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之窗     
世界著名的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写完他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之后,随即寄给了出版社。可是,过了好长时间,投有得到出版社的回信。他有点着急,就给出版社写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雨果”。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信后,便给雨果写了一封回信,写的是:“!——编辑室”。  相似文献   

2.
省略号前后要不要标点,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惑。有的同学认为既然使用了省略号,它的前后就不需要再用标点了。这个说法不完全正确。那么怎样确定省略号前后是否需要加标点呢?这里介绍两条规则。一、省略号前标点的确定1.省略号前面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那么句末应当加标点。因为一个完整的句子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如果不标点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例如:①“阿!闰土哥,——你来了?……”②“红旗插上大门岛!同志们,冲啊!……”上面两个句子都是完整的句子。例①表示吃惊,既有惊叹语调,又有对眼前情形的不敢相信,所以省略前用问号。例②表示…  相似文献   

3.
标点王国的国王在城门上贴了张告示:“标点王国自即日起向各界人士开放,欢迎大家到标点王国观光旅游,参观学习。”告示贴出的第二天,首批“学生旅游团”便光临城里。多处安家的小圆点“请问,你们是‘中学生旅游团’吗?”迎候在城门口的小圆点笑盈盈地接待王国的第一批来宾。“是呀!”同学们惊奇地望着这小圆点。“欢迎你们来到标点王国。”小圆点彬彬有礼地说,“我是国王陛下派来接待你们的。让我来当你们的导游吧——保证你们满意。”“哦!小圆点,谢谢你。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李振德 《学子》2003,(2):52-52
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曾举办过一次“青年宴会”。他要求到会的人各写一篇《自传》。一个满脸沮丧的青年人交给他一份只有3个标点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惊叹号“!”和一个句号“。”他凄然地解释说:“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立即在他的“自传”上加了3个标点: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大问号“?”他热情地鼓励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  相似文献   

5.
一、省略号前面是完整句,即句子后面的标点为“.”、“?”、“!”,原标点保留.如:1.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穷人》)2.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穷人》)  相似文献   

6.
给文言标点,是中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也是学生高考最易失分的题。怎样帮助学先突破这个难关?我在实践中摸索出走“四步法”路的技能训练和记“四张表”的基本知识传授的方法。一、走“四步法”路学生给文言文标点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往上标点,看完了,也就标完了。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我觉得这种“一次性完成标点”的通病应给以纠正,应引导和训练学生走“四步法”的路子:即第一步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切勿动手标点。如果第一遍读完不能理解,还  相似文献   

7.
1.王老师,下午好!________,Miss Wang!2.“那是他的背包吗?”“不,它不是。”——________his backpack?——No,________.3.这个用英语怎么说?____this____English?4.你是怎样拼写“钢笔”这个词的?________you____pen?5.“他是你的弟弟吗?”“是,他是。”——____he your____?——Yes,________.6.“你的鞋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____________your shoes?——____white.7.你妈妈好吗?________your mother?8.“我的钥匙在哪儿?”“在沙发上。”——________my keys?——________the sofa.AFchoolSriendgfEnolish9.你的棒球在椅…  相似文献   

8.
标点符号小巧玲珑,我们也就常常“小”瞧了它,甚至不少同学在作文中一“,”到底。其实,它的作用可一点都不小。它不只是简单的停顿,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就是语言,就是表情,就是情感,就是动作!标点符号运用得好,往往能使文章刻画传神,让读者如临其境。看看下面这段话:爸爸:“作业做好了吗?”儿子:“做……做好了……”爸爸:“真的做好了?”儿子:“真的做好了……”爸爸:“做好了……”儿子:“是做好么!”爸爸:“还说做好了?!”儿子:“做好了!做——好——了——!”我们先想一想,如果把这些标点改成简单的“,”和“。”,看不到两人的表情,这…  相似文献   

9.
先看一道试题:选出标点错误的一项。A.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B.“啊!你也天天上班!”我把他搂在怀里说,“妈妈干啥去啦?”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D.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要选出正确的答案,首先要了族马解引号前后的标点及其位置,即弄清引号前是逗号,还是冒号,引号内的句末标点位置应该在引号内还是引号外。我们知道,引号除特殊用法外,主要功能是表引用。具体处理引文内外的标点及位置,须遵循三个原则:一、如果引用部分是完整的句子,且是“独立运用”,引文…  相似文献   

10.
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举办了一次“青年宴会”,他要求到会的人各写一篇自传。一位满脸沮丧的青年人交给他一份只有三个标点的自传:“——!。”青年人解释说:“一阵横冲直撞(破折号),落了个伤心自叹(感叹号),到头来只有完蛋(句号)。”巴尔肯立即加上了三个标点:“、……?”巴尔肯热情地鼓励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道:“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顿号),道路漫长,前途远大(省略号),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问号)?”是啊!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挫折。工作的失败,也许会使你明净的双眸染上几多烟尘;学业上的失意,也许会使你的头无奈地低下;人…  相似文献   

