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重提TQC     
重提TQC金常政当前出版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出版体制,以图书质量管理为中心是十分重要的。质量即是图书出版的前提,也是图书出版的目标。原来辞书界不少同志认为,辞书和百科全书是一块知识净土,图书质量问题应该不大。近来出现“王同忆”现象,打...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6,(5S):17-17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为提高辞书出版质量,规范辞书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特制定《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明鉴表示,《规定》的出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辞书市场整理力度最大的一次。他认为,目前每年出版的辞书约几百种,其中仍有不少是劣质书。  相似文献   

3.
王岳 《编辑学刊》2006,(4):29-33
2004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辞书出版管理的通知>,重申"辞书出版必须严格履行图书按专业分工的规定".2006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发布<关于规范图书出版单位辞书出版业务范围的若干规定>,进一步重申"出版业务范围中无辞书出版业务,但超范围出版辞书的图书出版单位,一律停止辞书出版、发行业务".新闻出版总署连续颁发文件,旨在强调:只有经新闻出版主管部门审定,具备辞书出版资格的出版单位才能出版辞书.并依此原则实施长效管理,以建立规范的辞书出版秩序,切实提高辞书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同志在今年署直出版社第五届优秀图书奖颁奖会上深刻指出:"在当前,出版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图书出版上讲,重复出版,浪费资源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平庸的书、质量低劣的书不少,内容上有问题的书时有出现."石署长的话提醒我们出版界:图书中的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切不可掉以轻心.屡见不鲜的事实说明,编辑规范中的基本制度被削弱乃至虚化,则是图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笔者力图对编辑工作基本制度的虚化现象作一剖析,并从中探寻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企盼图书质量滑坡现象能早日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张红 《新闻传播》2005,(7):46-47
2003年10月17日,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2003年辞书质量专项检查”的结果,作出了对检查出的19种不合格辞书的查处决定,这些加大对图书出版质量监管力度的举措,令全社会关注,使出版界受到很大震动,也使图书出版界受到很大鼓舞。这也向出版不合格图书的出版单位敲响了警钟,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又一次凸现在我们每一个出版工作者面前。为什么质量低下的图书充斥市场、图书质量问题如此严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心 《编辑之友》2003,(6):13-14
辞书是无声的老师,辞书是评判知识是否正确的准绳,辞书是人们学习、成长的好帮手。辞书出版是整个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工程,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息息相关。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辞书出版将走向何方,带着这些困惑,笔者采访了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李伟国先生。文心:李社长,您是中国辞书学会的副会长,又是最权威的大型辞书《辞海》的副主编,亲自主持了1999年版《辞海》的修订出版工作。请问,您认为辞书出版的现状如何呢?李社长:现在的辞书出版,应该说总体的发展态势还是比较好的,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质量强国建设和新发展阶段要求加大优质产品的供给。图书出版企业在融合出版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产品质量控制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文章从图书出版企业的质量理念、融合出版产品实现关键环节质量管理的组织、质量要素控制等方面开展调查,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从构建质量管理新思路、形成质量协同机制、加强产品体验质量和用户服务质量等企业自身角度,以及政策和技术支持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助推我国出版融合实现融合质变。  相似文献   

