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迎春 《今传媒》2016,(7):30-31
全媒体读题时代的到来,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选择发生变化,节目标题的作用在竞争中日益彰显.《今日说法》作为一档法制栏目,成功地将标题与栏目的关系融入到节目制作当中,凸显了节目特色,促进节目有效传播.本文通过分析《今日说法》节目标题,总结其标题制作特色与方法,以期为电视节目标题制作提供思路,进而增强节目公信力、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3.
提高电视法制节目的质量,扩大其在受众中的影响力,须深刻认识其特性,正视存在的问题,在策划、采编和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改进和提高,以回应观众和社会对电视法制节目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何欣蕾 《声屏世界》2016,(11):22-24
为了解电视法制节目受众的收视行为,以及受众对电视法制节目的真实评价,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受众的基本情况、收看电视法制节目的行为及其态度。该问卷调查借助网络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将设计好的问卷录入后,生成网络电子问卷,在“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为电视法制节目的改进与发展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5.
唐晖 《声屏世界》2004,(9):24-25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观众欣赏品位的提高,电视法制节目,特别是地方台的电视法制节目与社会责任的要求、受众需要的期待,明显存在着差距,而且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不少地方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已风光不再,收视率开始下降。如何提升电视法制节目的品质,不让已聚集的受众流失,是电视法制节目的制作人当今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袁权 《视听》2016,(12):146-147
随着我国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如何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下立于不败之地是当前电视新闻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更好地迎合受众的需求,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就必须要强化节目的编导意识,进而促进电视专题节目影响力的提升,吸引更多的受众,提升节目的收视率。本文主要围绕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就其编导意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晖 《现代传播》2006,(1):85-88
本文是2005年中国电视精英谈话节目影响力调查报告的分析报告.本文通过在对调查数据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电视精英谈话节目的兴起、受众定位、影响力与受众期待做出了若干有见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电视法制节目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巨大的受众市场。近年来,电视法制节目的视角在向市场经济的纵深延伸,在向罪与非罪,法制与道德的结合点上的一些社会问题中延伸,特别在向民  相似文献   

9.
李阳 《军事记者》2005,(11):44-45
目前的电视法制节目成为电视观众竞争的又一重头戏,法制栏目、法制频道成为从中央台到各省市台竞相攻占的又一块阵地。但由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而在相关节目中产生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法律意识的弱化成为电视法制节目发展的一个瓶颈。本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为电视法制节目开拓出更宽的发展道路提出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王建怀 《视听界》2008,(2):99-100
1.确保法制报道的真实性,给受众提供可靠可信的信息。 法制报道事实准确无误,才有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事实有讹,夸大或隐匿,非但会影响媒体和节目的可信度,还会惹火烧身,成为被告,“纸馅包子”、“毒香蕉”报道就是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如今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中央台、各省市级电视台都在努力地寻求新的生存、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电视节目亟需富有创新能力的策划者来推动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满足受众不断提高的心理期待。法制节目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电视节目类型,它在电视传播中发挥着重  相似文献   

12.
杨慧 《声屏世界》2011,(11):47-48
电视法制节目一直以天然的内容优势在电视媒体中保有相当的竞争力。CSM数据显示,法制节目播出量占专题节目的10.3%。收视率比重却占专题类节目收视率的19%。另据统计。央视舆论监督栏目《新闻调查》一个年度涉及法律题材内容的节目大约占到了总选题的70%以上。也就是说,今天的法制节目已经不再是一个行业内部的竞争,而是整个媒介平台上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诞生的标志是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法律与道德》栏目的开播,经过20多年的发展,法制节目已经成为中国极具社会影响力和独特价值的电视节目类型。据国家广电总局统计,目前全国开办法制节目的卫星频道有33个,各地的电视法制栏目有六七十个,法制类电视节目以专题类节目10%的播出量占据了19%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4.
金钰 《记者摇篮》2014,(9):26-27
电视专题节目,作为现阶段电视受众收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历经了节目探索式播出、井喷式扩展、同质化不良竞争、节目受众萎缩与市场逐步细化等诸多发展阶段。虽然目前的电视专题节目播出量正在逐年下滑,但其收视比重却相对稳定并略有提升。依然是受众较为关注的节目类型。专题类节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过程,要求其节目在创作技巧与手法上不断提升,以保证专题  相似文献   

15.
王剑 《声屏世界》2011,(10):62-62
打造精品节目,丰富产品体系 任何形态的媒体竞争,都无法逃避“内容为王”的铁律。网络电视台在挖掘目标受众与电视受众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可以重点打造几款精品节目,以点带面,用精品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提升网络电视台的知名度.进而引导广大社会人群关注并认同其他领域的服务。在不断推出精品节目的过程中逐步实现节目产品线的丰富和完善.形成面向社会各阶层受众的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县级电视台是一个县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享有高度的权威性.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在当前传媒发展多元化、分众化,受众选择多样化的格局中,县级电视台所办节目并不能牢牢吸引本县电视观众的目光,甚至,经常不看本地电视台节目的人也为数不少.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能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笔者站在电视受众的角度上,以逆反心理为思考角度,分析当前我国县级电视工作的方方面面,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汪怡潇 《今传媒》2012,(9):90-91
中国电视从过去宣教时代的严肃刻板渐渐步入了今天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娱乐时代。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崭露头角之时,电视媒体过去的龙头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开始放下身段,重新审视自我,从而开展了一场争夺受众的拉锯战。不管是中央电视还是各省市级电视台都绞尽脑汁,推出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其中真人秀最为瞩目。但形式维新的同时,还要要求内容为王,目前各个真人秀节目水平也参差不齐,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为主,借以探讨怎样利用真人秀深深地抓住受众,并在获得受众的同时建立一定的媒介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级电视台制作了大批优秀的旅游节目,也涌现出很多个性鲜明的节目主持人,究竟该如何为电视旅游节目主持人定位,怎样提升旅游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意识、受众意识、文化意识以及突破自己的主持风格呢?我将着眼当前的文化发展层面,多维度探测不同类型旅游节目主持人的竞争意识和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从过去宣教时代的严肃刻板渐渐步入了今天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娱乐时代。尤其是在网络新媒体崭露头角之时,电视媒体过去的龙头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开始放下身段,重新审视自我,从而开展了一场争夺受众的拉锯战。不管是中央电视还是各省市级电视台都绞尽脑汁,推出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其中真人秀最为瞩目。但形式维新的同时,还要要求内容为王,目前各个真人秀节目水平也参差不齐,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为主,借以探讨怎样利用真人秀深深地抓住受众,并在获得受众的同时建立一定的媒介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受众研究对电视的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电视传媒日益激烈竞争的趋势,加强受众研究工作,已成为关系电视台生存发展、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电视节目的成败,不仅仅决定于电视人素质水准的高低、电视手法的优劣,还必须依据受众研究的成果,立足于受众需求定向定位构塑收视平台。只有关注受众心声、追踪受众脚步、透视受众心理、扣准受众脉搏、品析受众喜好、鉴识受众口味、探知不同受众对电视的不同需求期望值,才能精心打造出受众喜爱的节目,促使收视率不断提高,是电视媒体赢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治本立台之着。一、受众研究影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定位节目制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