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琳 《少年世界》2014,(1):45-47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者足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其中,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具有完整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 征和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 师身心健康的一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的生理健康有标准,心理健康也有标准,只是标准不同。生理健康的标准是可以量化 的、具体的,而人的心理健康却不一样。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如下五个方面:(一)正视现实,有较强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身体缺陷”。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是对社会影响所做出的一种调节功能。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4.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社会适应可以解剖为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三个方面。分析社会适应的三个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可以回答三个问题: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怎样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什么样的社会适应心理素质能够为心理健康提供保证?从社会适应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形成机制、保证条件和评价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界定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一般而言,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不仅自我状态好,而且与社会默契和谐;二是指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7.
心理健康,一股而言,是指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个体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个体不仅自我状态好,而且与社会默契和谐;二是指维持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社会适应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适应可以从其心理机制、心理结构、心理功能三个方面来考察。心理机制包括适应过程和适应方式,心理结构包括心理优势感、心理能量、人际适应性和心理弹性四个维度,心理功能包括社会适应状态的实质及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实践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与标准界定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含义;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个人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从病态或异常行为、社会适应、潜能实现以及心理机能与社会适应相融合角度对心理健康和其标准的认识虽较为深入,但是缺乏整体性和客观性、真实性。从系统论和热力学熵值来看,心理健康是适应过程和适应状况的统一,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以及主体性自我意义与价值世界的存在中多维、多层次的适应过程与状况的统一。心理健康等级则是适应过程和熵状态的辩证变化的具体表现,从适应状态中的负熵与正熵的对比中可以更加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等级。积极趋向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测度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评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心理健康标准的“社会适应论”例说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其中心理健康又包括良好的心境和社会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这个定义现在已普遍被学者和大众所接受。但这个描述是高度概括的,要想搞清什么是心理健  相似文献   

12.
人性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与精神性共同组成的统一体。基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一直持续不断。从人性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标准以生物性为基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平衡,第二层次是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主动适应与被动适应),第三层次是人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3.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标准是这样定义的:“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精神和社会适应同属于心理健康范筹。笔者经过几年来对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当代中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其中在学习、情绪、适应等方面较为严重。以下就这几方面问题、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采取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释义1.何谓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的保健、适应和发展进行辅导与教育,以维护其心理健康,优化其心理素质,促进其心理发展,开发其心理潜能而进行的活动。2.何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有两层含义:无心理疾病(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和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准:即志意美好、德行高尚、聪明智慧。3.充分发挥德、智、体等作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德育过程中对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道德动机、需要、理…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包含着躯体健康,还包含着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一般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而心理健康至少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而体...  相似文献   

16.
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心理健康标准,是基于与教师职业特质相结合并在普遍群体心理健康标准上提出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起码要达到常态的标准。教师心理状况存在不良的倾向,具体表现在:适应不良、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人际交往障碍和职业压力症。形成的原因有;教师自身发展、外部环境、自身与外部环境交融。教师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是涉及教师自身、学校管理、国家教育体制和社会支持体系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健康是指“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引自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心理健康则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则是以促进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贡献。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应该是广义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衡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主要从学习、人际关系以及与自我有关的活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其标准如下:(一)心理健康与学习。智力发展正常是青少年学生能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和积极的社会功能。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没有定论,不过学者们也有一些共识。这些标准包括:①  相似文献   

19.
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体育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1.心理健康的含义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下了新定义,认为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指疾病和病弱。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认识能力正常。(2)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心理与环境相互统一。(3)意志品质优良。(4)人…  相似文献   

20.
现代的健康观念强调的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模式,因此,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应当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几个方面。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人,才能具备良好的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