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谭亮  李传昭 《软科学》2010,24(7):37-42
通过CES生产函数模型对2004~2006年的"百强"企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提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竞争力,首先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其次是扩大企业出口规模。最后分析提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将碳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引入CES生产函数,通过双层嵌套式CES函数的构建,对我国1995—2014年间的低碳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水平进行测度,证实低碳技术进步对碳减排正向效应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考察影响技术进步低碳发展的根本因素所在,以期为我国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从微观视角研究企业入驻高新区的实际效应,研究发现,(1)在控制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发现,企业入驻国家级高新区能够有效提升其自身创新绩效,且结果稳健;(2)相比省级高新区,入驻国家级高新区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3)高新区政策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企业异质性,成长期、小规模、民营的东部企业从"入驻行为"中获益最大。  相似文献   

4.
张莉  鲍晓华 《科研管理》2013,34(8):90-97
本文利用行业数据、国家数据以及贸易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外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制造业外包会受到行业特征因素、国家特征因素、以及国家间关系特征因素的影响,且更倾向于将资本密集型环节的生产外包出去;对于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整体行业外包水平虽高,但更倾向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外包;此外,在进行国别选择时会选择市场厚度较大的国家进行生产以节约搜寻成本。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着重分析了创新风险和技术类型两个影响寡头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这两个因素提出一个综合决策矩阵.该矩阵认为,当进行核心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小时,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的模式;当进行核心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大时,倾向于选择研究型合资企业的模式;当进行辅助性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大时,倾向于选择非股权的合作开发模式;当进行辅助性技术创新且风险较小时,倾向于采取技术创新外包的模式.其中,就研究型合资企业和非股权合作开发模式而言,创新成果给不同企业带来的收益大小可能并不相同,因此这两种创新模式对企业相对优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在不断的增长,通过构建包括土地资源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能够从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影响效应中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本文主要对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作为基础模型进行了度量。其计量的结果表明: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土地资源约束的情形下降了0.46%,因此在土地资源中进行约束的机制是:实行的是"开源"和"节流"最终来保证中国经济继续呈现上升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网络节点行为变量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对模型进行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模型考察我国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1)区域间知识溢出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通过模仿结构相似的竞争者的行为获取外部知识;在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在互惠网络中获取新知识。(2)在不同技术领域,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与区域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但是,吸收能力高的区域和吸收能力低的区域,都可以通过嵌入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观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高山行 《科学学研究》2010,28(4):626-634
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定义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深入比较自主创新三种模式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缺乏对它们特征差异的具体而深入的讨论。从基于知识的观点出发,在知识的三个维度上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的区别以及它们对创新来源、创新成本和创新有效性的不同影响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假设,并用270家企业的数据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创新模式有关的知识隐性、系统性、复杂性都不同;原始性创新最倾向于从企业内部获取且对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最大;集成创新有关的知识复杂性最大,且创新成本最高。最后讨论了基于知识观的研究视角和实证结果对于管理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有效保护领先技术是现代创新型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企业专利调查数据考察了研发投入、创新外包对于企业技术保护策略的影响。本研究将技术保护策略区分为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与知识产权保护三类,将研发投入分解为研发强度与研发周期,依研发组织形式区分创新一体化与创新外包,实证结果发现:(1)研发强度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维持先发及知识产权的方式来保护技术,研发周期长的企业倾向于通过知识产权尤其是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技术;(2)实现创新一体化的企业更倾向于综合采用维持先发、互补性资产组合及知识产权三种保护策略,实施创新外包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互补性资产组合的方式进行技术保护;进一步细分创新外包程度发现, 随着外包程度的增加,企业会减少对维持先发、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使用,增加对互补性资产组合保护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剑文  范莉莉  刘璐 《科研管理》2021,42(10):85-96
根据熊彼特关于"创新是‘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之新的整合’"这一经典定义,构建了创新绩效函数W_i=F_i(X_1,X_2,……X_n),其中(X_1,X_2,……X_n)为企业拥有的n个创新要素,W_i为创新绩效。本文研究(1)发现在创新绩效函数中,F_i为(X_1,X_2,……X_n)的整合方式,表示在企业各种创新要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对这些要素进行不同整合就会为企业带来不同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模式正是对创新要素进行整合的方式,因此F_i即是技术创新模式。(2)提出如何选择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的原理,即在企业(X_1,X_2,……X_n)不变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最大创新绩效W~*的技术创新模式,就是该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F~*_i。由于F~*_i具体关系式不易清晰界定,故本文将F~*_i的求解过程视为一个黑箱,对其进行了整体拟合。(3)根据最优创新模式选择原理,在建立并评价X、Y、Z、W、F_i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模型。(4)收集川酒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川酒企业最优技术创新模式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产业互动和根植性的天津航空产业集群培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促进产业互动和根植性的角度,对天津航空产业如何培育产业集群进行了分阶段的发展思路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动态有效的创新获利策略将有助于创新价值占有和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获利的主要因素包括独占性机制、互补性资产、网络外部性及主导设计、动态能力和相关公共政策.上述因素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生产、规模化以及专业化4个阶段起到不同的作用,创新企业应该根据产业所处生命周期动态选择创新获利策略.制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不仅要考虑自主创新能力,也要考虑创新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13.
休闲产业发展初步探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许峰 《中国软科学》2001,(6):112-115
本文通过明昕休闲与旅游的关系,着重探讨了休闲的概念与内涵,并从时空的角度追溯了休闲活动的演化进程,分析了休闲产业的部门构成和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休闲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4.
以制造行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在行业特征的基础上识别管理胜任力,通过德尔菲方法对这些指标及定义进行修正和完善,从而提出28个胜任特征(其中评定出8个核心胜任特征),并采用非结构化的Q分类技术将其划分为5个类别。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3-2008年中国制造业30个分行业的数据,从总量与增量两个层面,整合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及公共权力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产业集聚模式发展效应及其形成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产业集群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成长有显著影响且大多为政策驱动型集聚,同时市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资的进入以及规模经济是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地方保护权力制度、技术与知识的外溢则对产业集聚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产业关联理论,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计算出上述三个产业的带动度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此比较分析它们及相关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战略性地选择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及行业,同时提出它们各自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准入自然垄断产业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给我国的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收益和风险。因此,应当全面考量和正确评估民营企业准入行为给我国产业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带来的收益和风险。在改革途径与路径选择上应强化产业安全责任与社会责任,以防范风险,达到自然垄断产业民营化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德阳市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群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金 《软科学》2005,19(5):75-77
对产业集群概念、特征及竞争优势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德阳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快德阳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集群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与产业组织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及其成因、煤炭产业组织的目标模式进行了分析,从建立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健全进入管制规则、降低退出壁垒,企业组织结构变革,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利于创新的外部环境可以促进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从而提高产业绩效。文章基于外部环境的角度,从产业以外的五个关键因素:政府政策、金融系统的支持、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支出、外资投入强度入手,建立产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两阶段DEA分析法,构建了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根据2009—2010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分析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产出以及经济转化效率值,并对效率值进行评价,以此制定提高创新效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