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歌唱艺术的"唱"与"演"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演唱中一定要把二者结合起来,使演唱更富有韵味和艺术表现力,一定要坚持"以唱为主,表演为辅,动作要少而精"的原则,演员的演唱要神贯始终,才能将心中所想最终转化为感人的眼中所见,口中所唱。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也是歌唱的中心。歌唱者一直都追求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唱中的"情"是可以通过歌者平时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对歌者本身的歌唱想象力、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以及注意音色的控制,把握歌唱的情感,那就非常轻松了。  相似文献   

3.
马玲珠 《科教文汇》2008,(20):160-161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也是歌唱的中心。歌唱者一直都追求声情并茂的演唱,演唱中的“情”是可以通过歌者平时的努力培养起来的。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对歌者本身的歌唱想象力、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以及注意音色的控制,把握歌唱的情感,那就非常轻松了。  相似文献   

4.
歌唱艺术的美学要求是声乐美基于语言美,腔由字生,字正腔圆。声乐演唱行腔流畅、真切感人,须吐字真切、以字行腔、字声相谐,并与歌者的感情变化紧密结合,从而达到表现和欣赏歌唱艺术美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齐俊秀 《科教文汇》2010,(8):164-164,204
为了了解学生的演唱情况,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歌唱比赛,没想到同学们唱的都是当下最流行的爱情歌曲,如《情人》、《死了都要爱》、《香水有毒》等。他们一个个情绪激昂,欢呼雀跃,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可当我提议演唱一些校园歌曲时,同学们都哑然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茫然。这时有一位同学唱了一首《校园的早晨》,  相似文献   

6.
梁袁媛 《科教文汇》2009,(13):251-251,254
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背景内容,思想感情,同一首歌曲由不同歌者演唱有不同的演唱效果,有的真切感人,沁人心脾,有的索然无味,平淡无奇。声情并茂,以声传情是一首歌曲的歌唱是否能打动听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如果让鸟儿来唱信乐团演唱的《死了都要爱》,那么它们一定会翻唱成《死了都要唱》!  相似文献   

8.
许静 《科教文汇》2008,(16):134-134
女高音混声唱法是将胸声区、头声区两种声音状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在女高音歌唱训练中,要掌握好声区的统一、声音的流畅及宽广的音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掌握好换声区唱法。从低音向高音唱,或是从高音向低音唱找到“换声点”,采用“中东辙”字音练习的办法来解决换声区的统一,避免女声常见的“真假声”打架现象。女高音经过“换声点”掺入假声,达到真假混声最佳状态,从而使高声区和中高声区形成混合声区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9.
女高音混声唱法是将胸声区、头声区两种声音状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用.在女高音歌唱训练中,要掌握好声区的统一、声音的流畅及宽广的音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掌握好换声区唱法.从低音向高音唱,或是从高音向低音唱找到"换声点",采用"中东辙"字音练习的办法来解决换声区的统一,避免女声常见的"真假声"打架现象.女高音经过"换声点"掺入假声,达到真假混声最佳状态,从而使高声区和中高声区形成混合声区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
论民歌演唱艺术的色彩及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  相似文献   

11.
歌者要多接触声乐活动的相关事物,逐步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与此同时,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从事艺术事业所具备的情操,增强并不断积累声乐表演的自信心和经验,歌唱表演的激情,也就是演唱者的激情与灵感对作品的诠释。这种热情与创造来自歌者强烈的创造意识,使自己的每一次演唱,都能重新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和更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光学麦克风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30-30
当歌舞剧里的明星穿著轮鞋横扫舞台,或者披着毛皮在强烈的聚光灯下唱歌时,往往热得汗流浃背。为了要让观众听得见他们在唱什么,演员们必须要佩戴麦克风。而这麦克风得要隐藏在厚厚的粉妆之下。只要歌者大量地流汗,那麦克风就有短路而失去作用的危险。因为,按照传统的方式,声音会震动一个薄膜,然后直接转换成电流讯号。在所谓的动圈式麦克风里,薄膜会带动磁场中的一个线圈,好比  相似文献   

13.
西和山歌的演唱要求咬准字头、唱圆字腹、收清字尾。通常有锨”和“软咬”两种咬字方法,在吐字方面,有横竖、前后、宽窄三种方法,而字尾收音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展辅、敛唇、抵腭、穿鼻。  相似文献   

14.
歌唱艺术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是通过声音、旋律、语言、情感的结合来体现作曲者创作作品的思想意图,因而演唱者不仅需要长期的练习发声技巧,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使歌者在演唱中达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5.
歌曲的演唱要求我们在了解歌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演唱处理方案,调整好自己的演唱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作品,还要深入分析作品,如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等。同时,我们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歌曲的演唱富有表现力。而人体在歌唱时也一样,人体的各个器官在歌唱时的各种状态,都与歌唱有着直接关系,直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以分析、领会、调整好歌唱时的状态对歌唱也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京剧的武戏基本是承传于昆剧,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当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昆剧重视文戏,武戏受此影响必然趋于舞蹈化、精美化。京剧的武戏用昆腔,武戏里加入许多舞蹈动作,这两种技能都要求连贯、优美,可视性强。  相似文献   

17.
京剧的武戏基本是承传于昆剧,演唱保留唱昆腔曲牌,所以武生当往往是京昆不分家的。昆剧重视文戏,武戏受此影响必然趋于舞蹈化、精美化。京剧的武戏用昆腔,武戏里加入许多舞蹈动作,这两种技都要求连贯、优美,可视性强。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声乐演唱的过程中凸显出地方音乐特色尤为重要,可以使听众受到更多听觉上的冲击,并引起听众极大的兴趣与思考。而且,将地方音乐特色完美的融入到民族声乐演唱中,也是一位歌者专业能力的体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演唱者如何在民族声乐的演唱过程中,全方位把握地方音乐色彩,恰到好处的体现地方音乐文化,从而带给听众最完美的听觉上的享受发表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杨秋薇  汪玥月 《知识窗》2014,(20):78-79
“入唱性”是歌曲译配的灵魂。本文以江西民歌中的三首优秀经典作品:《江西是个好地方》《斑鸠调》和《请茶歌》为范本,探讨了三条达到“入唱”的基本要求,即译配曲目与原曲必须在音节数目上完全一致,译配歌词的重音必须与原曲强拍对应,即译配歌曲的音调高低必须符合原曲的旋律走向。如果不能满足以上三个要求,那么译配出的曲目就会改变原曲的节奏特征,或是根本无法演唱。  相似文献   

20.
音色是声音的色彩,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其中,呼吸的深浅、共鸣的明暗、音色的优劣等等,都是音色美不可缺少的条件。要发挥音色美的音响效果,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声音训练,才能达到声乐演唱时所要求的音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