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要求,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核,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遇到种种困难,有的地方课程改革陷入迷茫状态甚至搁浅。基于教师管理视角对新课程改革所遭遇的必然、实然和或然困境的分析,探索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应然出路是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管理、实践过程管理、思想价值管理和教师评价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庄国萍 《现代语文》2007,(10):11-12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他们既面临着自我发展的机遇,也遭遇着超越自我的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将会遇到许多困难与阻碍,这就要求小学  相似文献   

3.
高军 《中国教师》2008,(10):50-51
<正>自2001年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围绕新课程精神与指导思想,广大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入的贯彻学习,新课程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逐渐被一线教师所接受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一大批优秀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悄悄演绎着一场深刻的教育价值观的蜕变,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需要对学生观、教师观进行新的定位.时代呼唤成功教育,成功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可否认我们不少教师总喜欢把爱的目光投向优秀学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无法回避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存在."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5.
进行评价改革离不开考评观念的更新,考评观念的更新也受到现实考评实践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不可重视一方而轻视另一方。当前,我国公开考试改革的困难以及教育对公开考试的过分倚重,使得评价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瓶颈"。究其原因,不仅有社会的、制度的乃至思想文化传统上的原因,也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原因。本文分析了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考评观及其特点,并对如何更新考评观,从而促进评价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学观念的研究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课程观、语言观、语言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方面进行重新建构.从社会建构主义角度出发,教师观念的建构需要整合社会、家庭、学校、专家、同行以及学生的力量,加强对话与合作,交流与互动,促进新课程观念的内化,实现英语教师的观念重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江西省各学科新课程实施年度报告的研究,建构了全省新课程实施的概貌:关注教师对新课程认同感;重视教师培训;建立立体教研网络;开发多种课程资源;探索课堂教学方法;重建教学评价体系。应该说,各学科改革精彩纷呈。当然,也遭遇了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协调各种相关力量,认真诊断,共同面对。  相似文献   

8.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师备课与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在传统的教学中"教教材"的教材观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提出了"用教材教"的教材观。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与新课程改革同步的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在教材中有了深刻的体现。如何更好地发挥新教材的优势,用好教材,这值得广大教师进行不断的实践与研究。笔者现对此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  相似文献   

9.
教材不是单纯知识点的堆积。对"教材"概念意涵的认识差异体现了不同知识观、学科观与教学观的角力与互动。重建"教材"概念、优化教师的教材研究、维护"一纲多本"的教科书环境,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0.
余楚槐 《学子》2012,(3):11-13
一、与课改同行。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 1.组织对课改年级教师的学习。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课改年级的数学老师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修订的大纲,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彰显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新课程昭示其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德育课程改革呼唤德育理念的更新,对德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更新德育观念,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使之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相一致,这是每个德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德育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品德教育目的观、学习观和教师角色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顺利地实施,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是关键性的前提。新课程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和学生重新进行反思和理解,并树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如春风浩荡,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成千上万的英语教师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新课程改革中。然而,英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农村初中会遭遇到来自教师、学校、学生、社会和家庭的障碍。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这些困难,使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地区得以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一要清洗脑子,更新观念。在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中,教师必须以新的观念来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异于"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实际上体现不了新课程理念的要义。教师观  相似文献   

16.
自2012年9月我区全面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以后,高中的许多学科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改革初期的"教学不适"。新课程改革,让新老教师同时感到困难重重。那么,这些困难都有哪些,攻克这些困难的关键点又在哪里呢?近日,我们组织各学科的课改专家和部分教研员、骨干教师对各自所执教的学科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为一线的"教学不适"提供一些实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曹美霞 《陕西教育》2011,(11):19-19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密切关注着教育、教材、教师等诸多问题.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与位置.教师观念的改变,教师教材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的改变已经是至关重要的了。所以有人说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都离不开每个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我们历史教师也同样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课程标准,应从转变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学习观、教师评价观入手,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9.
赵桂兰 《教育与职业》2007,(14):139-140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历史课教师需要更新教材观念,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抛弃传统的"本本式"教材观,确立现代的"材料式"教材观,在充分认识"材料式"教材观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实现它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理论家皮亚杰曾深刻的阐述道:学生、教师和课堂构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相比较教师而言,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主体,我国提倡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中小学教育依然难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时候是"以教师为本",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笔者主要以当下的小学语文为教育对象,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出发,深刻阐述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而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