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有一幅漫画:一群孩子刚进学校时,脑袋的形状各式各样,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梯形……可等到毕业,原来长着不同脑袋的学生都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脑袋。那么,是什么磨掉了孩子的“棱角”?  相似文献   

2.
<正>一、写作教学的现状有这样一幅漫画非常符合现在的作文教学现状:一群拥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脑袋的孩子,快快乐乐地进了学校。学习几年后,全都成了长方形的脑袋。这是一幅漫画,现实情况也许没有这么夸张,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讽刺啊!纵观许多语文老师的作文教学,不就是这  相似文献   

3.
曾有一幅漫画,是这么描绘的:一群小孩,脑袋有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叶形、花形等规则和不规则形,而自进了一栋写有“学校”名称的大楼的门,继而又从另一扇门出来,竞全是正方形的了。意思很显然。学校断然不该是机械化模式生产的所在,这是失却个性化教育的无匕悲哀。  相似文献   

4.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开学第一天,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学生的脑袋有圆形的,有三角形的,还有正方形的,形状各异。一位老师在门口接待新生,他的脑袋是圆形的。放学了,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奇怪的是所有学生的脑袋都变成了和老师一样的圆形。  相似文献   

5.
黄济富 《学周刊C版》2011,(6):142-143
前段时间网易报道: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想象力却世界倒数第一。在教学中也看到这样一幅漫画:一群脑袋各异的学生来到学校,在老师的精心雕琢打磨下,最后都顶着一颗相同的圆圆脑袋走出校门。  相似文献   

6.
记得看过这样一幅漫画:第一幅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一批形式不一的图形走进某小学的门口;第二幅依然是在这所学校的门口,一群中规中距的圆形排队依次走出来。这幅漫画形象地指出了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  相似文献   

7.
“画”作文     
“老师,这个星期天我完成了两篇日记呢!”看着小Z兴冲冲地从书包里掏出他的日记本,我不由得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是吗,快给老师瞧瞧,是什么内容?”第一篇,一页纸的上半段是一幅美丽的游园图,下面写着这样一段话:“今天,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兴致勃勃地游玩了张家港  相似文献   

8.
图形判断哪几个图形可以拼成左边的正方形?把它们用笔圈起来。下面两幅图中的许多图形是按一定的顺序套在一起的,请你看一看,是按怎样的顺序套在一起的,根据这个顺序说出这两幅图最里边该画哪种图形。图形推理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含有几个正方形,并填写在括号内。指导语:独立的正方形易被观察到,要注意引导孩子发现,4个小正方形可以组成大正方形,大正方形中的某个小正方形可能被其他较大正方形共用,找出被共用的小正方形并涂上颜色。()个正方形()个正方形()个正方形()个正方形这里有3张正方形花纸。将正方形4等分请你把…  相似文献   

9.
有一幅漫画画得好:有一个圆脑袋的教师教了一班学生,开始时这些学生的脑袋各式各样,有圆的,有方的,还有三角的……但到了他们毕业的时候,这些学生的脑袋,清一色的变成圆的。这幅漫画使人感到悲哀,使做教师的感到汗颜,也许正是我们的教师,总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不是吗?传统的“传道、  相似文献   

10.
李青 《云南教育》2002,(31):39-4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1.电脑出示。师:它们各是什么图形?生:左边是长方形,右边的是正方形。(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2.教师请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师:长方形有几条边?你们数数看。生:长方形有四条边。(师板书:四条边)教师请一名学生用电脑演示长方形的边并数数条数。师:那么你们会用同样的方法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吗?生: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师:谁来数给大家看?(指…  相似文献   

11.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我们知道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量一量练习纸上的图1好吗多媒体出示长为2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生:好学生各自在课前教师发给的练习纸上操作师:谁能先来告诉老师,这个图形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1:我量得这个图形有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师:也就是说……生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师:谁又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量…  相似文献   

