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春雯 《江苏教育》2013,(12):68-69
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魏书生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课堂应该是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课堂。这就要求教材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产生碰撞。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材成为与学生发生相互作用的有生命意义的栽体,才能使德育知识成为学生生命成长所需要的维生素。  相似文献   

3.
微笑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美丽彩桥,微笑是激励性评价的金钥匙。每天以微笑迎接学生,不摆架子,更不训斥学生,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家所说:“照亮学校的不是升学率,而是圣洁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博大的爱。”是啊,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张亚荣 《班主任》2000,(1):15-16
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我在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始终重视德育工作,坚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希望与那些有高尚品质的人接触,希望自己进入一个美好的心灵世界。而学生的可塑性又是最强的。每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我们应该让学生原本美丽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美好。首先,培养学生要有健康的情绪。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难发现他们会因为一些小事而烦  相似文献   

6.
评语就像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感知生命季节中的一丝精彩和变迁;像一只别针,让心灵的羽翼在蓬乱时得到贴心的梳理;更像一缕阳光,让学生心灵的草原生机勃勃,永远绿意盎然。教师应该善做学生心灵世界的调琴师,用评语呵护学生心灵,调拨学生心中的琴弦,让其在自由、舒畅中发出美妙的韵律。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的起点和最终的归宿在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数学课堂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发掘学生的体验世界,打开学生的知识世界,在教学中做到"以学为本".  相似文献   

8.
一、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应该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对话情境”。《你—定会听见的》这篇文章是源于生活,流自肺腑的。它以人们司空见惯,而又难以觉察的声音为题材,描绘了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提醒人们去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去体验、思考、感悟。学会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五彩缤纷,树立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魏书生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0.
记得-位教育家说过:一位教师,每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张学生的脸,而应当是学生的心灵,应但看到他心灵的组合方式,看到她心灵变化过程及变化的原因。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作为肩负跨世纪人才的合格的班主任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使自已不是站在学生心灵世界的外面观望,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写作的过程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作应该是绽放在学生自己心灵的智慧花朵,是学生诗意心灵话语的自由表白,是欢笑、叹息、忧伤合奏的交响曲,是学生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无比宽阔的心灵空间,是学生创新花朵怒放的美好田园,是学生想象之鸟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是学生与生活、本、大师、自己的心灵真诚和平等对话的自由平台……  相似文献   

12.
金薇 《现代语文》2006,(10):13-14
语课标标准中多处指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和享受审美乐趣。而在相应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如果教师没有爱,也就没有了教育。我们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牢骚,叹息,愤慨,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如果真能这样,那我们将感觉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  相似文献   

14.
许泽平 《江西教育》2007,(10):29-29
做一个好班主任,不仅能使学生一辈子幸福,也能使自己一辈子幸福。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带着这样一个想法,办校七年来,我们始终把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重头戏来抓。  相似文献   

15.
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语文教学有义务也有能力使学生获得这种力量,语文课应该是美的。  相似文献   

16.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过:“人心犹如镜子,如果镜子脏了,它照出的一切都是脏的,一旦破碎,就完全失去觉照的功能。我们应该精心保护心灵的镜子,不使它破损,时时擦拭心灵的镜子不使它蒙尘。只有这样,它才会如实映照出世界原有的美好。”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对自己心灵的镜子精心呵护时时擦拭,因为,我们不仅要“如实映照出世界原有  相似文献   

17.
让爱作主     
王飙 《教书育人》2004,(6):14-14
学生的考试成绩无疑是有高有低,但教师对学生的爱却应该像阳光一样照彻每一个人的心灵;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应该说是各有各的不同特点,但教师的爱应该像春风吹遍大地一样不在任何一个心灵里留下遗憾……  相似文献   

18.
林振树 《考试周刊》2012,(65):27-28
作者认为语文味包括表达、艺术、沟通、体验、熏陶之五味,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之美、艺术之美,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获得双重建构之美;引导学生形象地认识世界,体验人类丰富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艺术地表达。  相似文献   

19.
曾扬明 《青年教师》2006,(12):31-32
“文章应该是学生读懂的,而不是老师讲懂的”(支玉恒)。在执教《匆匆》一课时,他抓住“用心灵诵读、用心灵倾听、用心灵倾诉”这条主线,尽情地展示朗读的功能,让学生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达到了阅读中的一种美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的本源是心灵的唤醒与启悟,语文教学的对象只能是学生的心灵。课标提倡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元的心灵交流与互动;教师从事的本来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的伟大而艰巨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心灵对话”的教育理念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