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举一反三”?“举一反三”是一条成语,它源于《论语·述而》,其中指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教人认识四方的东西,举一个角为例,让学的人类推另外的角,若不能类推,则不再教他.后来就用“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可推知其他许多事情。由此可见,“举一反三”就是善于类推,由此及彼.“善于类推”是手段,“由此及彼”是目的.注意,这里的“彼”可以是与“此”同类型的事情,更应该是与“此”有关联的其它许多事情,这便是“举一反三”的总含义.  相似文献   

2.
“举一反三”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举一反三”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举一反三”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教人认识四方的东西,举一角为便,让他类推另外三个角,如果不能类推,就不再教他。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就要使学生能从教师讲授的“一”点中,推想到二点、三点……;从一个问题中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养成善于动脑,能够联想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举一反三,出自儒家经典《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即如果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反复举例,而应该改变策略.学习中若能举一而反三、问一而知十,这定是其熟悉内在道理并能融会贯通的结果.然而有人日“举一反三”是建立在“举三反一”之上的,只有经过深入的三番考察、十方  相似文献   

5.
举一反三出于《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但韩军先生认为,语言(言语)的学习规律,并非举一反三,恰恰是举三反一。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的  相似文献   

6.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它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求通而未得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良好时机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要领,做到“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  相似文献   

7.
举一反三,“从懂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有关事情”,是治学的良方之一,是拓宽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应付式学习的习惯.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如果教师举了一隅,而学生不能以三隅来说明印证,  相似文献   

8.
举一反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增补本)第683页是这样解释的: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照这样理解,能否这样说,"举三反一"就是依据许多事情类推而知道某一件事情.反思这几年的教学改革,尤其是小学数学改革,以及这几年"新课程"的出现,其实就是一个从"举一反三"到"举三反一"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对矛盾,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对矛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从阅读方式来看,“举三反一”侧重略读,“举一反三”侧重精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延伸的关系,做到暗中摸索与明里探讨相结合、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结合,即“举三反一”与“举一反三”并举。  相似文献   

10.
<正>举一反三一般是指教师"举一"之后学生很快就能"反三",这其实是一种美好的设想罢了。虽然举一反三的情况经常发生,但"举一"不"反三"却是教学常态。语文阅读教学尤为如此。对待阅读问题,教师要有"举三反一"的思想准备,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启发,如果能够顺利获得"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这无疑也是一种教学策略的胜利。一、拓展问题外延,展示教学宽度"举"是因,"反"是果。不管是"举一反三"还是"举三反  相似文献   

11.
举一反三,原本是数理化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同类习题。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热衷于"举一反三":以一篇课文作范例"举一",不厌其"深""细""透",繁琐解析,斟字酌句,以图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一学期只学约30篇,六年小学也只学约720篇课文。试图通过720篇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远超过720篇的文章,是杯水车薪、缘木求鱼。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讲究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数量在先,从量变到质变。只有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更别说"反三"了。这是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动与静是复式教学的两种不同方式,都是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复式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动静交叉搭配的结构形式,在动与静结合中进行学法指导。 动静结合——动中“举一”学法,静时“反三”训练。孔子要求他的弟子对他的教诲能够“举一隅以三隅反”,复式教学要达到使学生好学,学会和会学的目的,从学法指导的角度来看,也要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在动中“举一”——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方法;学生在静中“反三”——通过分析、类比、推理、综合,由此及彼,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13.
子日:"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意思是,如果教给他一个角,他却不能以此来说明另外三个角,就不再教他了。在这里,孔子用打比方的方式想要表达的是,学习的时候,要善于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更多事情,能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就是著名的"举一反三"的教育思想,后来经过叶圣陶的演绎,成为语文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乃至当前阅读教学"在操作上的总体思路"——"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  相似文献   

14.
晏红 《母婴世界》2013,(2):100-102
3000年前,“至圣先师”孔子就对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如果学生不能从一件事物类推到相关的事物,那么就不用再继续教育下去了,“举一反三”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5.
“举三反一”是针对“举一反三”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意在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接触、拥有大量言语作品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养成语感。这原本是正确的,但由此而否定“举一反三”则显然有失偏颇。从推理形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看,“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既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下课后,明明嗔怪道:“亮亮,老师又没叫你回答问题,你怎么举手呢?真是多此一举。”亮亮解释说:“我想举一反三。”明明奇怪地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亮亮说:“因为已有三个同学举手了,我想举手把他们‘反’下去。”“那你怎么又把手放下来了呢?”“我举了好半天,老师也不喊我,我的手都举酸了,举不胜举了。”“看来你这一举还蛮举足轻重的嘛!”“我可没举‘足’,脚怎么能举呢?”亮亮反驳说。明明笑着说:“你一定听过‘举国上下’这个词,‘国’都能举,何况是脚呢?”这时,灿灿正好走来,听到他俩的谈话,感到好笑,就说:…  相似文献   

17.
“举一反三”,就是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在英语学习中应用“举一反三”,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1、通过熟词引导生词或利用生词归纳熟词,学习下列单词:  相似文献   

18.
<正>举一反三,原本是数理化等理科课程的学习之路:课本"举一"于前,学生"反三"于后。通过一个例题,学会解同类习题。但是,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热衷于"举一反三":以一篇课文作范例"举一",不厌其"深""细""透",繁琐解析,斟字酌句,以图学生循例"反三",会读、会写同类文章。结果一学期只学约30篇,六年小学也只学约720篇课文。试图通过720篇范例,让学生会读、会写远远超过720篇的文章,是杯水车薪、缘木求鱼。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讲究积累,大量读书,整体感悟:数量在先,从量变到质变。只有积累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更别说"反三"了。这是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9,(6):F0004-F0004
日前特级教师周继光来访,谈及我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周老师说,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见《赵宪初教育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对《论语》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存在着严重的误解。皆认为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复重教之”。这种解释源于郑玄,被历代注解家所沿袭。笔者认为:首先。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有救无类”的教育思想;其次。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三,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第四.从文字训诂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是增字解经。笔者认为。“复”字的意义是走回头路,即走旧路。这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教师就不能再走老路了,要改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的,不是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就不再教他了。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是一致的了,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论述应当如何采用启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我们应当恢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本来面目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