8.
了解辞书出版现状的一个简单、便捷途径,是直接到书店查阅在架销售的图书.书店未能采购某部辞书或者某部辞书已经售罄的情形.当然会使调查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辞书出版信息.但于目标定位为了解辞书出版线索、辞书畅销与滞销行情、辞书出版选题格局与侧重面等的随机调查而言,借助对上架辞书的观察,仍是现实、有效的手段.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涵芬楼书店等设有辞书专柜,其在架辞书对辞书出版、销售的现状具有代表性,同时能为新出辞书的选题设定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略论图书出版质量的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直接影响图书出版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理念树立、制度建设、强化合作、质量管理、硬件完善五个方面略论图书出版质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把图书质量工作当做系统工程对待的观点,阐述了从宏观图书质量、中观图书质量、微观图书质量、出版人员质量等四个方面来一体化实施和开展图书质量建设的思想,扩大了图书质量工作和图书质量评价的范畴,拓展了有效保证图书质量的途径,并列举了图书质量保证的一些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图书质量:出版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皓 《出版科学》2010,18(1):31-36
研究出版改革新形势下图书质量宏观管理问题。图书质量管理是出版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致力于图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和完善图书质量管理体系。对图书质量管理的实施及策略问题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2006—2017年,国内出版了一批书话类图书,内容集中于文学、历史学、编辑学、图书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书话类图书存在出版总量不多、出版结构失衡、受读者关注的精品图书比例偏低、批评性著作导读和宣传缺位等问题.文章建议从精品图书的创作生产引导机制、优化出版结构和学科门类、加强阅读批评研究和深度阅读实践,以及书话类图书阅读目录的评选推荐等方面开展工作,以提高书话类图书的出版质量和全民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PDCA循环的图书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作为一种产品,有其独特的质量特性及评价特点.图书质量可以按图书出版过程划分为选题、内容、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印刷装订等项,分别对其达到的质量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综合出一种书的总体质量.在出版实践中,图书质量观表现为两层含义,即狭义的图书质量观和广义的图书质量观.  相似文献   

14.
赵朋举 《出版广角》2015,(7):106-108
本文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图书出版过程中,结合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对图书全生命周期内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图书出版项目质量计划和质量控制的特点,尤其是对选题策划阶段和图书市场营销阶段的质量控制做了重点研究,最后提出出版社亟须实行的图书出版项目质量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张宫华 《出版广角》2014,(18):46-48
正虽然出版数量下降,导致销售数量也有所减少,但是由于图书的质量越来越高,出版变得精细化,图书的销售额以及利润率反而有所增加。其实,减少童书出版的品种,出版社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主打图书的出版上,提升主打图书的质量,提高图书附加值,给出版商带来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16.
图书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时间,现阶段国家也对图书的质量方面有一个很严的把控,颁布了一些条例规定,为图书的质量提供一个保障。而对于图书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对图书各个方面的质量把控,文字的错误和排版问题,书质的好坏问题,以及图画的选择和放置都是在出版图书时该注意的问题。本文从编辑方面、人员管理方面,以及制度管理方面分析如何提升图书质量和解决图书质量方面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读物,推动我国图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质量是图书的生命线.如何守住这条生命线,是关于业者长久以来一直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为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但经过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观察和实践,笔者发现编辑和校对之间普遍缺乏一种交流和沟通的制度安排.为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保障图书的质量,本文提出了建立编校互动制度的新观点.其具体措施是编辑和校对之间应具有平等意识,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互动机制,并将对方视为“命运共同体”.只有这样,编辑和校对才能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从而有效地保证图书的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8.
王溪 《全国新书目》2022,(4):149-151
本文从选题策划、审稿和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校对、印制和出版发行等方面着手,对图书出版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化分析,根据图书出版项目的出版规律及步骤,归纳出选择控制对象、明确项目质量标准和目标、制订实施计划、实施监测和质量控制对策等五大管理模块,并从加强编辑人员管理、完善图书出版项目质量把控制度和构建质量监督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图书出版项目质量控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田颂云 《出版科学》2009,17(5):100-102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出版的重镇,一向以辞书出版闻名.近代商务印书馆辞书出版对我国当代辞书出版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仗群才的团队精神、严谨的质量意识和灵活的经营策略.这种辞书出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需要每一位辞书出版工作者坚守.  相似文献   

20.
实现对图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是整体提高图书质量、防止和杜绝低质劣质图书乃至坏书出版,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图书出版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试图围绕图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些分析。一、图书质量的全方位性对图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首先是由于图书质量的全方位性决定的。所谓图书质量的全方位性,指空间上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