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认真贯彻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必须进一步认清高校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同时认真理解《纲要》制定的理论依据,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王同学 《邯郸师专学报》2003,13(3):66-67,7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我们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保《纲要》的贯彻实施,全面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教学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归纳法等,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结构、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课程评价体系、培养目标极其实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看法与思路,以期为进一步有效地落实“纲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的学生互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教学评价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健康与体育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高职体育课程仍旧依附于普通高校的课程模式,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职业劳动中身体运动的特点,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着重从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取向两个方面着手,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全国普通高校施行以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从课程性质、目标、结构、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诸多方面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和人性化教育的理念。系统分析《纲要》的创新性精神实质,研究《纲要》体育教育人性化的理论,深刻理解以“健康第一”为基本出发点,体现人的本能需求,再现体育运动人文关怀的中心思想,突出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性化宗旨。为探讨实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方案提供具有现实意义与实用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的高职院校在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体育教育理念肤浅,对新《纲要》重视不足,执行不力;对终身体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场所严重不足,体育师资薄弱,极大地制约了新《纲要》的实施;对新《纲要》的课程评价体系理解不深;缺乏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献资料、访谈等法,对教育部新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新《纲要》的主要精神以及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并揭示了重庆市高校贯彻执行新《纲要》的基本思路,为促进重庆市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思路。  相似文献   

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实施,将会使高校体育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震要。在实施的过程中,各高校必须明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真正目的,认真改革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并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堂评价是新一轮课改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倡导构建“关注差异,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的变革,2001年出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这场变革的标志和产物。在顺向、封闭的系统中,以本质主义及其认同性思维起点运行了近百年的中国高校体育课程,随着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在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了新的视野与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全民键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已成为各类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中多元评价机制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课程目标以体育文化认知与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品德素养的多元整体发展。表明体育教育功能的多元性和课程价值的整体性,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心身健康全面发展的意志需求。课程多元整体目标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对教学质量评价提出了全新、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的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体育教学和评价的建议,是编写体育教材、进行体育教学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国家管理与评估体育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洋 《考试周刊》2014,(4):94-94
2002年8月12日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研究新纲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对学校体育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除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外,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此,教育部在2000年8月专门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试行)》并组织专家编写了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南方版)三年制教材,突出体育和健康两大主题,融理论与实践一体,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质量的评定虽然在总体指导思想上是一致的,但具体到评定细则、各指标的权重比例等方面,则是五花八门。有些甚至没有统一标准,缺少相应的量化指标和科学依据,人为因素较大,缺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这对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十分不利的。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规定的课程的总目标,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基本目标为基本依据,设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定的量化指标,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上课质量,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纲要》还特别强调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为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十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柴南侠 《湖北教育》2005,(12):55-56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纲要》也把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及能力作为推动全民健身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与《纲要》相适应,我们的体育教学目标到底应该走向何方呢?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1月,印度全国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发布了《全国学校教育课程纲要》,其中《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纲要》规定了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应具有的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列出期望学生掌握的技能,并就学生获得这些能力和技能的途径以及所需的具体活动提出了建议。本文从《纲要》所规定的学生能力与评价标准以及对教师的要求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其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