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尚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04,(20):72-72
黄安:出新书为明星算姻缘 张艺谋这辈子再也不会结婚了,王菲李亚鹏相见恨晚,而经历过“性丑闻”后,张铁林的婚姻状况是否能继续维持下去?被称为“歌坛李敖”的黄安,在他6月出版的新书《谁搞垮了婚姻》中,将矛头对准了娱乐圈的绯闻男女们——大胆猜测了130位演艺明星的情感生活。 从《谁搞垮了演艺圈》到《谁搞垮了婚姻》,黄安和娱乐圈的艺人们较上了劲,他计划编著“搞垮”系列丛书,预计每年推出一部,誓将娱乐圈“搞垮”到底。  相似文献   

2.
娱乐圈中的比赛,是一种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的比赛。如果你是高居顶部的少数人,你就拥有了你想要的一切,财,色,以及影响力,也即权力;如果你不在这些人之列,你就没有太多价值。国外的明星们,他们知道——哪怕只是假装知道——除了自己的那点事,还要关心公共事物,中国的明星们,则因付出了巨大成本,现在一心想的是捞回红利,而无暇他顾。  相似文献   

3.
画中有话     
“不怕,有人骂才算成功嘛!” 台湾艺人林湘萍饰演一部电视剧中的蛊惑女,她说不担心因此会被人骂。这句大实话代表了娱乐圈新人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0,(39):14-14
对于爱情,娱乐圈里的明星们有的喜欢玩高调.有的喜欢玩“躲猫猫”,其实.恋爱并没有什么.明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正大光明的恋爱是人之常情.躲躲藏臧实在是有失身份。看看下面这几对因电视剧结缘的明星.不仅大方公开,假戏真做的还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就是好,能把明星来改造。当娱乐圈的卖方市场一旦转向了买方市场,不用人们多说,大多明星们便很快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们不再故作清高,悄悄收起了他们的大腕脾气,再也不敢轻易上演罢演、逃税、拒绝采访的闹剧了。他们知道市场的厉害——丢掉了受众,就等于砸了手中的饭碗。于是他们除了讨好编导演,还要笼络着观众的心,更要紧地是牵着媒体的手。因为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是明星做秀的场儿,丢掉了谁,对自己都是不小的损失。明星们最怕打下的天下被别人夺走,更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变换着包装,想方设法制造着新闻,期盼着能在报端或荧屏中露一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的台湾出版界,多了很多艺人明星书,不只大明星要出书,通告艺人、小咖模特儿也抢着出书.不懂内情的人,还以为艺人们稀罕多个作家头衔,因而有人笑他们沽名钓誉. 套用艺人徐乃麟说过的一句话:"不是上过电视节目的来宾都叫艺人",其实,"不是出过书的都叫作家",而且艺人们也多半并不在乎作家头衔,稍微了解出版这一行的人大概也都知道,艺人的明星书,多由影子作家捉刀完成,艺人最多就是口述.  相似文献   

7.
“有通稿吗?”时下,有些记者赶到新闻发布单位或采访现场后,总是很关心地这么问。一旦听说有“通稿”,便如释重负,把“通稿”往文件包里一装:“等着看报纸吧!”说罢潇洒而去。很难想像这些靠“通稿”过日子的记者能写出什么像样的新闻。靠这样的记者能办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报纸吗?现在,有的单位和部门热衷于召开各种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他们往往在开会之前就组织人员为记者代劳,把需要报道的事写成由本单位领导审阅后感到满意的“通稿”。可以说,在记者来之前已是万事俱备了。拿他们的话说,请记者们来只不过是捧捧场、加深…  相似文献   

8.
易立竞采访过很多明星,在媒体行当里,易立竞本人也是明星。然而易立竞比书中的明星更会保守自己的"秘密"。除眼前的文字,她几乎没有给粉丝们任何八卦她的门缝——没有介绍(除了供职的报社),没有感言,没有过去,亦没有未来,让人想到大道的无形,真正的明星恐怕就是这样的。其实,和她熟悉的人都知道,易立竞并不是一个故意制造悬疑的人。苏东坡说:"人生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的建筑大抵上都遵循“座北朝南”这样一个格局;南为“阳”是正面,北为“阴”,是背面。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不得不面对一个她未曾经历过的视觉挑战——正面面对“国家大剧院”。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好看,很有趣。也有人说他们在一起很不好看、让人羞愧。老实讲,没人知道事情的缘起到底是时代的?文化的?还是政治的。总之无论你喜欢与否,你都不得不面对传统与现代客观存在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10.
“毛血旺”以热辣红火,受人喜欢。当夏,各家电视台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烹煮着毛血旺般的“奥运”。不管以严谨闻名的央视,还是以搞怪出名的TVB,都拉来明星客串,请来艺人主持,不专业不要紧,要的就是这个“杂”劲,就是这个红红火火。TVB沿用他们轻车熟路的招式,挟“驴唇不对马嘴”之风,将水平参差的艺人请进了演播室。说是以娱乐带动体育也好,说是以体育带动娱乐也罢,反正就是想用这种方法实现收视的丰收。  相似文献   

11.
白雪 《大观周刊》2012,(34):61-61
邻居 很多人听到我们的邻居——韩国,就会很义愤填膺,不过很多人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韩国娱乐明星如此风靡,他们的脸几乎被大多数亚洲年轻人所认同,说他们漂亮帅气想必没人会反对,也许很多人说那都是整出来的,但即便真的是整出来的你还是不得不说那张脸本身是漂亮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又也许你出于民族感情的说那都是千篇一律,都长得一个样。  相似文献   

