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描绘出在控制基因位置移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种酶的立体结构。50多年前科学家曾普遍认为基因在染色体中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而美国女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 ,有的基因像长了腿一样会在染色体中“跳来跳去” ,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一理论被称为“跳跃基因”理论 ,是遗传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麦克林托克也因此获得198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此后 ,科学家发现基因换位受一种酶的控制 ,这种酶如同“运输队长” ,参与把基因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工作。但是这种酶的结构一直是个谜。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  相似文献   

2.
1983年,81岁高龄的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终于站在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接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一殊荣。吹尽狂沙始到金,至此,经过30多年时光的洗涤,麦克林托克的“跳动基因”学说终于在科学圣殿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麦克林托克是美国著名植物学家、遗传免疫学家,1927年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获得植物学博士学位后,终生从事玉米细胞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她的“跳动基因”学说指出:基因可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跃到另一条染色体。这一发现为研究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基因进化与癌变等找到了重要突破口。麦克林托…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遗传学家巴巴拉·麦克林托克,几乎与遗传学一同出生一同成长。她生在孟德尔的遗传学被发现的两年后。1927年,25岁的麦克林托克获得博士学位。她利用新的染色技术,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玉米的染色体,证明了玉米的研究可以不只是育种及观察子代两个方面,开启了遗传学发展史上新的研究途径。在1929年至1931年间,她发表了一系列论文,证明了玉米染色体形态与遗传特征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声望。1944年,她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当年年底还当选为遗传学会会长。在1951年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介绍了她的“可移动的遗传基…  相似文献   

4.
1983年,81岁的“玉米夫人”,美国科学家巴巴拉·麦宪林托克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单独膺获这个荣誉的女科学家,那么她究竟做出了些什么成绩呢?说来有趣,就实验手段而言,这位科学家采用的方法非常简单,即是手工操作的杂交试验。还在40年代后期,麦克林托克用不同品种的玉米进行杂交,发现某些玉米秧苗叶子的颜色会平白无故地消失掉,而另一些叶子则呈现出这种颜色。1947年,根据有关资料,她推断某些基因并不总是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移动的。正是由于遗传物质的转座,才产生了上述变化,这就是所谓“移动的控制基因学…  相似文献   

5.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的分子遗传学家库凯勒博士与哈佛大学老年病学家佩尔斯8月27日在美国科学院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他们在人体第4染色体上发现了长寿基因区域. 他们对137对90岁以上的同胞兄妹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科学家在他们的染色体组上共设置了400个标记,通过DNA鉴定,发现第4染色体上有一个数量约为100到500个的基因群,将其与已知功能的基因进行比较后,科学家确信其中含有一个或多个长寿基因.  相似文献   

6.
由英、美、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12月1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7.
佐伊·格雷斯顿是一个拥有两个大脑的女孩:一个是人脑,另一个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精确的数字拷贝。佐伊死后,科学家将"数字大脑"移植到人形机器人身上,虽然"肉身"不再是过去的格雷斯顿,但却将她从"坟墓"中拯救了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的场景会成为现实吗?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与标准智商测试中评定的高智商有关的特定基因。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的普洛民领导的小组报道,位于染色体6上的基因的一个变异体似乎与个人智能有关。普洛民的小组提出,该基因是许多有特定变异体的基因中的一个,当这些基因同时发生变异时,可能导致更高的智商。将一个DNA标志插入到染色体6上的胰岛素类生长因子2受体(IGFZ)基因中,结果显示,该基因的一种形态在51个平均IQ为136的高智商儿童组中比51个平均IQ为103的中等智力组中出现得频繁。在另一组52个平均IQ为160的儿童及平均IQ为101的儿童测试中,这一基因差别…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本质     
一天,两位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聊天。其中一位科学家对另一位说:“来看看我的新发现,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第二位科学家非常好奇,就让第一位科学家演示一下他那令人惊奇的发现。应他的要求,第一位科学家从火柴盒里拿出一只蜘蛛放在了桌子上,并命令蜘蛛说:“蜘蛛,前进。”他命令一下,蜘蛛就向前爬去。他又说:“蜘蛛,掉过头来。”蜘蛛又照着做了。科学家又说:“蜘蛛,前进。”蜘蛛再次按他的命令而行。第二位科学家对他的朋友能对蜘蛛下命令感到非常钦佩,并祝贺他朋友的新发现。而第一个科学家却回答说:“不,你还没看到我的发现,来看看这个吧。…  相似文献   

10.
<读者>曾刊登了这样一个故事: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上方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就会撞到玻璃罩.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相似文献   

