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导读     
<正>新时代我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拓展高等学校评估参与主体,使之更加多元化,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需要。本期“决策参考”中,有学者运用政策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了新时代高等学校评估参与者、受益者、受评者、判断者、使用者、治理者多元的意涵,并提出相应的路径创新策略;还有论者从组织变革理论的视角,阐明师范类专业持续改进的内在机制,探索增进持续改进效果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出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基本理念成为高校师范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项目式学习体现了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理念走向实践的有效途径。“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学改革,主要在四个方面做了实践探索:根据毕业要求,确定课程目标;设计项目,整合教学内容;创建条件,保障项目实施;实施表现性评价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3.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对人才培养效果有一系列规范化要求,认证理念的践行成为当前育人的重要举措.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与英语课堂深度融合,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对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进行优化设计,提供较为合理、系统的教学设计方法,探索师范认证理念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公共课为师范生进入教育事业提供基础知识、方法、态度和价值观,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课程设置。从师范类专业认证过程中看,教育学公共课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学生中心游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产出导向偏离、在评价反馈上存在改进机制不足等现实困境。从OBE教育理念出发,解决上述问题亟须从理念上聚焦以生为本、施教中统筹资源优势、评价上构建测评体系,通过集“理念—施教—评价”三位一体的路向改革探索,以期推动专业认证理念内化于教师本体,外显于教师教学行为范式,从而提质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2017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确立了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明确颁布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认证体系,强调统一认证体系,实行三级监测认证,确定认证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开启全国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实施的教育局面。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于2017年10月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本次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毕业要求是专业向师范生做出的学习发展承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结合专业认证的前期准备工作,对《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原文中的七个关键词进行浅析,为后续专业毕业要求的制定以及指标的准确分解奠定理论基础,使专业认证工作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24日—2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的"专科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总结研讨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晓静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负责同志、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评估专家和参与试点的各高校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认证试点情况,研讨认证标准适用性和科学性等问题,并对专业认证的下一步工作进行讨论,以全面、高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此次大会一共邀请了4个单位发言。我校校长陈峰教授首先做了题为《服务需求持续发展建设严谨治学桃李芬芳的新福幼》的报告,从坚守师范本色,以专业认证为引擎激发内在动力;聚焦认证主线,以产出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紧抓认证主线,以改进为目的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坚持问题导向,以卓越为追求做优做强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尚待改进的建议这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交流发言得到与会代表的充分  相似文献   

8.
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实施背景下,作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要依托的研习类课程建设成为考察的重点。教育研习是教师职前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研习类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架设理论与实践沟通桥梁,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兼顾师范性与学术性素养生成,助力师范生专业化发展;对标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提升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研习类课程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建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更新研习类课程建设理念;以课程产出为导向,科学研制研习类课程方案;以评价改革为动力,持续提升研习类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地方应用型师范院校全面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是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以淮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为例,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构筑实践教学模式、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践行师范类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大学教育学者通过具身参与偏远薄弱学校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且极具潜力的教育帮扶力量。基于组织赋能理论,采取最佳实践法剖析武汉市五个大学教育学者团队参与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项目案例,发现学者参与在思维训练、协作探究、信念驱动、组织变革、制度建设、优势挖掘、文化凝练和资源链接八个方面有着特殊贡献,而以反映性实践激活学校主体性能量、以系统思维推动学校整体变革和以行动研究支撑学校合理改进构成学者成功行动的深层逻辑。大学教育学者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若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进一步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构学校整体变革框架,并建立多方联动的机制助力教育持续变革。  相似文献   

11.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数学教育专业为例,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认证理念,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依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学校办学定位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优化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促进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创建科学的"达成度评价与反馈体系"对学生毕业要求能力培养环节的持续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天津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通过改进现有的达成度评价方法,完善反馈与持续改进机制,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提出了"五评价,三反馈,四改进"的具有反馈机制的闭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法。以本专业2016届与2017届学生为例,计算毕业要求综合达成度情况,结果体现了专业持续改进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应该关注专业认证理念“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产出导向”是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追求质量卓越的必然要求。师范生对师范专业认可度的持续改进是提高培养质量不能忽视的工作环节,以“产出导向”进行“督教”更应着重“导学”,关注师范生在高校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环节的督导工作应该引起重视。调研用人单位对师范实习生的满意度是教学督导工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师范类专业认证与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教师资格考试、专业建设等有较大区别,但部分行动者对此还不能准确辨析。通过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以往制度对师范类专业认证行动者的影响,总结目前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存在的四种认识误区,提出行动者对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解应进行从宏观到中观、从管理到治理、从输入到产出、从预设到生成的逻辑转向,以减少师范类专业认证运行中的历史惯性和路径依赖,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师范类专业认证已在全国师范院校蓬勃开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已取得重要成就,却鲜见关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现状的研究。本研究围绕高师院校师范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践困囿,对全国12所高师院校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师院校师范生“践行师德”素养发展有待提升;“学会教学”素养发展不平衡;“学会育人”素养发展不足;“学会发展”素养水平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强化师范生思想引领、健全“全过程”保障体制、完善“全员”协同育人机制、树立“全方位”发展意识等方面提出纾解之策,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全力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黄元国  刘晗 《教师》2022,(6):96-98
师范专业认证正推动着我国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变革,基于师范专业认证背景的师范类人才培养更应关注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融合,突出"实践取向".文章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从内涵拓展、条件优化、实践强化等方面协同推进师范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优化,以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为试点进行实践探索,并从教信念的培养与认同、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面临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自主学习能力差、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够等问题。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与标准,本研究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提出如下改革:本着“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宗旨,紧密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构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实践带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工程教育认证的情况,介绍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立了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践创新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为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在发展主体、发展内容和发展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变化,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组织的现实状况已凸显出与教师专业性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进行变革。从学理层面分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组织的理想样态是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从"成事"到"成人"的运行机制和合作型的组织文化。"学术管理"机制提供了一种基于"专业取向"的学校组织变革理论思路。辽宁省实验学校引入学术管理机制,分三个阶段进行了学校组织变革的路径探索。学校通过增设学术型组织,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给教师领袖增权赋能,实现了校本教研的顶层设计和集团化办学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新工科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文章以淮南师范学院单片机课程课堂改革为例,对如何提升应用型课程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践行。通过分析单片机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文章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介绍了本课程创新举措;在实践中建设了服务于本课程教学的MOOC资源、校本教材、单片机开发板、自研案例与校企项目,构建具有持续改进机制的“线上+线下、MOOC+翻转、案例+项目”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