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验证,通常是用金鱼藻或其它沉没在水里生活的绿色植物,放在盛满清水的杯子里,把短颈漏斗扣在金鱼藻上面,再在漏斗和颈上套一个充满清水的试管。如图1a,然后,移动到光下,收集氧气;当气泡充满试管的1/2以上时,在水下,用拇指堵紧试管口,再把试管从水中取出,让试管口向上,放开拇指,迅速地把快要熄灭的火柴杆或卫生香放在试管口,火柴杆或卫生香立刻猛烈燃烧起来,说明试管里的气体是氧气。在多年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装置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作了以下的小改进(如图1b)。  相似文献   

2.
浙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58页“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探究活动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方法是: ①在烧杯中放入水和金鱼藻(或其他水草)将漏斗盖于其上,再将盛满水的试管罩在漏斗上。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教学中,检测反应器中所产生的气体,除用试纸外,是用导气双管(导进,导出)或单管将气体输进盛检测液的试管中进行检测。笔者将此功能装置进行微型化处理,制成微型气体检验管。由此产生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独到实验效果。那就是:方便,快捷,明显,省药品。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设计在简易气体发生器中、氧气存在条件下 ,铜和硝酸反应 ,从而引发一系列变化 ,观察到有趣的振荡现象。实验装置和药品1.装置 :简易气体发生器 ,如图 1。图 12 .药品 :硝酸 ( 1:1)、紫铜粒 (导线铜芯碎段 )、氧气 (预装在简易贮气瓶中 )。实验步骤和现象1.步骤 :在实验装置的隔板上铺一层铜粒。打开 A、B阀门 ,通入氧气 ,排出空气。关闭 A、B阀 ,撤去氧气源。在漏斗中加入预先量好的硝酸 ,体积等于 V (参见图 1) ,刚够淹没铜粒。先打开 B阀 ,再打开 A阀 ,让硝酸顺着漏斗颈流入试管 ,当硝酸与铜粒接触时马上关闭 A阀。细心观察漏…  相似文献   

5.
如图1所示,取一支长20cm的大试管,用棉签沾取Cu(NO3)2溶液涂于试管中部。加热试管中部让Cu(NO3)2完全分解,这时试管中部会沾上一圈黑色的CuO。用长滴管或长颈漏斗将甲酸和浓硫酸加入试管底,使之混合并产生CO,加热CuO部位1min,再微热混合液,可见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的铜。尾气因含CO,可通过燃烧处理掉。  相似文献   

6.
由土壤烧结成的红砖,因其耐高温、比热大,加之含有γ—Al_2O_3·Fe_2O_3和一定大小的空隙,将其碎成粉末后,可辅佐热分解实验及催化反应实验。一、硝酸的热分解在蒸发皿中加入1/5至1/4体积的红砖粉末,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后,在粉末上滴入少许浓硝酸,可见红棕色气体冉冉上升。二、硝酸钾的热分解将已研细的硝酸钾晶体与干燥的红砖粉末按1.5:1混和后加入试管。然后加热约1分钟,再用有余烬的木棍检验硝酸钾分解生成的氧气,其现象的明显程度优于单独热分解硝酸钾。若在氨酸钾中混和一定量的红砖粉末,能加速其分解以制取氧气。三、乙醇脱水制乙烯…  相似文献   

7.
利用双叉试管可改进多种中学化学实验,并且效果良好.简单介绍如下:一、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实验的改进向双叉试管中注入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混和气体,待混和气体均匀分布后,用软木片将两支管堵塞,使其隔成互不透气的两部分.然后调整三部分混和气体颜色,使其颜色完全相同,再用胶塞塞紧双叉试管口.将双叉试管的一个支管放在冷水中,另一个支  相似文献   

8.
(1)氯水的分解实验 教材中把氯水放于日光下做光照实验,时间长,分解产生的气泡少,可见度低。建议用投影仪光源代替日光,并把氯水放于化学投影仪(垂直投影仪)中作投影演示。饱和氯水在演示前装入试管中,液面离试管口3cm,用木条余烬检验氧气。由于这种投影仪使用镝灯作为光源,其波长范围十分适合光化反应,且能提供强的光源,所以氯水分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2min后可检验氧气(把胶塞除下)。与此同时投影仪能将反应现象投影出来,让全班学生同时观察。这样微小的气泡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高一级新教材中的放出气体和生成水的离子反应实验,课本介绍:向5mL Na2CO3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盐酸,再在试管口迅速套上一个气球。这个实验反应速度快,而且反应后液体容易冲出试管,当再套上气球,生成的气体可能所剩无几了。所以,实验难以控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进火出     
水进火出姜堰市梁徐中学一级教师杨大才刘金城在刚检验完氢气纯度的试管内存在氢气火焰,如果需继续用此试管收集氢气时,集气(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前必须用姆指捂住试管口,等试管内的火焰熄灭后再进行,不然的话可能引起爆炸事故。关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反复强调但...  相似文献   