11.
鲁迅《故乡》中的“我”见到中年闰土时,作者写了这样两行:我这时很兴奋,怛不如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呵!闰土哥,——你来了?……”“我”只说了七个字却用了引号、叹号、逗号、破折号、问号、省略号六种际点符号。标点符号和文字一样.都是记录语言的一种手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标点  相似文献   

12.
阿Q新传     
此文结句何以成为出彩点?全文在标题“新”字的导引下,写了阿Q的“最新表现”——阿Q的外貌有变,但本性未变!  相似文献   

13.
3个标点的自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一个神情沮丧的青年,写了篇只有3个标点符号的自传:“——!。”意思是: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巴尔肯在这篇自传下也添了3个标点符号:“、……?”,他用鼓励的口吻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  相似文献   

14.
试论标点符号修辞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标点符号只是‘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哪会有什么修辞艺术?”真是这样吗?事实会给予否定的回答。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上海大江书铺1932年8月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新1版)的《辞的音调》中提出了“修辞上的标点”的观点,以《荀子·劝学》《彷徨·长明灯》《四三集·儿童节》里的一段话,来说明“修辞上的标点”具有“调和音节”,“刻划有关人物的语调神情”,“表现和显示人物的腔调情态”,“呈现出修辞的音趣,以引起读者如闻其声的艺术联想”的修辞艺术,开创了标点符号修辞艺术研究的先河。为什么要提…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低,高考中课外文言题得零分,不会断句,不会正确使用标点,不能正确地翻译,并非少数.究其原因,固然文言文本身就复杂难学,有的专家都认为,要想断句.正确使用标点和翻译,谈何容易!但另一方面,也确实由于教不得法、学不得法所致.但这绝不是“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的过错.我们主张教不能架空,学不能落空,这是由文言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并非故作深奥.文言文之所以难,就难在语言关不易通过,学习文言文,不突破语言关,其他要求就是空谈.而突破语言关,若不在字字句句落实上下功夫,岂不是舍本求末?至于用什么方法,自可不拘一格,传统的“范读——串讲——总结”也好,改革的“预习——试解——研讨”也好,无论何种,都不可以越过语言这一障碍而求其他,这已是许多教师深有体会的.  相似文献   

16.
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了编辑部 ,好久没有消息 .雨果便写了封信去问 ,信是这样写的 :“ ?———雨果”编辑部的回信来了 ,写的是 :“ !———编辑部”不久 ,《悲惨世界》这本名著便问世了 .会说话的标点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一笑     
成绩单的妙用“你的成绩单在哪里?”父亲兴致勃勃地询问刚从学校回来的孩子。“我把它借给皮特了,让他吓唬一下自己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场景:《传奇》人物:30级男战士、道士MM我从土城狂奔去祖玛练级,刚下祖玛二就见一MM迎面跑来大叫:“有老鼠!”于是我热血沸腾,艰难地将小老鼠搞定。转身却发现MM打扮不赖,正在疑问中,MM问道:“去哪?”“下7。”“带我去。”“OK!”“走吧!”“MM,问一下,你怎么会怕老鼠?”“从小就怕。”“?!”“我是说现实中的!”“噢,不用怕,有我保护你,只管放心!”“那我就放心了,等一下。”MM转身抛出五张符来———狗狗?三级!原来《传奇》中的老鼠还有这等妙用啊!我怎么就没想到怕老鼠是MM的本性呢?2.姓名风波场景:《决战》人物:笔者、一武士一…  相似文献   

19.
沙漠之树     
小编提示: 自卑的孩子.请到这来——当你知道.央视名嘴白岩松也“曾经自卑”过;当你通过一块石头的经历.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当你从一个老教师那里学会了“成功绝招”之后.你就会看到一个新的自己! 骄傲的孩子.请到这来——“骄傲使人落后”你一定知道,可你还是要瞧不上不如你的同学.那就是“眼界”出了问题。不信?这有两棵“沙漠之树”.一棵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料.一棵少人问津.结果呢?一定出乎你的意料! 自私的孩子,请到这来——你觉得植物是有感觉的吗?你的答案肯定是“不!”——因为你自私嘛!可是.这儿有两盆常春藤.它们要告诉你一个“因爱而生长”的故事……本栏主持:同时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某出版社后,过了好一段时间还不见出版,于是就给某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极短,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这两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只用两个标点符号,就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雨果先用问号,是在向编辑询问《悲惨世界》是否能出版,为何这么久还没消息。再用破折号表达期待编辑给以回答和说明缘由的心情。编辑回信中的感叹号表达了对《悲惨世界》的赞叹及肯定出版此书的态度。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