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育哲学史是由无数问题贯穿始终的教育问题史。教育哲学研究之问题意识的确立,属于教育哲学的自我解毒性活动。首先,只有通过本体论问题的追问与觉解才能实现人对教育活动历程的本源性、整体性把握,并为更高层面的理想性存在状态指示方向。其次,正是建立在对既有问题不断反思的辩证批判基础之上,教育哲学才形成了其他任何教育学科所不能代替的理论旨趣,并因此成为其存在之合法性的最有力证明。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既凸显出教育哲学研究的实践指向,同时也表明教育哲学思维方式与问题视阈的拓展与转换以及对人之生存境遇与未来发展的真切关怀。  相似文献   

2.
缺少和谐的教育是有缺憾的教育。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价值应当是和谐发展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危机,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人的危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美育的本源性价值——"和谐发展人"必须回归。无论如何,美育是当代高校教育系统中一个绕不掉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今,教育被裹挟在速度与效率的激流之中驶进了"快车道"。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远离喧嚣与浮躁,回归本源。回归本源就是要遵循教育的本质,释放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尊重生命的权利,依据科学法则科学施教。学科教学要在"起、承、转、合,方法指导,问题解决,活动探究,知识生成,知识重难点"中慢下来,让学生在"慢"中健康地成长,自由地思考,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4.
价值关涉是对大学存在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的核心问题。但是在传统的哲学论证中,无论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论的都未关注大学价值的本源性所在,它们基本上是把“有效性”作为价值论的基础,并把大学的价值建立在“兴趣”或“需要”这两个范畴之上。“兴趣”或“需要”都不是“存在”或“本体”的范畴,而应为大学存在寻找更为原初的价值基础。人的生存为我们提供了大学价值的本源性依据,大学也只有立足于人之生存,才能实现大学价值的本源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在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实践活动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其实践特性内在地规定了它在人的生存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与功能,构成人的生存方式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完成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生成;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助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从"社会需要论"向"现实的人"的转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青少年生存面临种种异化,凸现出"抽象"的生存、"碎片"的生存、"错位"的生存以及"冷漠"的生存等问题。学校教育应当回归生存本真,积极促进人的意义性、整体性、连续性及独特性发展,使人成其为"人"。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本体价值的确证——一种基于生存论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的哲学论证中,无论是认识论的还是政治论的,都未关注高等教育价值的本源性所在,它们基本上是把“有用性”作为价值论的基础,并把高等教育的价值建立在“兴趣”或“需要”的范畴之上。但“兴趣”或“需要”都不是“存在”或“本体”的范畴,应为高等教育存在寻找更为原初的价值基础。人的生存为我们追寻高等教育本体价值提供了根本性依据,高等教育也只有立足于人之生存,才能实现其价值的本源性回归。  相似文献   

8.
生存是人一切存在的合理根据,人的生存是教育的逻辑品性与立足基点。教育是一门生存的艺术,是使人"学会生存"、追寻生存意义的实践活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对人的生存意识和价值的唤醒与提升,助人"学会生存"。  相似文献   

9.
生存论哲学指导下的"人之生存"要求教育必须摆脱工具性、功利性的异化现象,摆脱社会、政治、经济的奴役,注重人的人性化、个性化以及生成性,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与生命个体的融合,使教育真正由人之生存中的"谋生"手段变为引导人"乐生"的一种方式。"人之生存"语境下的教育目标是受教育者,即教育的发生与作用都应从促进作为生存个体的人的发展这一目的出发,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的发展或者其他附加功能的实现。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其应然状态,并且不论在何种社会中都能发挥其作用———即促使个体由自然走向自觉自由,成为创造性的存在,成为健全而富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0.
在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教育哲学演进前提下,回顾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理论,应用能力、教育权理论,从人的发展权的哲学视角,阐释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最后指出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方向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展开,回归教育本源,即对人性本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人不是什么,作为卡西尔质疑西方哲学人学观的独特方式,意味着人之存在不是“形而上学”、人之本质不是“感官图式”、人之生活不是“因循守旧”。卡西尔主张把人的问题还原到人的生活世界之中,力图通过符号去领会和展开人的精神世界,认为人在劳作中不断呈现自己全新的生活。“符号宇宙”的致思理路同时启发我们,“人”所具有的历史穿透性不能停留于理性的分析,而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地基之上。讨论人的问题,需要回归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本意,人终究是历史行走中的人、社会生产中的人、实践创新中的人。  相似文献   

12.
理解个性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但怎样理解个性教育,妥善处理个性教育与集体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中深感困难的课题。个性与社会性、群体性是能够统一的,要从个性与群体性整合的角度理解个性教育,个性不是个人性、个别性,是个体独立自主性。因此,通过教育塑造人的主体意识,完善人的主体品质,增强人的主体能力,是个性教育的本质与意义。唯此,才能明晰个性教育实现的基本要求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育与“生态人”的造就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当代生态的日益恶化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失衡。人类要实现“诗意栖居”的生存理想,应当首先将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人”转变为“生态人”。“生态人”重视人地和谐,拥有可持续发展观,重视生命的过程之美。他们是实现当代人类生态生存理想的高素质人才保证。生态美育在培养“生态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树立审美理想.引导审美生活,是当代生态美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哲学以彰显个体生命意识为目标的人学转向,在掩埋大写的“人”的同时,又使哲学的阶级意识黯然失色;对日常生活世界的还原,又悄然消解了它关怀终极、安立生命的人学理想;哲学在特种语言学上的努力和对人提供的虚幻的幸福期许,又使它成为生活中一道多余的手续。那么,哲学如何向生活还原才能将人的生命本质引向人自身,又依凭什么去刚强人的生存力量并使之勇敢地担当起全部生活重负,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来说,这将成为一个性命攸关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论民间工艺的科学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手工造物活动中 ,科学意识一直与人类的生存意识相伴随。作为传统手工业生产形态的民间工艺 ,历史上有着丰厚的成果与广泛的文化覆盖面。民间工艺之所以能历经数千年而不断衍生、不断发展 ,其重要原因是 ,人类在制造各种手工艺产品时 ,融入了科学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内容与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样态,以及这个民族的社会变迁适应性和文明创新的力量性。从过度社会化问题入手,通过重视和优化社会化的教化方向和方法及其与人的现代化问题分析,有助于探讨关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现代教育运行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所理解的实践 ,从本质上来说是指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否定性统一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它不仅包括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 ,而且也包括人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活动。实践的特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这种统一随着人类实践自身的发展呈现出受动性不断消解 ,能动性不断生成的趋势 ,人类实践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摆脱实践的受动性 ,获得实践的能动性 ,从而走向自由自觉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价值关系、历史关系等多重含义,这些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生中介,实践活动的二重性决定于人存在的二重性与自然存在的二重性,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意蕴只有在这种思路中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就此而言,西方生态伦理学是失之偏颇的。  相似文献   

19.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20.
应然即“应当如此”,是以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为其合理性根据的。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类实践寻找应然的根据和各种规定性,将应然的本质归结为以人的利益和需要为最高尺度,重构世界图景,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人和世界的和解。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命题:1.应然是从实然出发的否定和超越;2.应然的最终根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应然是对必然的利用;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对实然的应然建构;5.应然实然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