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教师: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评价是促进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对教师形象的隐喻性陈述来看,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受“工具理性”的指导,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主体价值,不仅没能充分发挥评价应有的导向功能,甚至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为此必须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从传统评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着眼于教师过去已具备的素质、已承担的职责和已取得的工作成就,忽视促进教师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以促进教师未来的发展为指向,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开展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策略,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基本程序作了重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是教师的专业素质。而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评价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本研究从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的评价入手,提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对策,这对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实施主体之一,教师的评价素养直接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与成效。当前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普遍存在缺失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评价理念存在偏差、评价知识短板明显、评价能力多有不足等,原因在于教师自身缺乏对综合素质评价素养的内在需求,学校层面忽视专业的教师评价队伍建设,区域层面缺少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提升相关体制机制,传统教师教育忽视师范生专业评价素养的培养。为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素养,应以知识聚焦,引领职前教师评价素养课程与教学改革;以理念导向,完善职后教师专业评价素养的培训;以实践推进,唤醒教师综合素质评价角色意识;以合作联盟,助推区域教师专业评价素养提升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弘扬主体性和民主化的全新的教师评价理念,在价值上强化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高职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形成教师自身素质发展、群体优化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融合。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既要建构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三维评价指标体系,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6.
开展学生素质评价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传统招生考试办法、评价制度、人事就业制度、评价实施自身问题、教师素质偏低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彻底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改革就业制度以及提高教师素质,才能顺利实施学生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我国正处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对教师自身素质、角色定位及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如何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已成为我国教师评价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任务型”英语教学存在着“任务”孤立弱化,“任务”设计的整体性、层次性和实际性缺位以及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其原因是由我国之前传统教学下的教育环境和体制影响下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及对教师的指导培训不够造成的。因此必须努力改变我国现行的教育环境和体制,在自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使“任务型”英语教学走入正轨并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代教育具有多元化、人文化、现代化的特点,教育现象多为不确定变量,教师评价客观上存在模糊性,评价中的人文因素不可避免,而一些传统的综合评价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缺点,但仍存在不足。本文介绍了粗糙集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教师评价的粗糙集综合评判模型,力求使教师评价更准确、科学地反映教师综合素质,调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发展性教学评价着重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一是教师的发展,即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学生的发展,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而它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评价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