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胡瑾 《大观周刊》2012,(44):329-329
创新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就体现营造好的创造环境、引导学生想象、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柳爱华 《大观周刊》2012,(12):322-322
教师要经常讲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并尝试创造;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故事,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并尝试创造;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知识发展的过程,鼓励他们向教师提问,以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其勇于思考和善于思考的精神;以充分肯定学习和活动中出现的创新苗头,对待学生创新中伴随着的幼稚与错误,不能“包办代替”教育要创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重要的。要想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并辛勤不懈地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3.
李庆娥 《大观周刊》2011,(15):238-23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英语代写论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创新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4.
吴洪顺 《大观周刊》2013,(1):160-160
现在社会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摈弃被动接受,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创新思维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意识。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只是面对智商高的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帅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创造型人才。一、贴近生活,给学生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薛静 《大观周刊》2011,(6):58-58
创新音乐基础教育,给学生体验创新、学生创新、参与创新营造一个良好后整体环境,为学生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去创新、去创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庆华 《大观周刊》2013,(3):232-233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热爱学生、信任、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巧妙的运用激励的语言、动作、神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教师对学生新奇、心裁地设想要及时地 称赞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成果要持欣赏的态度、鼓励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于进好 《大观周刊》2012,(31):302-302
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就是不断创新。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要求数学教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赵茜 《大观周刊》2012,(23):122-123
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媒体的辅助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时时处处地闪现出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10.
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潜能,实施了完整的项目教学.实施项目教学的实践表明,学生掌握了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与应用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陆伦 《大观周刊》2013,(2):120-120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秦霞 《大观周刊》2011,(2):80-80
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英语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为创新教育创造了环境;在数学建模教学和竞赛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洞察能力和计算机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孟霞 《大观周刊》2013,(10):196-19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契机和一定的空间,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索、探求、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的才干、创造思维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巩固起来的。因此创造性的培养必须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林艳军 《大观周刊》2012,(11):241-241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应在创新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敢于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即自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李淑娟 《大观周刊》2011,(10):191-19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英语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张彦儒 《大观周刊》2012,(49):347-347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的最大特点不是改教材而是改教法学法,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能动地创造地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8.
熊安秀 《大观周刊》2012,(26):158-159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更新理念,转变观念,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优势,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赏识参与,重在实践,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创新精神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仕兵  姚华坤 《大观周刊》2012,(46):295-295
语文是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创造和创新。目前创新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已被教师们充分注意到,然而很少会有人留意学生的作业也同样需要创新。  相似文献   

20.
马永才 《大观周刊》2012,(39):239-239
创造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核心指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处于奠基阶段,创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发展。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