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各类语教材常选不衰的课,它的主题的深刻表达,明线暗线相结合的结构的精巧安排,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精当描写,人物形象的深刻刻画,都有着独到之处,令人广为称道。特别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方面,鲁迅先生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小说塑造了勤劳善良、愚昧无知的华老栓,斗志昂扬、意志坚强的夏瑜,卑鄙诡诈、骄横贪婪的康大叔,为学长廊增添了一个个鲜活而性格迥异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细节方面更是匠心独运,令人叹服。其中华老栓与康大叔之间的对话将两个人的形象展现得非常鲜明。华老栓勤劳善良、愚昧落后,康大叔卑鄙诡诈、骄横贪婪。本文单从华老栓的称呼着手,分析小说在刻画上的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4.
称呼     
杲守玲 《山东教育》2009,(7):122-123
我叫呆守玲。这个名字除了填个表或写个证明什么的,我很少用,再加上我的姓很少见,于是名字也就很少被人叫了。诗经中有这样一句“杲杲为日出之容”;说文解字则这样说“果也,从日在木上”;如果再想占名人的光,那就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哥哥名叫颜杲卿。还有一位当代的儿童作家,就是写《小胖和小松》的杲向真。我常想,我跟这名作家一定是一家的。  相似文献   

5.
称呼     
一日与朋友闲聊,朋友忽问:“你一直是怎样称呼母亲的?”“妈,当然是妈啊。”朋友笑着说:“我一直都称妈妈。”我当即细细品味:“妈妈”两个字,似乎叠着深情,厚实些,但转而一想,“妈”简短情切,也真挚得很啊!唉,我也辨不清楚了。我是很少呼母亲“妈妈”的,但确实也这样称呼过。幼时牙牙学语,最先接触的语音就是“妈妈”。我也逗过小孩,确实很有情味。小孩儿们光着头,在地上蹒跚学步,小手乱舞,东摇西晃,活像一只浮在水面的小鸭子,一步踏出一声笑,一摇引来一声叫。我们便逗:“说话,说话啊。”“妈——妈——”两个字就从没长齐的牙缝里挤出来,…  相似文献   

6.
称呼问题     
李镇西 《班主任》2013,(11):64-65
校园里有许多称呼,比如学生对老师的称呼,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还有学校同事之间的称呼,等等。这些称呼看起来似乎是小事——不过就是一个称呼嘛?但实际上,不同的称呼折射出某些不同的观念。称呼里面“学问”大着呢!比如,一般情况下,学生见了老师都叫“某老师好”,这是没错的。哦,不,岂止是“没错”,简直就是最标准的称呼。但如果碰见学校干部——比如校长、副校长、主任等,又怎么称呼呢?  相似文献   

7.
称呼     
陈迪中 《南昌教育》2005,(B09):36-37
1962年暑假的一天,我正在自家菜园里翻地,忽然篱笆外传来邮递员曾哥的声音:“迪中,你的信,考上了!”仿佛记得当时并未怎样激动,一个月后,我便成了江西师范学院(现师大)外语系的一名新生。那时仍是困难时期,经常于晚饭后,与寝室的同学一道到校门口的小茅棚前买红薯吃;清一色的木板拖鞋在校园的水泥地上发出呱哒呱哒的声响。从那时起,便自认与老师这一称呼结下了缘分。参加工作后,凡听到叫“陈老师”的声音,我都会怦然心动,有时竟会回头张望甚或应答出声,过后又嘲笑自己的多情和尴尬:因为人家分明叫的是另一个陈老师。  相似文献   

8.
称呼漫谈     
汉语从古至今一直很讲究称呼,根据对象、场合的不同,称呼可以分为以下12种。 敬称适用于称长辈、领导和自己所尊敬的人。“您、阁下、先生、女士”等是敬称;对人称字是敬称,如鲁肃对诸葛亮说:“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子瑜是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字):对人称职位、职称是敬称,如“李市长、张教授”等:“某老”“某公”也是敬称.如“老罗”是一般性称呼.“罗老”则是敬称。  相似文献   

9.
称呼     
称呼之难,难于上青天。如若不信,且听我言: 今人只有姓与名,不再有字与号,如此一来,带来称呼上的诸多麻烦。在中学时,办公室有一黄姓同  相似文献   

10.
称呼     
猩猩(xīng xing)妈妈要去森林百货商店,小猩猩也要跟着去。妈妈说:“好,带你去吧,不过,见到熟人得学会打招呼(zhāohu)啊。”  相似文献   

11.
浅谈称呼语     
恰当使用称呼语是社交活动中首要的礼仪,称呼语可按不同划类标准分出若干不同的类,称呼语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些常用称呼语的语义和色彩等的变化上,选择运用称呼语有多方面条件制约,最主要的是根据不同语境选用恰当的称呼语。  相似文献   

12.
教师正确称呼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如何正确称呼学生,本人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称呼     
猩猩妈妈要去森林百货商店,小猩猩也要跟着去.妈妈说:"好吧,带你去,不过,见到熟人得学会打招呼啊."  相似文献   

14.
奇怪的称呼     
王冠 《课外生活》2009,(7):50-50
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太子、公主总喊父皇“皇阿妈”;而大臣们还称呼慈禧“老佛爷”。皇上明明是男的却叫“妈”,慈禧明明是女的反叫“爷”。这是不是喊错了?  相似文献   

15.
1.家族成员及亲属比如Are you going shopping,mother?中的mother以及Granny,let me carry the bag for you.一句中的granny都是此类称呼语。其他的还有:father,borther,sister,uncle,aunt,grandpa等。另外,在不同的国家,这类称呼语  相似文献   

16.
舒颖 《华章》2014,(28)
在生活中,我们总要和陌生人打招呼,称呼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时代,年龄,身份,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许多人对于如何称呼陌生人的感到困惑。我们应该紧跟时代脚步,根据被称呼人的身份,年龄等信息,寻求一个合适的称谓,同时积极探讨并逐渐确定一些为公众接受的通称。  相似文献   

17.
称呼语是人们在交往中用来称呼的词语.本文立足应用角度谈论了现代汉语社交称呼语中的一些反常称呼现象,并从中总结出它们在使用上的特殊规律及规则.  相似文献   

18.
学生进入高中后变得格外敏感,非常在意老师对他们的称呼。因此,老师称呼学生应与时俱进。第一学期主要是激励全体学生,可随时称他们为“优等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优等生”,“你们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谁也不比谁落后”。并要求学生思想上不能放松,精神上不能懈怠。第二学期学生的成绩落差自然会产生,此时应称呼那些成绩落后的为“没找准学习方法的学生”,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我可能要落后,我的勤奋和努力一定要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基础”。这种称呼能鼓励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或者总结,然后移植到其它学科,使学习方法与学…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会用英语和别人打招呼吗?你们的招呼用语使用得准确吗?下面,就和大家一起谈谈英语称呼的一些小常识。在英语称呼语中,不带主语前置修饰语或后置修饰语的名词是标  相似文献   

20.
马保奉 《老年教育》2014,(10):46-46
<正>当今社会上流行的称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称呼。同志——新中国成立后流行的称呼。人们不分社会层次、男女老少,皆以"同志"呼之,体现了平等、温馨、亲切。眼下,虽然"同志"已不能适应各阶层民众彼此称呼的需求,但毕竟有一定的影响力,至今在公务场合,在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