者秉承东方文化的优良传统精心营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美的生动范例,是作者积极先进的生态意识的体现。品鉴《西游记》中的"福地洞天",为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学是面对工业化造成的普遍的生态危机应运而生的文学,是工业化背景下的文学。生态文学中,生态包含自然的生态和精神的生态,作品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内心的和谐。蒙古族作家郭雪波的作品《狼孩》中蕴含着生态小说作者对于生态问题的多维表达。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想要追寻最初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当前状况下如何面对自然正是生态小说创作者们希望读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浩如烟海的传统小说中最有个性的一部.通过这部小说,身处末世的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艰苦的突围和无奈的坚守,而这种相互矛盾的突围和坚守,恰恰构成了小说中人物的悲剧、现实中作者的悲剧,以及那个封建末世的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孽红》是一部以悲剧著称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作者精心描绘着一系列的悲剧。悲剧的经历者,感悟着悲剧的痛苦;悲剧的制造者,体验着悲剧的折磨。因此,本文以“悲剧”为突破口,结合具体故事分析小说的主题,挖掘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代表作品,文章试从人物的命运和作者的抒情风格方面来探讨小说的悲剧性.作者认为,小说的悲剧主要是人物命运的悲剧;而贯穿于小说首尾的抒情描写,又为小说的悲剧性起着重要的渲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5.
《喧哗与骚动》作为一部深具人文关怀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映射出自然对作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对南方自然的深切关注。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福克纳的这部小说,我们不难发现文本中渗透出的作者的浓厚的生态意识:他对南方大自然原生态的迷恋,对他苦心经营的那个邮票般大的小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从而引发的对人类与自然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这些无不向我们说明,关注人类自身命运的作者,必然考虑自然与人的关系。本文正是要通过揭示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透视作者本人在其所属年代难能可贵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16.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观点和女权观点相结合,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试图揭示父权制世界观统治下女性同自然倍受压制和迫害的悲惨处境。戴维.劳伦斯的中篇小说《公主》,讲述了主人公"公主"在代表工业文明的父亲极端的教导方式下异化性格的形成,及其充满矛盾的自我寻找过程,以及其异化的性格如何最终导致了代表着人类自然本性的罗梅罗的悲剧下场和自己荒诞的结局。作者通过描写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几近异化的关系,向我们揭示了女性及自然在父权统制下的悲剧局面,呼吁人们回归自然本性,从而体现了其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8.
小说《林兰香》穿插的大量诗歌对小说的叙事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作者以三首诗为联缀,完成了对燕梦卿悲剧形象的塑造,从而使这些诗歌具有了推动故事发展,促使人物命运发生转折的作用;二是回首诗对小说整体寓意和具体情节设置的暗示作用;三是与作者的悲剧意识相契合,借诗歌进一步渲染作品悲剧氛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郑兰 《培训与研究》2010,(10):11-14
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表达了对自然和女性命运的关注。女性和自然恰巧也是生态女性主义所关注的主题,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两个焦点。小说从反人类中心主义,反男性中心主义,文明和自然、女性和男性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反映了作者自觉或不自觉运用的生态女性主义要素写作及其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悲剧观在张爱玲和王安忆的小说里始贯其中,这不仅与作者的自我个性、人生经历相符,也与整个大的社会、时代环境息息相关。从婚恋悲剧、社会悲剧、人性悲剧三方面切入,剖析并比较二者小说中的悲剧观,发掘悲剧观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应该直面这种悲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