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男人,就没有泪!"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将这句话教给了我还有我的兄弟姐妹。然而,我深深知道,"父亲有泪,父亲难落泪"。父亲的教诲一直伴随着我成长。然而,我终没有记住父亲的那几句话,我不像父亲,我爱掉泪。然而我比父亲快乐。我的所有  相似文献   

2.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石雕师傅。苏格拉底很小时,有一次见到父亲在雕一只石狮,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父亲说:"以这只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我是在唤醒它!""唤醒?""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他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多么富有启发意义的话!家长就是孩子心灵的雕刻师。孩子,特别是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就像  相似文献   

3.
父子的输赢     
<正>高一时,有次周末放假,我本想回家补充一下"油水",可父亲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是我偷拿了,见我不承认,就对我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逆子!"我委屈极了,一气之下,饭也没吃,就去了学校。后来,事实证明是父亲把钱放错了地方,但他却不向我解释。我觉得很冤,从此不再理父亲了。  相似文献   

4.
『说谎』     
按理说,儿子欺骗父亲是大逆不道的.可多年来,脾气倔强的父亲却一直生活在我用"谎言"编织的世界里.其实,对父亲"说谎"也是无奈之举.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对父亲说谎的情形.那时,我在基层乡镇担任通讯报道员,过年的时候,单位发了200元过节费.我想到父亲生活在偏僻的山村,大半辈子都没喝过好酒,就给他买了两瓶当地名酒.  相似文献   

5.
父亲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 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 会浮现出父亲那被烈日晒得干黑的、满 是皱纹的脸……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也就继承 了农民勤俭的性格。衣服总是洗了又 洗,过年时都不买件新衣服,只是把旧 衣服洗洗就穿上了。妈妈要给父亲买 时,他总是说:"庄稼人穿那么好干嘛? 弄脏了怪可惜的。"父亲从不乱花一分  相似文献   

6.
    
吃晚饭时,妈妈特意做了我爱吃的,但我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坐在那里. "洋娃,咋不吃饭?饭不好吃吗?"父亲问道.我没作声."你有什么事?"父亲又问.我摇摇头."那为啥不吃?"父亲第三次发问.我哽咽了:"学校要收学费了……"  相似文献   

7.
背影     
我18岁那年,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学校求学.时间长了,父亲步行来看我,带来我爱吃的饭菜.当送父亲走出校门即将返回时,我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爸爸……"泪眼蒙眬. "怎么?"父亲转过身,关切地望着我,"还缺什么吗?要不要再留点儿钱?"说着把手伸进了口袋. "不……不,我不缺钱,真的,爸爸,快走吧,天快黑了."  相似文献   

8.
我父亲是农民,我当然也就是.农民有农民的活计,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做,很多农活都在父亲的严(严厉)传申(申斥)教下学会了.可惜后来到了城里.在大学里教书,评教授时这些技术都不算数.我还得去写叫"论文"的玩意儿.  相似文献   

9.
正似乎从一生下来,我就是专门跟父亲作对的。落地才三天,我就有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让父亲抱。别人抱着好好的,只要父亲伸手接过我,我马上就会号啕大哭。为此,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几乎就没抱过我。后来我有了弟弟,这个弟弟乖巧得让我嫉妒。父亲什么时候抱他,他都嘿嘿直乐,他成了父亲的心肝宝贝。父亲用胡子扎得弟弟乐得快岔了气是我们家最温馨的一幕。我则和姐姐一样,躲到父母眼光之外的角落里。我不像姐姐那样黯然神伤,我向来就是站在父亲的对立面的,我不会为弟弟吃醋。于是一点也不意外地,我成了父亲的撒气筒。但我从来不在父亲面前哭,特别是在父亲打我的时候。有时他都打急了,失去了耐心,我却一如平时,面无表情。哭?求饶?跑?那我不是败了吗?于是,我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10.
财富     
姚讲 《高中生》2009,(21):45-45
10岁的那年暑假,我如愿到了父亲做生意的城市。到城里的那天晚上,父亲告诉我:"孩子,你现在已经10岁了,要学会自食其力,明天你就自己背着鸡蛋去市场上卖。"天不亮,父亲就把我叫起来。一个小时后我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手机上读过一个短信笑话.有一个无赖汉,酗酒、赌博、好吃懒做兼小偷小摸,因为犯了案子被警察抓进监狱,关了十年.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了跟他年轻时一样的无赖汉,也进了监狱;还有一个则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无赖汉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品学兼优的儿子说:"谁让我有这样的父亲呢."言下之意是:父亲这样,我再不努力,就更没有人看得起我了.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人生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 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奈.生在朱门与草户,由得人选择吗?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有的人一辈子之奋斗所得,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拥有了.童年的比较是无法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坦白地讲,我真的很少遇见"作文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的情况.那么,我究竟是怎么"幸免于难"的呢?从小学到中学,父亲训导我养成了三个写作好习惯: 一是"不喜欢的不动笔".绝不勉强自己去写不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我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因此我从没有写过和发表过任何一篇校园文学作品,虽然不少杂志约稿让我写校园文学,而且老师也试图以"校园文学很吃香"这样的话来诱惑我.  相似文献   

14.
阅读的美丽     
正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父亲时而为我讲解,我在父亲的讲解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小人书所描画的人物和故事。这算是我有关阅读的最早记忆了。读小学时,学校分给父亲三间房子,从那时起,我家就拥有了一间正  相似文献   

15.
《小读者》2009,(1)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八岁那一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父亲说:"行。"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  相似文献   

16.
的士费     
父亲好不容易进了一回城,我陪他看过高楼大厦,又打的去了一处风景区。下车时,父亲看见我给司机20元,就说:"坐一次车,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我说:"不多,这是比较便宜的。"  相似文献   

17.
其实我不懂     
我爱那双手,但我却曾恨过它. 那是一双粗糙的手,也是一双宽大的手,更是一双充满慈爱的手,那是父亲的手. "爸,姐姐不给我她那个玩具"妹妹跑过去向父亲告状. "你都这么大了,今天学的单词背了吗?还玩!快背去!"七岁时父亲是这样解决我和妹妹之间的纠纷的.  相似文献   

18.
父亲     
张枫霞 《初中生》2014,(4):12-13
正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然而,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别人的父亲殷殷地关怀女儿,心里便有了比较,认为我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农民父亲不懂得什么叫"爱"。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亦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学习和收成原本没有太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风是父亲的苦难/我怕什么时候风一吹,就把我的父亲/从这个世界,吹到另一个世界。"这是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级学生杨康写的诗歌《我不喜欢有风的日子》。这首诗歌获得了全国高校文学大赛诗歌类一等奖。他从高中开始写诗,诗的主角很多时候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20.
三个字     
<正>在家中,母亲永远比父亲更唠叨。母亲说过的那一堆话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意思,只不过是有时换了种说法而已。而时常在远方的父亲不懂得说那些"抒情"话语,在他那里,有些话、有些字眼是怎么也说不出口的。所以,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那三个字:"我想你。"这三个字,电话里父亲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这三个字,也是父亲电话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小时候,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时,我最喜欢听到这三个字——只要父亲说完这三个字以后,我不知怎么的,就会觉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