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重视,才能飞起来──总编辑抓新闻摄影工作管见张炳生作为报纸决策人的“老总”,怎样使“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思想真正落实到版面上,这是一个紧迫的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根本在于“老总”对新闻摄影工作和摄影记者队伍重视起来。这里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  相似文献   

2.
当今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已越来越重视图片新闻,从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极力满足读者的视觉需求。于是,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报社专业摄影记者的图片供稿量早已无法满足版面需求。那么大多数文字记者如能掌握摄影技术.在新闻采访中将会如虎添翼。既会文字,又会摄影——同行们把这种会“两栖作战”的记者戏称作“双枪手”。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自从1990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首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发出"两翼齐飞、图文并重"的号召以来,中国的新闻摄影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新闻图片在报纸上的地位迅速提升。一批批新闻摄影新人辈出,一幅幅摄影佳作迭出。事实说明:只有报社的老总们真正重视图片的运用,图文才能并重;报社能否获取丰富的优质新闻图片资源,就看报纸上怎样用图。  相似文献   

4.
新闻图片过去在报纸上一直处于配角地位。随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观念的逐步确立,新闻摄影开始摆脱了只是作为“美化版面”的从属地位,成为新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一张报纸看半天” 已成为历史,加上电视新闻的普及和挑战,报  相似文献   

5.
大量应用新闻图片是当今世界报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日益引起国内报业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199o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蒋齐生等老一辈新闻摄影者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思路后.不足IO年来,我国报业对新闻图片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新闻图片昔日那种在版面上起“点缀”、“装饰”作用的状况也大为改观。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襄樊日报、宝鸡日报等一批报社从加强新闻摄影队伍的根子问题着手,大力鼓励摄影记者在经济新闻、重要新问投宿中“唱节角”、“批大梁”,体“图文并重、两翼齐…  相似文献   

6.
摄影记者的素质与创新杨尚聘分析目前地方报纸新闻摄影队伍现状,别处我不敢说,本报便有教训可以总结。过去我们选摄影记者大致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从摄影爱好者中挑选,文字水平要求不高;二是从不大适合搞文字工作的编采人员中选拔。被选的同志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7.
当"图文并重"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许多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近几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有的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数量多、版面大,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没有重视其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而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地方小报(指县市级四开报)由于受地域的限制,摄影队伍往往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人手少、力量弱、素质低。从目前全国已办成的500多家县市报的情况来看,配备2名摄影记者的报社不足1/3,大多数报社仅有1名摄影记者,这些摄影记者除了应付本报所需的图片外,能够为上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新闻图片在工人报上亮起来?除了报社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改善摄影报道工作条件,给图片新闻提供版面外,更重要的是摄影记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图片的新闻价值,加大其含金量和表现力。从目前工人报刊登的新闻摄影图片质量看,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新闻性  相似文献   

10.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报纸对新闻图片的使用,早已由"被动"转"主动",由"次要"到"并重",图片已成为版面上大放光彩的"新闻之花"。但是,要真正搞好新闻摄影工作,使新闻摄影事业有更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仅仅是"重视对新闻图片的使用"是不够的,报纸总编辑应对新闻摄影事业做到"四重"。  相似文献   

11.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现在对绝大多数报纸而言,已不再是总编辑的认识问题,不再是舍不舍得拿版面的问题,而往往是摄影记者队伍自身的问题。从一些报纸的实际情况看,“并重”并没有“齐飞”,“两翼失衡”的问题仍然明显存在,原因在哪里?一是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的人员配备上,明显偏紧偏少。二是一些经济条件差的报社,摄影记者的“武器”落后,装备不精良。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摄影记者的主观努力不够,拿不出反映政冶、经济、生活等方面形象生动高质量的新闻图片来。他们基本上停留在原来的状态,拍摄会议图片多,领导人活动图片多,唱“四季歌”的图片多,而  相似文献   

