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试。是大学生求职时必须经过的一个程序。如何在面试官前,彬彬有礼地倾听,落落大方地应答,机智巧妙地摆脱“刁难”,切合时宜地发问等等,都直接关系到面试的成败。从七个方面介绍了面试的技巧,以指导大学毕业生应对面试,赢得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杨剑 《大学时代》2006,(5):18-21
求职路上,“霸”字已当头。面霸,跟某种面食无关,而是对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每发出一封求职信就能获得一次面试机会的“牛人”;巨(拒)无霸,发十几封甚至几十封应征信都如石沉大海,机会全无者。会霸,凡招聘会都出席者;听霸,凡校内演讲会都出席旁听者;投霸,凡公司招人都投寄应征函件者;笔霸,凡投出应征函件都有笔试机会者。此外,还有一个跟觅职有关的词语,叫“霸王面”。“霸王面”与传统的“面霸”不同,是指那些没有接到面试通知,但是强行去面试的人。“霸王面”是招聘市场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找工作方式,即求职者没有得到面试通知,就直接到招聘单位要求面试。使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有两类人:应届毕业生和年龄较大、学历不高但资历深厚、经验丰富的人。专业求职网站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频道曾做过一个小调查:你对“霸王面”持何种态度?没想到在仅仅一周之内,就吸引了众多求职者的参与。32.76%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一举动“非常支持”,而站在“完全不支持”立场的人占到20.31%,还有几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理解,但不支持”,可见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理性的求职途径。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2,(Z6)
现在求职应聘总免不了要经过面试一关.在面试过程中,一般要回答一些问题.招聘考试中,常常出现一些简单的“数学题”.有人会这样想,同一道题应该是同一种答案,别人获得了成功,自己以相同的回答也应该获得成功.可是实际情况并不这样简单. 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一次招聘公务员的面试,自我介绍后,主考官就向他提出一个问  相似文献   

4.
过完鸡年春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在求职面试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面试考官对你的印象, 比如自身的专业水准、文化素质、长相、谈吐、信心、衣着等。可是还有一点,依我这个跳过几次槽的“老油条”来看,对于是否被录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轻松、放松的“本色表现”, 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知道的不强装知道,有缺点的地方也不掩饰,一切自自然然,真实透明,该怎么样就怎样。我不知道这条经验对别人是否起到效力,至少对我,几乎每次求职面试,以如此心态应付,都轻松过关。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应该特别思考的问题。在投简历、参加笔试、参加面试等环节中,面试是决定求职是否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通过模拟面试的历练提高面试的效果,将会大大提升求职成功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薪水高低是大学毕业生求职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之一。无论在人满为患的招聘会现场,还是在相对封闭的面试过程中,毕业生们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问到一个问题:“我能拿到多少薪水?”任何一个求职者都不会忽略这个问题。对于毕业生而言,当然希望工作单位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7.
凡是有过求职面试经历的人都有体会: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求职,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忐忑不安;若是有一位亲朋好友引荐陪同,那你就会充满信心的去面试,出色的临场发挥会大大提高你面试的成功率。基于此,我建议在校大学生们要未雨绸缪,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构筑好自己的“血缘、地缘、学缘”交际网,这样求职就会顺利得多。  相似文献   

8.
大学的“第八学期现象”是指在大学的第八学期时因毕业生求职而出现的一系列与正常教学、毕业实习(设计)要求相悖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由于毕业生经常外出求职、应聘,无法保证在校的正常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又因求职竞争的压力而心神不定、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完成最后的学业。致使第八学期的课堂出勤率异常偏低、毕业实习(设计)流于形式,几十人的班级常常仅有几名学生上课,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第八学期正常的教学和管理,影响了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有人称此为“毕业年级综合症”。  相似文献   

