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媒教育亟需纳入教育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燕平 《江西教育》2001,(6):24-24,23
传媒文化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源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视 、广播、报刊、互联网等传媒,高速度、大容量地传播社会的新动态、新知识、新信息,引 导和提供生活和娱乐的新的内容方式,同时对社会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发生潜在影响。生活 在信息社会的青少年,同样在经常不断地与传媒发生接触,由他们好奇求新、求知欲强但自 我把握能力较弱的年龄特点所决定,他们更容易被传媒文化所影响和左右。据教育科研部门对几个城市的青少年学生调查,学生除上课外最常参加的活动排前三位…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网络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一方面为他们获取知识与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同时也在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已经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也快速融入到了网络世界。互联网让学生扩大了视野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部分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一、网络负面因素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影响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互联网给农村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但另一方面,一些带有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凶杀等倾向的不良信息也夹杂其中。许多自制力较弱的农村中学生出于好奇,在网上游览一些不良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众传媒进入人们的生活,对青少年的影响愈发明显,也极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对青少年开展大众传媒素养教育愈发显得迫切,但是,面对大众传媒不良信息的挑战,我国传媒素养教育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提出学校开展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策略,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传媒教育实施途径和以社会组织为背景的传媒教育平台,并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加强我国大众传媒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5.
论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媒是传播者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播对象中唤起传播者预期的意念,并试图在各方面影响传播对象的一个过程。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加快了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正象太阳既有阳光,又有阴影一样,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消极问题,通过大众媒体所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及对社会阴暗面的过分渲露等等,正日益吞噬着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灵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得一部分青少年走上了违…  相似文献   

6.
传媒无所不在地融入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人能摆脱其影响,青少年尤其如此。一方面,他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时代,传媒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早在3年前,中国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就达到了94.8%;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今年预计超过1.6亿,其中青少年占据很大比例,约有13%的青少年网民,每周上网时间超过38小时。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价值观念尚在形成之中,更容易被大众传媒所表达、倡导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道德理念所引导和教化,也更容易遭受不良信息与观念的误导和侵害。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新环境中逐步成为主流群体之一,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当前社会急需了解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研究社交媒体对青少年使用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为主题,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为如何避免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自身成长、社会前进、知识创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大众传媒空前发达,对人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刻。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对时代变革最敏感的社会群体,现代大众传媒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影响尤为普遍深入。在大众传媒时代,青少年学生几乎成长在一个被信息传媒所包围的环境中,迅速发展的现代传媒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嬗变产生着"双刃"效应,给加强当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由于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成长于这种环境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和自觉,不仅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对他人的生命有种漠然态度。不少学生,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生活得很痛苦,很自卑,很委屈,很失望,很恐惧,很孤独,很无助,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或一种被人抛弃的绝望感觉之中,这样的孩子的生命质量就很差。不幸而可怕的是,我们的一些家长甚至教师常常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出于好心”,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学生推入那种痛苦…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由于其广泛的传播面、强大的互动性、灵活多变的传播方式等特点,正在成为学习、娱乐、生活、交流的重要工具,其社会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民主自由度日益增大,现代传媒迅速发展,观念和价值冲突不断加剧,时刻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制造和传播舆论。网络传媒不仅加速了舆论的制造和传播,而且不断扩充形成传媒舆情,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极大影响。面对大量带有影响力、倾向性的热点焦点问题,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如何应对、怎样分析、有何策略,无疑,张文燕老师的课题研究给予了我们一些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公益广告在青少年德育中具有重要价值,应当得到重视。公益广告是以传媒方式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一个新生途径。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文化环境,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认识、伦理规范等的选择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一种德育途径,与学校、家庭的道德教育一起,呵护青少年的道德成长。在青少年道德教育的视域中,公益广告德育具有直觉感染,潜移默化;多方互动,激励认识;自觉导向,凝聚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早在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等八个部门就联合向社会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信息科技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的资源,通过搜索引擎学生可以查找到和自己学业相关的资料。但是目前因特网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纷繁杂乱、良莠不齐,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国家的政府、网络公司和公众纷纷采取措施清除因特网上的不良信息,保护青少年的身  相似文献   

14.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遭受不良信息的侵害。本文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因素,探讨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安全性,并就互联网信息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学生。自媒体以其能够满足人们的自我展示、传播介质的多样性、传播内容的碎片化和随意性、传播手段的去中心性等特点,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自媒体的出现使青少年学生出现了不信任社会、价值认知偏差、道德认同度偏低和人际信任危机等价值观上的一系列问题,亟待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沈伟 《湖南教育》2002,(15):14-15
一、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在长沙市的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中进行,调查区域限长沙市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地域。二、青少年课余基本情况1.青少年日常生活状况及分析当前信息传播方式纷繁复杂,各种传播媒体和媒介充斥我们的生活,各类信息通过社会实体及媒体在社会上广泛传递。本次调查列举了主要传媒在青少年中的影响重要性,并按顺序排列。表1:传媒影响重要性排序(数据说明:18.3%指被调查者中有18.3%的人认为电视广播最重要,下同。)表2:娱乐途径重要性排序表1、表2提供的信息表明,由于电视广播属…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从社会学的功能论角度来分析“超女”现象对青少年的正功能和负功能。它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1.加速了青年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化中的青年一方面学习、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也要介入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关系系统,对已有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念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超级女声”因具有公众性、形象性、开放性等特点,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非常大。青少年们正是在轻松消遣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中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和确立社会价值态度,不断获得对社会人际关系及自我同一性的认识。2.…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席卷全球的媒体革命--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宣告网络化时代即将来临.网络化不仅是信息社会在技术上的一种表征,更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存方式,它也必然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即青少年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这构成时下关于青少年成长及青少年问题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龙飞  徐昊 《考试周刊》2012,(16):107-108
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为全人类提供便利。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使得虚拟社会管理的复杂性日益突出。互联网不良信息泛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如何对互联网不良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已成为一些部门和机构热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做详细的分析,研究针对互联网不良信息的监控技术方案,使其能够高速有效地检测出网站中的不良信息,对于检出的不良信息,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屏蔽、替换,并且向管理人员提供报警信息及统计信息。  相似文献   

20.
原因之三:社会没能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范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不完全靠课堂学习,他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表达,并在生活中积累。然而,学生向社会学到了什么样的语言呢?他接触到的是什么样的表达范式呢?目前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传媒,传媒的影响是强势的,然而学生从中能感受到语言表达的魅力吗?主流媒体内容千篇一律,语言毫无创造性,干瘪乏味,没有生命力,令人生厌;充斥市场的低俗小报成天虚张声势,耸人听闻;无孔不入的广告肆无忌惮地生造词汇,糟蹋着语言表达……低俗的电视节目毒化了青少年的语言。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粗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