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铭 《职大学报》2011,(3):33-34
在漳州市、东山县和漳州师范学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东山县委宣传部及汤漳平教授的辛勤筹备,由中国屈原学会、漳州师范学院、东山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漳州研究基地协办的“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今天在美丽的东山岛隆重举行,我受会议主办方的委托,在此宣布“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开幕!  相似文献   

2.
2011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14届年会,在漳州师院和各级党政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与会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即将圆满落幕。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历史将证明,这是一次在中国屈原学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会!  相似文献   

3.
《职大学报》2008,(1):35-37
一、中国屈原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致开幕辞   尊敬的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同志、   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我受大会的委托,代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主办者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及中国屈原学会宣布:大会开幕!……  相似文献   

4.
方铭 《职大学报》2013,(6):110-111
尊敬的南阳市及西峡县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我受大会的委托,代表2013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主办者中国屈原学会、中共西峡县委、西峡县人民政府,宣布大会开幕。南阳是楚国古都城丹阳所在地。在南阳境内,有重要的楚文化遗存,同时,也发现了大量的楚王室墓葬群,并出土了内容丰富的与楚国历史相关的地下文物,这充分说明楚文化在南阳的历史上有重要地位,也说明南阳在楚国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阐释屈原与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屈学或楚辞学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治楚辞学的态度与方法,回顾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业绩、学风和会风。  相似文献   

6.
黄凤显 《职大学报》2013,(6):112-11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2013年西峡屈原与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五届年会,经过5天紧张而有序的学术讨论和学术考察,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会议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衷心感谢中共南阳市委宣传部,中共西峡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这次大会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使本次会议得以在屈子故地举行,让与会学者身临其境,探寻胜迹,缅怀诗哲,发思古之幽情,感千年之沧桑;  相似文献   

7.
学者长廊     
《职大学报》2014,(5):F0003-F0003
著名楚辞学专家潘啸龙先生 潘啸龙教授,1945年生, 上海龙华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6-1999年任安徽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兼新闻系主任。2013年任中国屈原学会名誉会长。有《屈原与楚辞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  相似文献   

8.
《美育学刊》2022,13(1)
2021年11月13日至14日,中华美学学会第九届全国美学大会暨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问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深圳和北京两地同步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华美学学会和深圳大学联合主办,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线下主会场在深圳明华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设立北京分会场,分会场通过网络视频与主会场同步进行,会议通过腾讯会议网络直播。  相似文献   

9.
任远 《职大学报》2012,(4):125-126
“节逢端午赛龙船.万古流传为屈原”。在2012年端午节来临的前夕。来自台湾、美国、北京、内蒙、安徽、陕西、广西、湖北等地的10余名屈学专家与湖南各地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汨罗江畔,于屈子祠内同祭屈原,并参加了由湖南省屈原学会、中共汨罗市委、汨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为期三天的“屈原与汨罗”高峰文化论坛暨湖南省屈原学会第三届年会。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屈原学会和《职大学报》联合主办、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屈原作品篇第研讨会"7月15日至16日在包头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通大学和香港珠海大学等高校的近20位楚辞专家参加会议。其中,国家级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举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2007年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由韩国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和中国屈原学会联合主办,于7月6日—10日在韩国东国大学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韩国的著名楚辞专家或汉学家共34人。开幕式由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韩国东国大学校朴永焕教授主持,韩国东亚细亚比较文化学术会议会长、高丽大学校教授崔溶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韩国东国大学校庆州分校孙东辰总长及东国大学校前总长洪起三等先后致辞。  相似文献   

12.
以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及其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楚辞学,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九个分支学科与六个层次的研究格局。近十五年来,更以每年“著作十五部、论文二百篇”的频率向前推进,经国务院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国家级学会——中国屈原学会已拥有近三百名会员,而省级以上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亦举行十七次之多。面对这门古老而热烈的“显学”,不少学人有目不暇接、耳不及闻之忧。为了传播信息,促进研究,特编印《楚辞研究信息快报》。  相似文献   

13.
游国恩是中国楚辞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时的关键性人物。他奠定了现代楚辞学的基础,成为我国现代楚辞学的集大成者。屈原作品篇数、次序自汉代以后就无定论。《汉书·艺文志》载,屈原赋二十五篇。游国恩对屈赋作品篇数的认定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认为屈原作品总共十二篇,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最终确定屈原作品二十四篇。游国恩根据史实和作品文本详细考证了屈原作品的先后次序,为后人进一步研究屈原作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素有"小奥运会"之称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已在深圳降下帷幕,中国又迎来了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后的再度辉煌,并通过深圳这一窗口再一次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作为本世纪初在中国举办的第三个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人们的社会态度如何呢?以深圳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向三个方面,描述分析了深圳大学学生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社会态度。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职大学报》2013,(6):120-120
方铭,男,1964年12月出生,甘肃省庆阳市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中国楚辞学》主编、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代表性著述有:《战国文学史》、《期待与坠落:秦汉文人心态史》、《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合著)、  相似文献   

16.
总结中国屈原学会成立二十年来的经验,展望光明未来,归纳本届年会讨论的主要议题,并向承办单位致谢。  相似文献   

17.
楚辞中所表现的屈原的反中庸思想,与儒家的中庸思想背道而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决不仅仅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其中也还有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方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包括他的反中庸思想。如果儒家的中庸思想可以视为主张灵活性的话,那么,以屈原为代表的反中庸思想就是要坚持原则性。灵活性与原则性、刚与柔,相反相承,完美结合,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健美的一面。中国屈原学会的同仁,应该大力宣传、普及楚辞作品,大力提倡屈原反中庸的精神,为使我中华民族精神更加健美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当时健在的楚辞学大师、学界泰斗、原杭州大学教授、古籍研究所所长姜亮夫先生,支持我刊创设"楚辞研究"专栏,在病榻子上亲笔题辞:"研究屈原作品弘扬民族精神",并口述贺辞。20年来,我刊遵循姜亮夫先生的教导,"楚辞研究"专栏一直未有中断,为中国楚辞学贡献了绵薄之力。"饮水不忘掘井人",今天,我们焉能忘记姜老当年的鼎力支持和谆谆教诲?因此,重印姜老的题辞及祝辞,以示对先生的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9.
论从屈原到宋玉的四大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是战国晚期楚国著名的辞赋作家,历来与屈原并尊为"中国文学之祖".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而宋玉则是楚赋的代表作家;屈原所创作的楚辞重抒情,而宋玉所创作的楚赋重体物;屈原喜犯颜直谏,宋玉好微辞讽谏;屈原崇高伟大,宋玉自然亲切.从屈原到宋玉,实现了由楚辞向楚赋的转移、由缘情向体物的嬗变、由直谏向曲谏的发展、由崇高向世俗的回落.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文学的重大转型,对后代作家及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方铭 《职大学报》2013,(5):124-124,F0003
褚斌杰教授,1933年生于北京,1950年考入燕京大学中文系,1952年院系调整,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游国恩先生助教。1958年调中华书局任编辑。1979年调回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深圳大学、河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际汉诗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屈原学会会长,诗经学会副会长,白居易学会顾问等。九三学社社员。褚斌杰教授因病于2006年11月1日在北京去世,享年73周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