9.
求职面试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面试前准备、面试中原则、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应答技巧、面试结束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帮助毕业生实现成功面试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后大批毕业生进入职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要摆正心态,去除浮躁的情绪、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理智地分析自身实际情况,在简历制作、面试应对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面试”对大部分刚踏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而言是相当陌生的,但它却是求职过程中极重要的一关。每到毕业前夕,大学生们常常往返于各种人才交流会、招聘会。“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求得理想的栖身之所呢?”、“为什么他的条件比我差,而我没能应聘呢?”,这都是求职者们苦苦探求的问题。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说:“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却道出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如果你能够在求职时,较好地运用求职礼仪,肯定会在求职时处于优势地位。限于篇幅问题,这里只谈一下求职面试…  相似文献   

12.
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心中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梦想,渴望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面对就业难的现实,使得一些毕业生连实现一次面试的机会都很难;求职技巧的高低,有时会成为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写好简历、面试礼仪等方面,阐述了求职过程中应具备的知识和素质。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全面撒网”的策略一度被认为是明智之举,当被问及工作找得怎样时,很多毕业生都沾沾自喜地说,还行,全面撒网,重点捞鱼,万无一失啊。我曾有幸亲历“全面撒网”的一网情境。2004年12月份,武汉一家公司到某校招聘营销策划人员1名,该校市场营销专业76名毕业生有53人参加了应聘,经过激烈角逐,公司(为其热忱所感动)决定任用其中2名表现突出者。谁料通知签协议时,两位在面试席上表现出极大热情的角逐者却逃之夭夭,其中一人认为该公司不能给自己足够的发展空间,另一人则临时变卦,打算去沿海城市发展。正在为难之时,另两位在…  相似文献   

14.
投简历,石沉大海;面试,被拒;复试,被拒;等待,杳无音信……从九月的第一场招聘会开始,很多人已经在求职路上奔波了几个月。伴随着一次次的求职面试,我们的情绪也在波峰谷底跌宕起伏:兴奋、失望、自信、怀疑、焦虑……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求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心理拉力赛。2006年毕业于一所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酸奶同学,同样经受了考试、等待、被拒等一系列“折磨”……。看看她的求职日记,或许会让很多正在求职的毕业生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知己,更要知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求职择业,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定位、职业规划、求职面试。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前4步的积累和准备,而直接从第5步开始,即拿着“简历、求职书、各种证书”,从校园人才市场、招聘会频频出击,结果是大多数毕业生都是无功而归。究其求职失败的原因,既不真正“知己”,又不完全“知彼”,是导致大学生最后败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面试对大学毕业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面试表现能够体现出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采取积极策略应对,才能在面试时表现较好。要想在求职中更好地展现自己,最重要的是把握面试过程中的相关原则,根据技巧进行应答,更好地展现自己。  相似文献   

17.
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面试能力,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当代大学生需要一个模拟面试平台,以亲身实践方式积累面试经验,在实践中完成学生角色意识向职场角色意识的转变。面试模拟教学法,通过搭建逼真的模拟平台,加强面试常见问题训练,设计多样化的面试形式,注重求职者行为及心态的调整训练,来调动学生兴趣,积极激发自身潜能,积累面试经验,提高面试技能。在面试模拟中,毕业生不仅能从模拟体验中获得应对面试考察的技巧,更能认识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面试模拟能通过促进毕业生求职能力的提升、职业角色转变、良好求职心态的塑造等几方面实现高校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研究》2006,(1):39-39
简单的面试题目,因不注意聆听,一组6人全被淘汰出局。而一名首轮被淘汰的选手,主动出击却最终获录用。针对当前求职中的新现象,专家提醒:除了英语、计算机、专业知识等“硬杠杠”外,大学毕业生还应把握非智力因素,锻造好“软素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招聘到合格满意的人才,不少企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面试陷阱,有意“刁难”考生,借此作出判断取舍。利用道具对求职者面试便是手段之一。下面列举一些应聘者成功应对“道具面试”的例子,相信会对您求职面试有所启迪。道具一:假币某超市需招收一名合格的收银员,有7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求职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作为高职毕业生,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认识到求职面试的重要性。作为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求职面试训练与指导,使学生把握面试的策略与技巧,从而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