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务文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金融市场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多维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的管理能力或决策水平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社会经济政策工具与区域可持续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在界定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管理职能和调控领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构建了一组可以操作的衡量政府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以便为推动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与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大道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290-300,319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是在全球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中、以着力解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色的学科创新。将区域作为一个开放、动态变化的系统,探讨其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状态及应对能力,研究区域系统中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以及区域内部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协调程度,解剖在科技、体制、文化不断创新驱动下的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竞争能力,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受关注的科学命题,也使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弥补地球系统科学重自然圈层相互作用、轻自然与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缺陷方面具有独到的学科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助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可持续城市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咨询报告、主体功能区划和灾后重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和地方重大地域规划的研制,在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经济布局、走可持续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方面,影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转换为政府行为,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主要分析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认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提高我国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实现手段,是健康、顺利、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资源型区域的协同发展不是即生的,它是通过对原有区域不断诊断、调整、评价,周而复始逐步实现的。本文在对DEA方法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区域系统的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给出“协同”和“发展”的有效程度的评价方法,进而得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群梯度发展战略分析与评价--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对黑龙江省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生态,人口,社会和管理子系统以及区域关系,世代关系的实际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素关系-功能状态-发展能力”概念模型,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对黑龙江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路径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涌 《软科学》2007,21(4):123-125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旨在通过科技引导,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选择一些地方作为实验区,在区内进行各种改革实验,是寻求某一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高科技产业中的作用过去一直集中在政府支持本国生产者的研发活动,保护国内市场,和在国际贸易中帮助本国生产者争取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等方面。随着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日益加深,一个日趋复杂的跨国产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物质、信息和人员交流日益频繁,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刘芬  窦文 《科教文汇》2012,(22):171-172,174
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与区域经济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紧密关系,然而二者在对接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实现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专业改革,增强各语言类专业吸引力,同时要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如何加深语言类专业与区域社会经济的融合度就成为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构建广东省S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作出综合评价,提出促进S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水平的路径。该研究对指导我国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美  赵丽玲 《资源科学》2012,34(9):1712-1725
辽宁省是东北唯一的沿海省份,而海洋环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和承载,因此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和海洋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济、海洋环境两个方面科学合理选取评价指标,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研究经济带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发展尚处于略好于动态平衡却远不足于明显协调阶段。从时间序列上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并非对各区均有利且弊端明显,以2008年较2005年为例,虽然盘锦、丹东、葫芦岛和锦州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而营口和大连地区协调度却呈下降的趋势。并且通过产业分解和GK.E模型深入剖析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差距和海洋环境污染节距,产业分解显示一产、二产和三产分别对经济差距起到了减缓、加剧和维系的作用;而GK.E模型分析,在经济结构和集中效应影响下,盘锦和丹东葫芦岛地区的海洋环境要明显好于大连、锦州和营口地区。  相似文献   

13.
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经济学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媛  张凤荣  姜广辉 《资源科学》2007,29(6):170-175
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是以经济可行性为前提,以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为保障,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目标的。本文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市场机制,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农户和国家等不同层次上经济人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并相应地制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统计数据及项目组的调研数据,对我国24个省(市)在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地区在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是存在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一些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最后,文章指出,国家应当采取相应的经济手段,规范和引导农户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国家和农户层次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25年的经验,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而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投资项目可持续发展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德春  许长新 《软科学》2004,18(4):13-17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项目持续性后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在宏观经济政策评价中,考虑环境因素和资源问题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较好的进展,而如何把环境因素纳入微观经济活动的分析与评价之中,尚有待研究。文中对项目的持续性进行分析,在考虑环境和资源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效益概念新内涵、效益指标体系、持续性后评价方程,并以水利工程项目为例,进行了“生态经济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周炳中  辛太康 《资源科学》2008,30(2):177-184
本文在阐述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7个主要港口城市以及国际航运中心城市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并分析比较国内国际主要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港口城市在港口生产能力上的评价值为0.055—0.645之间,上海等城市与国际大港差距较小;但在经济发展能力、资源环境支撑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和社会协调能力等方面,评价均值分别为0.278、0.529、0.255,仅相当于国际港口城市同类评价值的50.3%、79.1%和33%。因此,可持续发展整体能力评价值在0.239~0.465之间,只及国际城市的50%,国内港口城市与国际差距较大。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时间变化看,国内港口城市在经济支持和港口生产能力方面的提升速度相对略快,但智力支持、社会支持能力的增速变化远不及国际城市。为此,应通过发展智力支持系统、港口城市制度创新、港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延伸和腹地建设与扩张等战略,提升国内港口城市的发展能力,带动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县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标体系评价法是定量分析方法之一,指标体系评价首先就是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在对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原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县域的基本特点,根据县域的发展目标,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县域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下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广西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县 《资源科学》2007,29(6):199-205
经济发展模式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粗放使用能源和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西部一批新兴的资源型城市迅速兴起,探讨其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指出百色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投资和矿产资源(主要是铝土矿),属于传统的"线型经济发展模式";提出百色市经济增长对有限矿产资源的过分依赖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并以循环经济耦合链的设计为切入点,从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角度对百色市经济发展模式作了设计,提出建立不同区域层次的横向一体化、链接不同产业环节的纵向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模式、集群式循环经济产业区模式、工农旅游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角度分析我国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造成区域差异的因素。构建包含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3个层次共2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可获得有效数据的161家实验区为研究对象,测算其2014—2018年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得分,识别影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差异指标,并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各分解指标,识别影响实验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新登记注册企业数、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是影响实验区可持续发展差异的主要指标;(2)导致实验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根本因素是纯技术效率与技术效率,即制度与结构发展因素;(3)实验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主要源于技术进步;(4)实验区经济发展协调性总体呈改善趋势,其中浙江省的实验区协调发展水平较强,可为其他地区的实验区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