12.
当“图文并重”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许多报纸,尤其是都市类报纸,近几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有的把有分量的新闻图片放在一版的显要位置,有的甚至做成封面式的头版。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将“图文并重”简单地理解为各版都有图片,定期出摄影专版,盲目追求数量多、版面大,而没有重视其内容是否具有新闻性和信息量,没有重视其独立报道新闻、传递信息的作用。而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正不断提高素质,增强文字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摄影素质和文字写作能力,是数码时代对摄影记者的基本要求。目前,新闻摄影在完成了版面上"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革命后,急切呼唤"图文并重"的摄影记者。相机数字化提高了其普及率,不少文字记者拿起了相机。摄影记者只满足于简单地"咔嚓",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一方面,受众对新闻图片有图文并茂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媒体要求摄影记者在单兵作战时要成为多面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各报新闻摄影报道取得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是一些报社摄影记者青黄不接,忽略摄影的专业性;二是在分配制度上歧视摄影记者;三是报社各部门协同作战功能不能发挥,在报纸版面运用新闻照片以及怎样保护摄影记者的积极性方面时常撞车;四是一些报社没有专职图片编辑,在选择照片时缺乏优秀的裁判员。因此,要使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再上新台阶,使报纸更具竞争力,必须在  相似文献   

15.
报纸总编辑重视和参与新闻摄影,是近年来中国新闻摄影的新态势。如何因势利导,进一步开发地、市、县报总编辑新闻摄影的内在潜力,推动新闻摄影向高层次发展,是当前新闻界面临的一个值得重视和认真探讨的课题。 应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地市县报的“老总”至今仍在口头上讲图文并重,但在实践中习惯于往文字报道上用劲,心安理得地当文字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摄影界,策划并不是个新名词,但它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的更新,在推动新闻摄影发展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报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新闻摄影策划,如何重新认识和定位,确定它的发展趋势、方向和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以前新闻摄影是文字报道的配角,摄影记者抱怨有好图片也上不了显要位置。而现在一些版面编辑、总编辑常感到:缺乏好的照片。供需矛盾的转换,一方面说明版面编辑、老总对新闻图片的重视程度、鉴评能力在不断提高,另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有别于艺术摄影,题材手法有无创新,读者感受最真切。温州日报自2006年元月开始,盘活创新机制,实行摄影记者轮流下乡制度,沉入基层抓本土鲜活新闻,效果颇为明显。3年来,读者反映,充满乡土气息的好照片令人眼前一亮,让版面活起来。读图时代:摄影记者角色边缘化在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注意点。因此办报理念要从"图文并茂"转到"图文并重"上来,同时在工作中强化"图文交错意识",摄影记者要有文字意识,文字记者要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改革,一向似乎只是摄影记者们自己的事,这种情况现在有了突破。2月27日,首都30家报社的部分总编辑、版面主编和摄影记者共70多人,首次坐到一起,共同商讨新闻摄影和版面改革的良策。一会上,新闻摄影界人士提出,随着电视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读报时间的减少,读者越来越喜爱清晰而明了的图片报道,因此,新闻摄影在报业  相似文献   

19.
从1990年银川第一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以来,报纸传媒认真贯彻落实会议提出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加强摄影记者队伍建设,更新摄影记者的武器,加大图片新闻的分量,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使图片新闻在报纸版面上当“配角”,起“点缀”作用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襄樊日报、陕西日报等一大批报纸一改过去重大题材只能用文字报道的陈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图片新闻反映重大主题,不少摄影记者更是冲破图片新闻不能进行深度报道,难以驾驭经济报道的束缚.开拓进取,成功地进行了用图片新闻报道重大主题、深度报道、经…  相似文献   

20.
郑锋 《中国地市报人》2012,(12):101-102
新闻摄影由于它的直观性,在新闻传播中更加具有公信力。读者对平面媒体的视觉诉求越来越高,不仅诉诸于理性,更加诉诸于感性。因此,体现摄影记者具有的创新意识,在版面中具有更加独特的价值。广东《湛江晚报》扩版开始,除了日常新闻摄影报道外,加大图片专版力度,打造晚报摄影专版这一品牌,从而突出专题摄影在版面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