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14日,在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的精心策划和煽动下,“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市策动了一场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这次事件充分暴露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本质。达赖集团就西藏的主权归属、人权状况、民族关系等抛出了一系列谬论。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藏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育、博士生导师周润年。  相似文献   

2.
盛刚 《老年教育》2008,(8):24-24
不久前发生在瓮安的一个原本单纯的民事案件,最终酿成一起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指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起事件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的“7.5”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损失。在对暴徒们的暴力犯罪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加强对各民族青少年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各民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极其重要.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事件迅速得到平息,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力量,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由此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起事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是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这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给当地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6.
新疆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造成各族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令人心痛!在这紧要关头,各族干部群众更应保持冷静,保持清醒,同仇敌忾,把矛头对准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全力维护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南方地区的冰冻灾害、"3.14"拉萨打砸抢烧事件、5月的汶川大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动荡、外部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下简称乌鲁木齐"7·5"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起暴力犯罪事件,严重地干扰了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重的伤痛.  相似文献   

9.
赵婧 《中国教师》2009,(Z2):22-23
本文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对《美国之音》和《中国日报》中的关于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的相关报道,从语篇的转述话语、及物,和情态三个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伦敦等多个城市今年8月发生了以年轻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打砸抢烧街头暴力骚乱事件。骚乱平息以来,政界、教育界、媒体和家长们都开始普遍反思英国青少年教育,并逐渐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学校纪律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中旬,一小撮"藏独"分子在境外达赖集团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在拉萨疯狂制造了打砸抢烧事件。藏独分子惨绝人寰的暴行,令国人义愤填膺。痛恨之余,我不禁回忆起援藏生涯的一幕幕……1956年5月,时任中共石门县委委员、县委纪检副书湖南石  相似文献   

12.
胡乐乐 《教育》2011,(10):62-62
英国伦敦等多个城市今年8月发生了以年轻人为主要参与者的打砸抢烧街头暴力骚乱事件。骚乱平息以来,政界、教育界、媒体和家长们都开始普遍反思英国青少年教育,并逐渐形成共识:必须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学校纪律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3.
大嘴博客     
《小学生时空》2009,(7):1-1
大嘴播报:7月5日,在乌鲁木齐发生了一起由境外热比娅等民族分裂分子与境内民族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境外策划指挥,境内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破坏新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破坏新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14.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事件迅速得到平息,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强大力量,国家尊严和人民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由此引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2009年的7月5日,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心灵遭受最严重的创伤、人性遭到血腥践踏的一天,  相似文献   

15.
关注     
越南发生针对外国企业和人员的严重暴力事件,造成我国公民伤亡和财产损失。自5月13日起,越南多地发生打砸抢烧外国企业的严重暴力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受到冲击破坏影响最大的位于河静省的中冶公司共有130人伤亡,其中重伤23人、死亡4人。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以下简称乌鲁木齐“7·5”事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新疆发生的性质最恶劣、伤亡人数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破坏程度最大、影响最坏的一起暴力犯罪事件,严重地干扰了新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给各族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各族人民心中留下了深重的伤痛。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课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指出:“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与国内民族分裂势力遥相呼应,处心积虑地利用所谓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加紧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和颠覆活动。”2008年发生的西藏拉萨“3·14”事件和今年发生的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中.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和国际敌对势力遥相呼应,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制造暴力事件.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好局面。这两次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民族问题无小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美联社"打砸抢烧"事件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笔者发现美联社在该事件报道中突出的是"软议程"。通过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揭示美联社对该事件的报道是在四组二元对立框架内展开的。本文根据麦克姆斯和戈莱姆关于"框架是议程设置的重要条件"的理论,论证在报道"3.14"事件中,美联社的二元对立结构的搭建是实现媒体议程成功转化成公共议程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7月6日凌晨,在乌鲁木齐市大湾南路的跑马场地段,多辆公交车被烧毁。这就是震惊中外,社会影响面极大乌鲁木齐7·5事件。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充分发挥政治课堂应有的道德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我区反分裂斗争形势的晴雨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新疆历次大的事件都与高校有着直接的联系,历次大的事件的序幕都是从高校开始的。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新疆重大事件的导火索就在高校。因此,正确了解和分析高校的稳定形势,对于准确把握新疆稳定形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