11.
1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作为可遗传变异的两个重要来源,易位和交叉互换如同两个兄弟,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现将其区别归纳整理如下.1.1 概念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发生位置改变的染色体突变.易位伴有基因位置的改变.易位发生在一条染色体内时称为移位或染色体内易位;易位发生在两条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时称为染色体间易位.  相似文献   

12.
观看田径比赛的时候不难发现,无论何时何地,选手们总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开始比赛.但随着比赛的进行,选手之间的位置却会发生无法预测的变化--一开始遥遥领先的选手可能成为最后一名,而最毫不起眼的选手却有可能第一个到达终点.  相似文献   

13.
《天演论》的作者小赫胥黎有一次在某个国际会场演讲完毕,必须赶到另一个会场作演讲,而两个会场之间距离很远。小赫胥黎发现时间快到了,立刻冲出会场,跳上一辆出租车,连声说"快,快,快"。出租车司机一踩油门,风驰电掣般地窜了出去。几秒钟后,小赫胥黎突然哈哈大笑,轻轻一拍司机的肩膀,说:"老兄,你知道我们要去哪里啊?"  相似文献   

14.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36):35-36
我先给你讲一个松鼠的故事。我常去一个静谧的公园,在那里独自看书。一次,我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树上的一只松鼠。它就停在一根树枝上,似乎准备跃到另一棵树更高的枝杈上。两树之间的距离很大,它不可能跳过去。它会不会掉下来?掉下来会不会受伤?我暗暗为它担心起来。出人意料的是,松鼠双腿一蹦就跳了出去,虽然没能跳上那根高高的树枝,但它安然落在另外一根较低的树枝上。随后,松鼠双腿一蹦,跃上了它原来想去的那根树枝。旁边的一位老者说:“松鼠不能一次跳上较高的树枝,这些松鼠如果不想一辈子呆在一棵树上的话,那就得冒险,勇敢地跳出去。然后…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玉米籽粒会出现斑驳色彩 ?本世纪 4 0年代 ,美国女遗传学家麦克林脱克在研究玉米遗传时 ,发现玉米籽粒胚乳会产生颜色深浅不同的色斑 ,与第九对染色体上一种称为Ds 的能转移的片段有关。后来发现 ,Ds 的作用还受另一段称为Ac 的片段控制。C是玉米第九对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 ,它能使胚乳呈现深色色素 ;当Ds 片段插入到C基因旁时 ,玉米籽粒则无色 ,这说明Ds 片段能抑制C基因的表达 ;当Ac 片段插入到Ds 片段附近时 ,Ds 片段就能跳出第九号染色体 ,从而使C基因解除抑制 ,恢复活性 ,能正常表达产生色素。这说明Ac 片…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
  当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以后,以下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基因在哪?基因是不是物质实体?存在于细胞的什么位置?萨顿用蝗虫细胞当材料,揭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需经过减数分裂,即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之后精子和卵细胞再经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的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他发现在此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基因的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因此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一融合了大胆想象与科学推理的假说引起摩尔根的注意,最初持怀疑态度的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联系起来,最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本节课学生围绕“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索过程,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活动,开展思维探究,训练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再次体验科学的思想方法,领略科学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预言、勇于想象的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17.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出生在美国一个多子女的医生家庭。由于母亲时常无法照顾她,就常常在地板上摆一个枕头,给她一个玩具,然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麦克林托克从来不哭,不吵着要东西,一个人自得其乐。她一岁半时被送到叔叔家寄养,幼年生活使她变得很独立,她时常一个人长时间地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稻米香基因的初步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味是水稻重要食味品质性状之一,但稻米香味的遗传甚为复杂.早有报道水稻米香基因位于第八条染色体上且与RFLP标记RG28紧密连锁.本实验通过水稻籼粳亚种之间的杂交,利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的方法对水稻米香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表明:稻米香味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且位于第八条染色体SSR标记RM8264和RM1109之间,其遗传距离大约2.1cM.这一结果将对于米香基因的精细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们该怎么测定地球仪上两个城市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什么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画线几乎每条都是弧线?这是由于地球的畸变还是我们的视觉出错?其实只要你认真研究便会发现,地图上的每条弧线才是真正的球面短程线……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理老师提问一个学生:"请指出从上海到广州距离最短的路."学生看了看摆在讲台上的地球仪,从容答道:"是一条挖通广州与上海的直线隧道."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比赛中,人们记住了她的名字。她与队友通力合作,中国女子体操队首次在奥运会上获得女团金牌。她曾被三个省队拒绝、差点放弃体操,最后终于站在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演绎了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神奇故事。她就是李珊珊,一位平凡的90后女孩,她的体操专长是平衡木,和她聊天,你会发现她不但是一位"平衡女王",更懂得人生的许多"平衡"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