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怎样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中学生物教学肩负的重任之一。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学生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品质,这无疑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仅就怎样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1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它表现为在智力…  相似文献   

2.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部分,思维品质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学生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做到因材施教。思维品质的成分及其表现形式很多,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逻辑性和独创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怎样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智力,这是目前物理教学中最尖锐、最现实而又尚末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3.
思维能力是所有智能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地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差异的表现,就是他们地理思维品质的不同。地理学习中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途径很多,本文仅就如何利用典型例题,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作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例,基于课标、考试、学生的诉求和地理核心素养,探索“以生为本,思维为径”地理思维课堂的构建策略。主要策略有:挖掘思维问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构建思维模型,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着力测评练习,完善学生思维结构。通过上述策略,探寻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路径,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训练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突破口。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发散思维,主要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方面进行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6.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思维就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及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广阔性的特点。“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目标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在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就成为我们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标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理念已经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工作的“新常态”。地理教师必须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获取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互动是教学的本质,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的状态下不断思考、自我认同,以便开悟。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展开了深入探究,以期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实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地理思维与学生的地理观察、地理记忆、地理想象等密切相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夯实学生的地理表象,促进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地理知识的探究历程,培养他们的综合推理能力,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11.
贺旭东 《地理教育》2013,(Z2):18-19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其发展程度是学生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地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优化地理教学的需要,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也是学生未来发展和国家培养综合性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一、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地理空间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空间性是地理学区别于  相似文献   

12.
思维品质是在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培养和发展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教学中,我们在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主要从:一、加强“双基教学”,二、培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解题能力,三、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推理能力,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五、通过自我否定,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等方面,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3.
地理学习方法和地理思维的形成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一地理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读图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突破口是构建具体地理问题的学习和思维模式,让抽象的地理思维方式具体化,使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郑雅莉 《考试周刊》2015,(25):118-119
逆向思维是执果索因,与传统的、习惯的、正面的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地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反向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过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15.
毕士兰 《宁夏教育》2002,(11):48-49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心智技能是在解决各种课题或实践任务过程中形成的,而要解决课题或实践任务就需要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性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个人智力水平的主要指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创设发展学生思维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能力、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应把思维品质作为突破口。数学思维具有深刻性、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的特点,数学教学需要研究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而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依赖于地理思维品质的达到程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教师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8):101-102
思维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核心,思维品质是体现个体思维和智力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批判式思维品质的开发和培养是思维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试图从具体的英语学科教学出发,找到思维品质发展的突破口,提高英语学习中的批判式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衡量一个人智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思维能力的突破口.因此,物理教学大纲十分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品质质呢,笔者谈了一些浅显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依据斯滕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提出教师要重视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培养,提倡培养不同思维的多样化课堂活动,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