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目前,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活动少;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严重滞后等等。那么,如何应对呢?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相似文献   

2.
编辑提示:无心插柳柳成荫。少一些功利心,少一些急功近利之心,也许能收获更多。毕业时,辅导员在我的留言簿写下这样一句话:只管耕耘,莫问收获。"哪有耕耘不想着收获的呢?"我心里纳罕。刚参加工作时,师傅总喜欢对我说:"小姑娘,当教师心要放淡一些,要知道世间事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活’。"现在,静心回想从教七年来的点点滴滴,我才深深感悟到:做一名"无心"的教育者,将会收获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这是什么意思?有心的生活者?谁都在生活着呀?谁还会没有心?”是啊,如果只是看表面,可以说,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心的,都是生活者,但是若要细分,同样都在生活着的人,有的人是“有心”的,有的人却是“无心”的。就说写作文吧,经历了相同的事,有的人会写得非常精彩,有的人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几句话来,写得精彩的人,就是“有心”的,写不出几句话的人就是“无心”的。我在《你想有枝神笔吗?》的文中说过要“多想”,就是这个意思。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多想”和“不想”,“有心”和“无心”,结果一定…  相似文献   

4.
何谓"小先生",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说的:"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他又说:"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孩子!"他的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学生也可以做老师,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信息的交流。在现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从降生那天起,便会不断犯错,可以说,错误与真理相伴,错误与人生同行。成长中的学生更是这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去正视、理解、宽容、接纳我们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认识还不深刻、知识还不完善、阅历还不丰富、判断还不全面……这些先天性的“不足”就决定了学生犯错是不可避免的,犯错往往是他们走向成熟、追求成熟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对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来说,用"心"去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培养教育学生是其光荣职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非常伟大的。要做一个用"心"来哺育学生成长的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真心诚意地为他好。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时间长了,学生会看得一清二楚。  相似文献   

7.
"现在要做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是,你必须对硬件充分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算法。"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周会群对高性能计算的研究非常深入。他说,计算机可以帮助学科人员聪明地做实验,无论是“做不了”的实验,还是“做不起”的实验,计算机都可以帮助我们去做。作为一名在地球科学领域但每天都在跟高性能计算打交道的学者,他对当前高性能计算发展的一些观点更值得计算机学科的人去体会。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不少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不善于与人交往:有的是出于性格内向害羞甚至孤僻,有的是不懂得交往的策略。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是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的。  相似文献   

9.
孤儿卖石     
陈勇 《少年月刊》2010,(7):63-63
有一个孤儿,生活无依无靠,既没有田地可以耕种,也没有钱可用来经商。一天,他去拜见一位高僧,向他求教:"我既无一技之长,又身无分文,我该如何生活啊?"高僧说:"你为什么不去做些事情呢?"  相似文献   

10.
《将相和》一文有这样一句话 :蔺相如说着 ,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这句话是一个求异思维诱发点。这个思维点可以诱发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抓住“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还是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去诱发学生。这样问 ,能使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议论。他们会众说纷纭 ,有的认为蔺相如真的要将和氏璧撞在柱子上 ,如果不撞 ,秦王就叫手下的人来抢 ,和氏璧就落到秦王的手里 ;有的则认为这是蔺相如故意做样子吓唬秦王的 ,因为他摸透了秦王爱璧的心理 ,可以用撞璧来迫使秦王以城换璧……当学生对问题看法不一的时…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的人没有阅读的习惯,看见一本书,随意翻一翻便束之高阁,而不认真去阅读;看见一张报纸,根本无心看写的什么,便丢进火炉敬了火神。这样做就失去了获取信息和提高自己的机会。有文化的人把读书当成是娱乐,跟打牌下棋一样,乐此不疲。一有空闲就看书阅读。一杯清茶就是他读书的伴侣,一支笔头就是他读书的工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就促成了他丰富的文化素养,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很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有一次,他的学生子路和冉求向他提出了同样一个问题:听说有件好事,是否可以立即去做?孔子回答子路说:先得请教有经验的父兄,然后行事。但对冉术却这样回答:听到后可马上去做!后来,孔子回答另一个学生公西华的疑问时说:“冉求作事顾虑多,我有意鼓励他勇敢;子路勇敢但轻率,我有意叫他慎重。”孔子了解学生思想性格上的特点,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方法是发人深省的。拿学生性格来说:有的爽朗大方,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倔强固执,有的顽皮好动,有的勤俭朴实……我们如果  相似文献   

13.
连日来,一则新闻轰动了解放军南京军区某部军营:该部战士廖后文在探家途中,听到有人在水里喊救命,他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救上了那个人。那人出于感谢,要给他1000元,在那人的一再要求下,他只收下了100元。这事传开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军营里众说纷纭,许多人认为这钱不该收,有损一个革命战士的光荣称号;而有的人认为,这样做与“雷锋精神”并不矛盾,我则同意后一种看法。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做好事不图回报。但从廖后文救人的本意来看,可以说他并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拿奖。再说,事后并不是廖后文首先去…  相似文献   

14.
另外,我们也进行这样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出作业或单元测试试卷,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比如学生学完《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根据自己对这一单元知识内容、重点的理解,互相测评。试卷写清:出卷人——,答卷人——,(再交由出卷人批改)改卷人——。甚至不满意时可以重新测试。这样换个形式布置作业或单元测试,学生新奇、乐意。有的说:想尝试当小老师;有的说:他要对谁提出挑战;有的说:他要选择常一起做作业的伙伴,考考他;有的说:哪位学生学不好,他想考考他,看怎么帮助他……每次,一宣布今天我们准备这么做,他们就赶紧着找到对手,高兴得又抱又跳,说又有一次合作、竞争的机会啦。  相似文献   

15.
胡娟 《教师》2012,(36):19-19
有这样一位先生,郭沫若先生把他与两千年前的孔子相提并论,宋庆龄女士说他是万世师表。他是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整个中国都记住了他,都在怀念着他,都在研究他。可是,你知道吗?这样一位先生,当他面对一个犯错的学生时,他没有怒火,有的却是笑容;他没有批评,有的却是奖励;  相似文献   

16.
, 《班主任》2012,(11):40-41
我们班有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凡是集体活动或游戏都没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宁愿一个人独自玩耍;有的平日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沉默寡言,很少跟同学一起玩,难得和同学说上一句话。因此,他们的朋友很少,同学们常用"不合群"来形容他们。针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该怎样帮助他们?(上海黄普)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局性,习惯之为常。"良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正如培根所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其自身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开始显露和张扬,此时,正需要我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培养,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前,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学科中,也存在诸多不良习惯。比如:有些学生字迹潦草,写出来的数字和符号难以让人看清,就连自己也会把它看错;有些学生计算时粗心大意,经常出现"抄错"、"算错"、"写错"、"不写答案"等一系列的问题;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总是喜欢抄袭别人的答案;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学生做错了题,老师评讲了他都不及时改正。针对这些不良习惯,结合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职业指导的基本理论(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职业指导的基本理念1.职业指导的逻辑起点是生涯规划,而不仅仅是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指导什么是生涯规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托洛夫斯基有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做的斗争。”一个人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这就是生涯规划。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人生之路,只不过有的人自觉,有的人不自觉或不完…  相似文献   

19.
厚道     
佚名 《老年教育》2007,(3):22-22
契诃夫说:有教养的人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别人犯错时别去讥笑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三贤之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育学生时以启发、追问的功夫见长.让我们先看苏格拉底与学生的一段问答.学生问苏格拉底:"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怎样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学生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学生说:"是干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