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蒙读物是其入门之基础。"国学热"的出现使得童蒙读物在教育中呈现出"热捧"的趋势,关于童蒙读物的研究也纷纷出现。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既有研究对童蒙读物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其概念、特点、内容、价值等方面,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据此能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童年是道德人格建构的重要时期。中华传统童蒙经典不仅是儿童识字的蒙学读物,它更具有丰富的德性知识,明确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儿童伦理教化的经典系列教材。童蒙经典的伦理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天道观念、家长制度、修齐治平思想、中庸思想、道德义务观、功利与保守主义和男尊女卑思想等。其主要道德范畴包括善与恶、诚与信、礼与让、仁与义等。童蒙经典对儿童化蒙昧以文明,理混沌以清晰,在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形成道德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童蒙经典也有其局限性,但经典不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将不断生长,结出新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摘要: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教材编写经验价值以及文献价值,但在当下要辩证看待古代童蒙读物的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蒙书的定义应该再严格一些,要研究其性质以及与民间读物、通俗读物的异同。在作性质判断时,要考虑当时人将其视为什么性质的书(《书志》的分类也是一种参考)。而且,即使确定了蒙书范围,也要区别蒙书与童蒙书,要从作者的意见出发,将童蒙书与非童蒙书区别开来。换言之,要区别儿童读过的书(如《孝经》《论语》)与儿童读物(如《千字文》《蒙求》),前者未必是童蒙书。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的童蒙读物是有特点的,一是用韵语编写便于记诵;二是高度概括篇幅适中;三是大都出自著名学者的手笔包括比较有用的自然常识和历史常识。这样的读物没有极渊博的学识是写不出来的。鲁迅就读过《鉴略四字书》,周谷城教授曾要求研究生背《三字经》的有关历史部分。当你要检索历史朝代和帝王顺序,又没书可查时,你一背歌诀,问题就解决了。所以,童蒙读物不可轻视。兹就现有的材料作一简介,藉供参考。《三字经》 (宋)王应麟著,他是宋代有名的学者,这书原是一般的童蒙读物,流传广泛,特别是历史部分,被人称为“小纲鉴”,可说是学历史最早的一本童蒙读物,摘举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璐 《教书育人》2001,(21):8-9
儿童作为生命的幼苗,未来生活的主宰,成人对其抱有崇高的理想与期待。由于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古往今来,家庭、社会、学校无不殚精竭虑地编撰各类教材读物,以各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熏陶化育他们,以期在幼时为他们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自古重视蒙养教育,因而拥有诸多珍贵的童蒙读物资源。流传至今仍广泛影响的有《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千字文》《增广昔进贤文》《龙文鞭影》等。为什么这些作品传承数百年有的甚至上千年仍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重读这些传统的蒙养教材,看看先人如何…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童蒙读物是一项宝贵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童蒙读物教育遗产价值的研究也折射出我国当下保护教育遗产的诸多问题,主要是教育遗产的保存、继承和发展,教育遗产的扬弃以及教育遗产价值的重新发掘等。  相似文献   

8.
《弟子规》的养成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蒙童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曾被誉为是“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儿童读物,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此。对于《弟子规》中的童蒙养成教育思想,应予以足够重视、深入研究。使之为今天的儿童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
清代道光年间,鲍东里编纂了大量的童蒙读物,从形式上来看,基本上都是以韵语的形式编纂而成,适合孩童阅读。而起所处的时代是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但其所编纂的《史鉴节要便读》成为官方的通用教材。对于其他由鲍东里所编纂的童蒙读物,尽管没有《史鉴节要便读》的影响大,但都对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撰辑的著名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学规、学则的形式对蒙童进行学习和品德修养方面的指导,曾被誉为是“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之最上乘”的儿童读物,对后世产生了普遍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养成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此,对于《弟子规》中的童蒙养成教育思想,应予以足够重视、深入研究,使之为今天的儿童教育实践服务。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行举止规范化的教育。具体地说,《弟子规》中养成教育思想如下:第一,在对待父母和长辈关系方面,《弟子规》认为…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古代十分重视儿童文明礼仪教育,其文明礼仪规范不仅系统全面,而且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梳理、厘析、总结我国古代儿童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对当前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有所裨益。我国古代对儿童的文明礼仪要求在《礼记》等典籍中有阐述,而更多蕴含在《童蒙须知》(朱熹)、《童子礼》(屠羲英)、《弟子规》(李毓秀)等童蒙读物,以及校规、院规如《白鹿洞书院揭示》(朱熹)和家训、家书中(如《颜氏家训》等)。几乎渗透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仪容仪表、语言称谓、行为规定、人际交往四大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三百千”虽然是古代的童蒙读物,但对今天的写作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主要表现为取材贴近生活,善择典型;结构上句式承转灵活,篇章富于变化;技法上视听并重、音韵爽朗。这些特点对写作来说,有如何选材,怎样成篇,既要写有形之文,又要写有声之文等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一、《百家姓》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它究竟有什么用?答:《百家姓》和《三字经》、《千字文》一样,都是童蒙读物,而且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童蒙读物,所以并列号称"三百千"。《百家姓》将中华姓氏排列成四字一句,辅以韵律,供孩子们认字用。合辙押韵,琅琅上口。二、在《百家姓》出现之前,有没有类似的书?为什么偏偏这本《百家姓》最为流行?  相似文献   

14.
刘佳 《甘肃教育》2008,(24):18-19
南宋思想家朱熹很重视启蒙教育,他特别注意儿童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并为他自己家族的孩子编写了很多的童蒙教材。其中著名的有《童蒙须知》《论语训蒙》《小学》等。  相似文献   

15.
《蒙》卦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揭示出求学与施教之间的交互关系与发生原理,近阳、亲师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本能,激发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是成功施教的关键。《彖》辞“志应”意指教师与童蒙之间志趣相合、性情呼应、灵魂互通的精神共鸣,彰显出最圆融的师生关系。“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强调占筮与求学同道,施教者告与不告取决于童蒙是否有诚心,不诚则无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时中”,适时而教,中正不偏,与儿童的成长需求及生命节奏保持一致,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童蒙读物中,有这样的说法"三百千千",即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中《三字经》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之一,相传为宋儒王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明初。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5875号西夏文写本,应是一篇中原骈体文的西夏语翻译,文中充斥着来自中原史籍的大量典故,其汉文底本应该是唐宋时代官宦阶层的童蒙读物。  相似文献   

18.
幼儿读物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儿读物是早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媒介,笔利用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方法针对幼儿读物现状,对4所幼儿园,250名家长,5名书店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幼儿园,家长,读物市场能了解幼儿读物的教育功能,但多数把价值定位在“知识”上或“经济”上,幼儿园能配备幼儿读物,但是,与幼儿实际需要有些不符,幼儿读物形象单一,我国儿童缺少自己的卡通形象,装帧,价格与家长实际购买力有矛盾;电子读物冲击图书读物,大部分家长对幼儿读物现状持不满态度。  相似文献   

19.
儿童音乐图书(含歌舞类读物)的出版应关注其特有的对象——孩子,因此,我们在出版这类读物时,应当充分研究分析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性。作者在本文中分析提出,出版儿童音乐图书要从儿童出发,关注并把握好情趣、兴趣和童趣这三个要素,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和舞蹈。  相似文献   

20.
美德山东建设,必须大力弘扬齐鲁传统文化的精华———孝文化。《二十四孝》虽然是童蒙读物,但其思想内容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包含着前人道德教育的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孝文化建设,要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启迪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人性自觉;主流文化应大力倡导弘扬,并通俗化、普及化,树立新时代的孝德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