12.
毛旭明 《青年记者》2015,(10):35-37
“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进行采访,我们的作品才能拨动观众心弦。好作品大都来自于记者的坚守。”——周洋文她说她很胆小,可是在职业状态下她敢冒着超强台风出海拍摄;她说她很怕冷,可是她能在冬日的寒风里苦等3个小时,只为了能够拍到一个镜头;她说她很怕疼,可是她却能在扭伤脚后,一边喷着云南白药一边拄着棍爬楼梯去采访。“挺狠”和“折腾”是同事对她的共同评价。生活中她很“大条”,甚至都理不清自己的书桌;工作中她又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几年的台湾出版界,多了很多艺人明星书,不只大明星要出书,通告艺人、小咖模特儿也抢着出书。不懂内情的人,还以为艺人们稀罕多个作家头衔,因而有人笑他们沽名钓誉。套用艺人徐乃麟说过的一句话:"不是上过电视节目的来宾都叫艺人",其实,"不是出过书的都叫作家",而且艺人们也多半并不在乎作家头衔,稍  相似文献   

14.
“娱记”这个词,似乎带点儿黄色幽默的味道。一说这个词,新闻圈里的人都别有会心。好在“娱记”们都是跟得上潮流的人,心胸开阔,不在意这种“黄帽子”,有时还自己给自己戴上自嘲,也是一乐。 “娱记”们都很辛苦,因为得四处奔走去“追星”,不追星们跑,就没抢眼的新闻。“娱记’”们可以说是职业追星族,有了新闻圈里的职业追星族,才有那些沸沸扬扬乃至五迷三道的业余追星族.如此.报纸、电视不但多了读者和观众,娱乐界也旺了人气和财气。所以,歌星、影星和“娱记”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娱记”会不吝笔墨宣扬明星,…  相似文献   

15.
在广州,有人给我介绍广东电视台年轻女记者周晓瑾,“她是个很值得一写的人”。“她有些什么故事?”说实话,我很惭愧,在北京,对地方上新闻界同行了解得不多,对周晓瑾的事迹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回答是,她是“广州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原羊城晚报总编辑许实(即微音)在听了她的报告后流了眼泪,其他的,你采访之后就知道了。我的采访是在广播电台的播音室里,同电台的同志一道听周晓瑾的报告。她说这样可以节约大家的时间,听完后有什么问题可以再问她。一她爱流泪,说到自己忙于工作时将小女儿关在家里,在电话里听到孩子甜甜的嗓音“妈妈,我乖,什么也没动”时,她下泪,她怕女儿碰电爬高;说到她所敬重的奶奶邓颖超的去世,她下泪,她是周恩来的侄孙女;说到她所采访的那些身陷惨境的吸毒少女,她也下泪。  相似文献   

16.
吴静 《新闻世界》2005,(3):17-20
第一次见到张越,是在半边天栏目的机房里,她正在修改将要播出的节目。她的坐姿非常豪迈,一只脚高高地翘起来搭在桌子上。问张越的第一个问题是她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记忆深刻的高兴或是悲伤的事情,张越笑笑,停顿几秒后说:“我是一个没什么新闻和故事的人,也不是什么明星,所以没多少大家爱听的故事,我跟你一样,是一个记。大学学中是因为自己喜欢写东西,毕业理所当然就被分去当了老师,开始不愿意当,不过后来当上了,感觉也不错,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给电视台写剧本,慢慢又开始做上了主持人,基本经历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就在“中戏学生张默打人、表演系主任黄定宇被拘留”事件发生前不久,娱乐圈还有一件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即“黄健中录音带性丑闻”:据张钰说,黄健中利用手中权力与急于上戏的年轻女演员发生性关系,她有手中的录音带为证;而黄健中则反驳说,他是清白的.是张钰由于上不了戏进行要挟——此事在舆论界引起一场关于娱乐圈“潜规则”的讨论。事件中对立双方的主角:本在娱乐圈默默无闻的女演员张钰和著名导演黄健中,分别接受本刊和《家庭周末报》记者采访.表达了自己对所谓“潜规则”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艺人一举成名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他们是艺人。而原本不是艺人并以高度艺术和审美的形象出现的人,在一炮走红后也被迅速商业化,这就让我们担忧了。本文标题中的“请假拍戏”指的是林妙可,“回家种地”指的是马广福。前者依托奥运,后者借助春晚,一夜之间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两位人物成名之后的动向,让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俞亮鑫 《新闻记者》2006,(12):50-52
近年来,内地媒体娱乐新闻变得非常热闹,炒种种黑幕、炒性感话题、炒大腕“骂街”、炒女星“怀孕”、炒明星生死……真真假假,此起彼伏.虽然可以炒得一时沸沸扬扬,铺天盖地,不乏轰动之势,但被戳穿后人们就会发现,这类消息大多是娱记们没事找事,故意编造。因此,有人感叹道,娱记,愚记也——专事愚弄读者的记者。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刻薄,但实际上,这股恶炒之风在娱乐圈越刮越猛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赵婕  辛渺 《出版参考》2005,(4):39-39
一周之内,路子找理由大老远和我连续见了三次面。每次见面,她都穿了漂亮的新衣服,我忍不住称赞她。每次她都很兴奋地问:“真的吗?真的很漂亮吗?”最后,她告诉我,这三套衣服,是她和他最近三次见面时候穿的。我也非常高兴,很喜欢她这样子呈现在她所爱的人面前。我也是这样,和自己喜欢的人见面的次数有限,所以,我每次见他所穿的衣服一定记得穿给路子看看。这是我们之间特殊的分享方式,除了述说那些细节,还要彼此帮忙留存一些印象。路子对我说:“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