12.
钠与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它既有教师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分组实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是用铝箔包住金属钠,并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用镊子夹住,放在盛满水的试管口下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虽然装置比较安伞可靠,但操作较繁琐,有时也排不出气体,有时排出的气体不能全部进入试管。下面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是将钠跟水反应的喷泉实验、钠  相似文献   

13.
正1教具装置图(见图1)2制作背景电解水实验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中的一个演示实验。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知道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可进一步学习水分子化学式的确定。但教材实验存在着以下不足:(1)电极、试管均不固定,不便于气体的收集。(2)试管没有刻度,不易准确地判断电解所得气体的体积比,无法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电位序在镁和铜之间的金属元素硝酸盐,它在热分解时,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如: 在加热Pb(NO_3)_2固体时,从试管里可见到红棕色气体NO_2。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通入管口,如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放出。 而NO_2气体既具有红棕色,又具有强氧化性,它跟氧气一样,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在检验生成的氧气之前,必须将二氧化氮除去。仅用带火星的木条通入管口来证明有氧气放出,是不严谨的。为此,我对该项演示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5.
按高一课本介绍的方法做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试管内含有的空气将产生的一氧化氮迅速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看不到有无色气体生成这一现象 ,且有毒气体大量从试管中逸出而污染环境 ,令师生难以忍受。为克服上述缺点 ,现做如下改进 :  一、装置  (如图 1所示 )图 1  二、操作方法1.在单孔塞上固定一段狭长的铜片。塞紧单孔塞 ,打开止水夹 ,向 U形管中注入稀硝酸至水平面 B处 ,使酸液充满 U形管整个短管。2 .关闭止水夹。在 U形管 A处用酒精灯加热使反应进行 ,等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撤去酒精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将酸液压入 U形管长管…  相似文献   

16.
正氧气的氧化性是氧气的重要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检验和鉴别氧气的主要方法。但是,能否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的方法来检验氧气是否纯净或者判定氧气的浓度呢?对此笔者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了探究、论证,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验技术能力和科学素养。1实验用品纯净的氧气(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到储气瓶中备用)、125mL集气瓶7个、玻璃片、水槽、酒精  相似文献   

17.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一、气体反应实验图11.装置介绍:b为一截底试管(可用废旧试管制成),作气体反应容器;c、d为两支底部有小洞的试管(可用破底试管代替),内盛制备气体的反应物(固体),为方便操作可将c、d两试管用皮筋捆在一起;e为烧怀,内盛制备气体的液体反应物。2.操...  相似文献   

19.
电石与水反应是“乙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的主要操作部分 ,该实验有两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①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 ,即使是用饱和的食盐水 ,反应也较为激烈 ,产生的乙炔气体在收集和性质实验之前不能有效利用而白白跑掉 :②反应试管内连续不断地产生大量螺旋状泡沫外逸 ,影响实验的进行。我们对该实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1 实验研究(1)在电石上加少量的乙醇 ,让乙醇将电石浸湿 ,无明显现象。然后再逐滴加水 ,电石与水慢慢反应 ,产生乙炔气体 ,几乎没有泡沫产生。乙醇不与电石反应 ,乙醇有稀释水的作用 ,同时乙醇可以降低由氢氧化钙…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一化学《氯气性质》一节中 ,有氢气和氯气混合爆炸的演示实验 ,在该实验中 ,经常会出现试管炸裂 ,碎片炸伤学生现象。为了保证安全 ,特做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如图 1 )图 1  图 1是固定在用废铁圈做的底座上的竹筒 ,竹筒一侧挖一光照孔 ,竹筒里面放大试管。2 操作步骤( 1 )氢气和氯气的收集。先收集氢气。在检验纯度后 ,用排水法收集 12 试管氢气 ,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 ,放在水槽中。后收集氯气 :在水中打开装有12 试管氢气的橡胶塞 ,用排水法收集 12 试管氯气 ,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 2 )将收集有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的大试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