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谊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提出了很多对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的治国主张和政策建议,继承了"礼""仁"等方面的儒家思想并将其进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探讨了贾谊的《过秦论》对西汉初期思政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治理论家、改革家。他提出了以农为本、重本抑末和“积贮”的主张,主张由国家垄断铸造权,统一使用“法钱”。贾谊的经济思想为西汉时期的经济繁荣、“文景之治”,为巩固西汉封建中央专制统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谊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人,官至太中大夫,先后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的著作有《新书》和《鹏鸟赋》等。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他在深刻分析秦王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发展经济、巩固西汉政权等一系列重大  相似文献   

5.
贾谊才华横溢,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通畅",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事势”一词,出现在西汉公文巨擘贾谊著作《新书·数宁》的开篇,意指国家大事和当前形势。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8篇《新书》(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中,“事势”则作为一类文类而存在。《新书》的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中,除《权重》未标类属外,在题下均标有“事势”字样,意指该文属“事势”类,共计31篇。根据《新书》内容,大体上可推断出,“事势”类多涉及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即是对时政发表见解、专论时弊的疏奏组论,故《权重》也应划为“事势”类。  相似文献   

7.
关于造纸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是公元2世纪初,即东汉和帝时期蔡伦发明的.然而,现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多次从地下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纸张,对蔡伦的造纸术发明权不断提出了挑战.迄今,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蔡伦造纸说被出土的西汉纸实物证据所否定,把造纸术的发明年代提前到西汉初期.  相似文献   

8.
杨娟 《兰台世界》2014,(1):126-127
陆贾、贾谊和司马迁等人在治国理念上都主张道家的“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在汉初的政治演变中逐渐取代了法家思想.汉初道家思想的成功实施并非偶然.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及其实质入手,对汉初道家思想成功实施的必然因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图书”一词起源较早,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目前可以确证的是它出现于西汉初期。“图书”由单音词“图”与“书”组成,“书”的本义指“书写记录之物”,“图”本义指“地图档案”,二者均有档案之义。本文对出现“图书”一词的早期文献及其版本进行考辩,并对其组成意义进行分析,认为“图书”一词的原始含义为“图籍档案”。  相似文献   

10.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召开的著名“盐铁会议”记录整理而成的一部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辩论著作,真实地反映了西汉中期生动的社会面貌,犹如一部记录西汉社会现实的活档案.  相似文献   

11.
"邸报制度"与宋代新闻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报"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档案工作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西汉初期开始,人们就习惯把管理档案的地方或部门称为“兰台”,在这漫长的发展中,兰台人形成了特有的性格、心理素质、价值取向、人生追求等,形成了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之为“兰台”精神。这种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形态,不断发展演变,不断提炼出先进的、积极的、精粹的思想,用以维系、协调、指导、  相似文献   

13.
“反唇相讥”不等于反驳 “反唇相讥”原作“反唇相稽”,意思是受到指责后,反过来质问对方.语出《汉书·贾谊传》:“妇姑(儿媳和婆婆)不相说(同‘悦’),则反唇而相稽.”颜师古注引应劭日:“稽,计也,相与计较也.”例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又将年余,段中风不起,诸侄益肆,牛马什物,竞自取之.连诟斥之,辄反唇相稽.”后来变为“反唇相讥”.把“稽”(计较、责难)换成“讥”,整个成语的意思也由同对方争辩变成讥讽对方.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经义决狱"是在西汉初期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在西汉中期有利于改正"汉承秦制"而带来的法律过于残暴、严苛的弊病。自汉武帝之后,儒家"经义"对封建法制建设的牢固地位不曾改变。  相似文献   

15.
徐超 《兰台世界》2014,(3):33-34
张骞“凿空”在带动经济发展,加强汉朝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同时也影响着西汉体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西汉体育文化的转变,丰富了体育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又改变了西汉体育孤立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张兴生 《兰台世界》2014,(1):158-159
汉武帝时期,西汉政坛文臣名将人才辈出,在这其中霍去病因其年纪轻轻战功赫赫而成为当时风头最劲之人.他打破了多年来匈奴对西汉的外部压力,改变了西汉政权挨打被动的局面,也对西汉体育风格特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促进.  相似文献   

17.
今本署名汉初政论家贾谊的《新书》或《贾子》一书,自宋以来屡受质疑,如宋朱熹语"贾谊新书除了《汉书》中所载,余亦难得粹者,看来只是贾谊一杂记稿耳。中间事事有些个。"贾谊及其政治学说对于我们理解形成于战国末至汉初的折衷主义哲学至关重要。但由于《新书》的版本及内容至今尚无定论,而阻碍了对贾谊是否能作为汉初哲学代表的研究工作。通过对《新书》自身内在的和外在他方资料的分析,我为今本汇编的多种流传本  相似文献   

18.
张景霞 《兰台世界》2013,(11):129-130
在汉初以黄老之学为主流的政治生态中,贾谊以他深厚的儒学及法家功底获得汉文帝的信任,也可算独树一帜.而他建立在礼法基础上的法家思想,更是被汉文帝所赏识,因此采纳了贾谊许多有建设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据典籍记载,最早整理汉赋的恐怕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全文载录了贾谊、司马相如的6篇赋作。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梁范晔的《后汉书》继其踵武而又发扬光大,二书整理、载录的汉赋共有11家,30篇。不过,史官的整理仅限于成就较高,影响较大的少数名作,并且其搜集的写本未必完备,校勘的方法相对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当时的所有汉赋进  相似文献   

20.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掘催生了国内“海昏侯”主题图书的出版.本文基于大数据分析,对当前国内已出版的16个“海昏侯”主题图书品种的出版者、作者、出版时间、题材类型、定价、营销手段、市场反馈、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海昏侯”主题图书出版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