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春与雨水     
晓颂 《家庭教育》2002,(2):26-26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是一年中春季的开始。每年的2月4日或5日,即为立春。立春以后,东风解冻,气温逐渐回升,华东、华南地区开始春耕前的准备工作,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仍银装素裹。立春这一天,民间有吃春饼、春卷的习俗,而立春一般都在春节前后,所以春饼和春卷是过年必备的  相似文献   

2.
薄饼     
薄饼梁实秋古人有“春盘”之说。《通俗编。四时宝鉴》:“立春日,唐人作春饼生菜,号香盘。”春盘即后来所谓春饼。春天吃饼,好像各地至今仍有此种习俗。我听谈的薄饼,专指北平的吃法,且不限于岁首。薄饼需热水和面,开水更好,烙出来才能软。两张饼为一盒。两块面团...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2,(3):140-141
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立春这天,人们有种特殊的吃食——春饼,并把吃春饼叫作“咬春”。随着时间流逝.春饼的内馅和外皮都发生了些变化,渐渐演化出春卷这么一种油炸的形态。  相似文献   

4.
健康留言板     
正本月提醒阳气升发,芽菜春饼佩香囊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起始,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开始进入到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的春季。初春时节,阳气初升,万物随阳而生,但力有不足。中国民间有立春吃春饼、春卷的习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芽苗类的食物最具有升发之性,立春之后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阳气勃发、生机旺盛,加强升发的力量,爸爸妈妈可适当选择一些芽苗类的蔬菜给宝宝吃,如豆芽、香椿芽、荠菜、春笋等,促进阳气升发。此外,古人还有"造五辛盘、以五香沐浴"的习俗,我们  相似文献   

5.
春从口入     
“立春”是一个季节的序幕.刚掀开一角,春就像幽灵一般,携带着色彩、气味、能量、节奏、智慧与感情,四处游荡,无远弗至,无孔不入,无适也,无莫也。与此同时,天地万物,也不失时机开启互动程序,知春、感春、迎春。最终。让自身与春天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与立春日迎春的礼制习俗不同,春尽日送春是独属于诗人的春暮送别仪式。唐代早期文人已有送春意识的萌芽,诗歌中也出现了“送春”一词的独立使用,但至中唐时期才真正出现了以送春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唐诗人对送春时间的选择经历了一个从模糊的“春欲尽”到具体的送春日的过程,在诗篇中抒发诗家或普遍或个性化的送春情怀,融入其生命体验,奠定了送春主题伤春别春、感时叹老的情感基调,影响着后世诗人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7.
原来,生活可以更有意思的。"过大年,贴窗花,窗花就是我的家。过家家,吹喇叭,腊月家家贴窗花……"这首民谣中描述的"过春节贴窗花"的情景,是我国的古老民俗之一。贴窗花最早是民间的一种迎春习俗,起初多在立春日举行。宋元以后,贴窗花迎春的时间逐步由立春改到夏历新年,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用各式各样寓意吉祥的窗花喜迎新春,并寄托自  相似文献   

8.
<正>春的节日在汉代时,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被定为春节,表示春天从此开始,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民国政府把每年的正月初一确定为春节,此后,立春日就仅仅作为节气存在并传承至今。古时,在春节这天,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民间则是扎春牛、打春牛,亲友间互赠贺礼为拜春,家家张贴迎春字画,妇女们还有剪出各种春天动物装饰在家里,或者戴在头上,当然还有穿新衣、吃春盘、春卷、春饼、生菜和萝卜(这叫咬春)。  相似文献   

9.
节日的吃食     
一年之中,节日自有节日的吃食。先从春天说起吧。立春的那一天,家家都得烙春饼。春饼不能油大,要擀得薄如纸片,用慢火在锅里轻轻翻转,烙到白色的面饼上飞出一片片晚霞般的金黄的印记,饼就熟了。烙过春饼,再炒上一盘切得细细的土豆丝,用春饼卷了吃,真的觉得春天温暖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0.
《初学记》卷二十四作《奉和立春游苑》,《岁时杂詠》卷三作《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有崔日用、李适、马怀紊、韦元旦、阎朝隐六人应制诗,前有中宗《立春游苑迎春》,均为七律。  相似文献   