12.
有一个低年级的孩子画了一幅画,他把太阳涂成了鲜艳的绿颜色。妈妈看到了,告诉他,太阳是红色的,不能涂成绿色。孩子不听,说:我喜欢绿颜色。妈妈很生气,觉得孩子太不讲道理了。老师看到了这幅画,也告诉孩子,太阳是红色的,要他把太阳的颜色改过来。孩子告诉老师:绿太阳好看,不刺眼。绿太阳凉爽,不晒人。孩子还告诉老师,他看到过绿色的太阳,那是在夏天树林里,透过树叶丛看到的。遇到这样的孩子,也许老师、家长都有些头痛。孩子太不听话了。中国的大人喜欢乖孩子,我们的教育不断地培养着乖孩子,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说:乖,听话…  相似文献   

13.
吴莉莉 《山东教育》2002,(36):34-34
如今,很多幼儿园在孩子放寒暑假时,会根据孩子一学期的表现,评选“好孩子”“乖宝宝”等荣誉称号,并给孩子颁发一些象征性的小礼物、纪念品。奖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他们对此是爱不释手,但是一些家长对此却褒贬不一。我曾亲身经历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在拿到幼儿园发给孩子的奖品:一幅价值1元左右的小墨镜时,大发感慨:“这样的奖品有什么意义?别把我孩子的眼睛给弄毁了。”说完,将奖品扔到了一旁。孩子是连哭带闹,家长则苦心劝说:“宝宝,别哭,妈妈给你买一幅好墨镜,一定比它更漂亮……。”看到这一幕,我很是气…  相似文献   

14.
教育引进电脑游戏?对此,有家长产生疑问,明明看到周围许多孩子玩电脑游戏出了问题,能这样做吗?有教师问,游戏软件能完成教学任务吗?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好了再干。目前国内的教育游戏规模还不大,只有少数地区使用了一些教育游戏软件,您有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经验吗?是否看好这段“姻缘”?  相似文献   

15.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塑造了一个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他貌似玩世不恭,厌倦现实,但并非没有理想:他想像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尽情的玩耍,而他的理想就是站在麦田里做一个“守望者”。作品的人生底蕴很深,也牵涉到许多的教育问题,但最吸引我的是“守望者”这个词本身,它表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角度和距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分析周长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目的是为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做铺垫。教材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如树叶、国旗、数学课本、钟面等实物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相似文献   

17.
课间,校园里一如往常。操场上,走廊里,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他们的欢呼、雀跃、嘻笑,使校园里充满生机。在三年级办公室门口,一群孩子推推搡搡,莫非有什么不和谐的音符?磨蹭了一会儿,一个班干部模样的孩子,对老师说:“老师,方忆的大便拉在裤子里了。”老师匆匆向教室走去。教室里臭气扑鼻,孩子们闹嚷嚷的,还夹杂着一些不怀善意的笑声。方忆———这个向来活泼的男孩,此时脸涨得通红,以若无其事的姿态坐在板凳上,既不动,也不吭声。两只眼睛敌视地瞅了瞅那幸灾乐祸的人群,还示威性地昂了昂脑袋。任老师好说歹说,也不肯回家…  相似文献   

18.
情境导入。如教《尊严》一课,我先展示一幅画面在学生面前,以形象的语言描述: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漫天大雪,刺骨的寒风无情地吹向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饥肠辘辘,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着……同学们,此时此刻,这群逃难人最需要什么呢?通过语言的描述,为同学们创设了情境,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渲染了课堂气氛,激起同学们获取知识、探究课文奥秘的欲望。游戏导入。英国教育家约翰·洛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身边可能有厌倦学习的孩子,但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有位老师教《苦柚》一课,老师开始说“:同学们,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19.
刘秀红 《山东教育》2020,(5):125-126
目前,以人为本、支持儿童的幼儿教育理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的认可与赞同,他们并以此作为教育准则,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和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好多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背离的现象:镜头一:当孩子终于学会了走路,蹒跚着奔向父母的怀抱时,父母激动地带着喜悦的泪花,亲吻着孩子说:"宝贝,我爱你!"当孩子弹出一首动听的歌曲,跳出一支精彩的舞蹈,画出一幅美妙的画作,父母满心欢喜.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吹大江南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今天,我们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却承载着改革带来的民工潮中的教育尴尬,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交给他们年迈体弱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是这群不谙世事、没有真正体验到父慈母爱的孩子,便早早飞出了家庭的“巢”,成为山区学样的一群特殊的“空巢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