11.
一曲春之歌     
对今天城里的孩子来说,春天就是杨柳吐绿、草地返青,"打春"习俗则绝对是新奇之事。这习俗由来已久。立春之日,从皇宫到乡野,大家盛装而出,载歌载舞,用彩鞭鞭打塑好的泥牛。这种娱乐式的迎春祈福活动,乃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精粹。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意图古谚云“春打六九头”,又云“五九六九隔河看柳”。立春时节,大地逐渐回暖,万物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风开始有了暖意,河里的冰渐渐消融,路边的柳条遥遥望去泛着金光,有些植物的花则早早开放……这一切都为我们带来春的讯息。我园附近刚好有几种身负“报春”使命的植物,如迎春、连翘、蜡梅等,灿烂的黄色花朵在整体灰白的环境中格外亮眼。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来临,我们组织了这次寻找“报春”花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自古以来,立春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说从明朝开始,每年立春的前一天,民间百姓就会扮成春官,沿街高喊:“春来喽!春来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告诉邻里乡亲,提醒人们该整理耕地、准备农耕了。这样的习俗称为“报春”。  相似文献   

14.
西宁社火迎春习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较好地保留了原始的古代迎春礼俗。“挡羊娃”出身的春官就是东汉时县邑迎春礼俗中提前藏于东郊田野的“童男”,他是春的象征。“土牛”在西宁地区的社火表演活动中变成了“牦牛舞”,人们将“牛”的毛作为辟邪物品扯拽拔去,并且拔“狮子”毛,“龙”须毛等都是古代迎春礼俗中“旁磔土牛”习俗的变异扩大。但是在这头“牛”身上还是遗留下了“土牛”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王东欣 《儿童音乐》2023,(3):51-54+67
<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流传近一千五百年的诗词《清明》道出中华习俗与文化传承。自立春,东南风渐起,唤起柳梢青绿、杏花飘雪、桃花绯红、海棠晕染……纷纷细雨与祭祖的行人相伴。“天地洁净、万物清明”,催促人们走进自然,感受扑面而来的春天。  相似文献   

16.
立春了,雪水滋润着枯草和树木。山坡上,迎春树伸出枝条,开出黄灿灿的花。花儿村的花童童和花果果迎着风,来到山坡上看花。“真美呀,黄色的,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花果果赞美着。  相似文献   

17.
春来啦     
<正>立春位于二十四节气之首,“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此,春之序曲奏响,春之序幕拉开,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开启啦!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天总是赞美不尽,而我对春风情有独钟。春风是信使、是能手、是巧匠,于是有了“春风吹又生”,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有了“二月春风似剪刀”……风和春立,万物萌发,一派鲜活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日在汉代有占卜吉凶等风俗,魏晋时又有登高习俗。由于人日有戴华胜祈福避灾的习俗,于是唐人将华胜称作“人胜”。而人日兼立春,唐人习俗剪双彩送亲友,更是别有一番情意。人日节当家的节日食品是“七菜羹”,它和除夕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一样,都是民间传统习俗。唐代是人日的鼎盛时代;明清时代以降,由于集权政治日益恶化,人日节逐渐淡出视野。  相似文献   

19.
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亦称“人胜节”。人日即人的生日。这在我国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日在汉代有占卜吉凶等风俗,魏晋时又有登高习俗。由于人日有戴华胜祈福避灾的习俗,于是唐人将华胜称作“人胜”。而人日兼立春,唐人习俗剪双彩送亲友,更是别有一番情意。人日节当家的节日食品是“七菜羹”,它和除夕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一样,都是民间传统习俗。唐代是人日的鼎盛时代;明清时代以降,由于集权政治日益恶化,人日节逐渐淡出视野。  相似文献   

20.
节气对联     
“端午午时人赏午;立春春日客游春。”这副对联饶有情趣。三“午”与三“春”相对。从内容上看,“端午”和“立春”的气氛与特色也一览无余。“二月春分八月秋分昼夜不长不短;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