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高衔接、高本对接,系统化培养健康领域技术技能人才,既是我国健康产业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转变的教育发展内需使然。中高本"横向衔接、纵向贯通"系统化人才培养,需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等方面全面协同,稳步推进各级教育深层次、内涵式衔接。  相似文献   

2.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对部分中高职院校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大多数中高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衔接不够通畅、目标定位不够精准、课程设置不够紧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等方面。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其近年来与铜仁市域内中职学校开展汽修专业中高职衔接办学(如“3+3”“中高职协同”)的情况,提出建立“共生共长、共荣共赢”的中高职衔接共生模型、“衔接紧密、渐进提升”的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层次分明、技能为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汽修专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最终形成基于“全托管”的中高职衔接汽修工匠培养模式,大力提升汽修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中高本硕”多层次一体化人才培养是现代职教培育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基于类型教育的视角,厘清“中高本硕”衔接系统的理论溯源、意蕴内涵、衔接维度与运行机制,并以江苏省多所学校汽车类专业为例,剖析当前“中高本硕”职业教育层次间的衔接现状、存在的体制与制度短板、人才贯通培养的瓶颈,提出建议与对策,即要完善“中高本硕”多层次职教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体化人才培养衔接机制,规范教学衔接管理与考核机制,探索系统内外部的融合沟通机制,夯实衔接系统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健 《江苏教育》2015,(4):47-48
"3+4"衔接模式作为基于中职的本科层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体制,是高等教育升学招考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突破,实现了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化培养。基于"3+4"模式职业性、基础性和衔接性特征,为提升"3+4"模式的社会公信度和影响度,保证"3+4"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学教研和教学评价工作,形成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技术知识论观照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体系上的延展性、目标上的适切性、实施上的情境性、评价上的过程性等鲜明特点。新版一体化专业目录推动下的职业教育课程衔接是职教体系上下贯通的基石、产教融合普职融通的纽带,需要以推动技术知识的有效积累、促进技术知识的有效转化、实现技术知识的有效传递为目标导向,加快构建契合产业前沿的课程结构体系、适应企业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校企深度协同的课程实施体系,加快形成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协同的纵横交错立体式衔接运行机制。实践中,应聚焦岗位需求优化课程框架、聚焦技能形成优化课程供给、聚焦培养效度优化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7.
孙敬 《现代职业教育》2022,(11):155-157
中高本贯通培养模式是未来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体系之一.当前,中高本贯通教学模式应用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设计不到位、中高本课程衔接不畅通、开展的社会服务模式不匹配、合作共育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亟待解决.中高本贯通人才教学体系应重新规划和实施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以梯度结构为导向的中高本贯通专业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技能型社会建设以面向“全体劳动力、全生命周期、全部产业链”为特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内容、阶段、评价呈现产教一体化趋势。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不匹配、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据此,文章提出技术技能人才“产教协同”一体化培养的应然路径: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延伸教育阶段、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技能人才培养逐渐从"单一技术"向"多元技术"型人才转变,以培养交叉复合型创新技能人才为主。而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校企协同培养矛盾日益凸显,我国技能人才供求不匹配现象严重。据此,通过分析智能制造背景下我国职业技能的培养现状,借鉴英、美、德、澳四国职业技能培养模式的先进经验,在充分考虑专业群对应岗位群的基础之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职业通用技能、职业特定技能、跨行业技能和职业核心技能四种技能维度出发,进行职业技能衔接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兼具创新人才的普遍特征与技术技能人才的独特发展特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这一挑战的积极回应,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培养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多主体协同机制不畅通等多重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创新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人才长效评价机制;创新培养模式,发挥多主体协同培养优势等策略,激发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123-125
通过"专本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端的涂料技术人才。该文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涂料方向)"专本衔接"培养4年制本科涂料高端技术人才作为案例,分析这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确定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协同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以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创新不足,要培育行业指导能力,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建立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有效衔接的质量保障与专业调整机制;要广泛集聚社会资源,着力推动建立校地、校企、校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坚持育人为本,着力推进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绩效导向,着力完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和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专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尤其是中高技能衔接人才的短缺,造成人才培养漏洞逐步显现出来。伴随汽车专业技术招生的逐步扩大,教学弊端逐渐显现出来,这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该专业中高衔接问题,严重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本文重点阐述了汽车专业中高衔接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了完善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工作为基础,研究改进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和教学模式延伸对接的培养方案。模块化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生源基础灵活组合知识模块,行动导向教学法旨在拓展二维岗位群综合技能,教学反思帮助提升教学效益,三者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实现中高职教育内涵式衔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校企融合度低、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人才适应性不高、专业教师能力发展受限等问题,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引进“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形成共生发展校企命运共同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产品导向与实战实训,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为校企协同培养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经验。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电商人才培养新需求,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学历提升的诉求,又遵循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是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浙江省现行的电子商务专业长学制人才培养现状,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优化电子商务专业(3+3)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须以一体化思维优化招生考核机制,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衔接,构建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打造具有类型特征的长周期评价体系,并探索实践的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金莹 《中国培训》2008,(8):22-23
自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试点单位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以满足企业发展的人才要求和青年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有效地整合培训资源,切实做好技能培训、技术比武、鉴定评价三个工作环节的有效衔接,构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青年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拓宽青年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  相似文献   

18.
为整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聚焦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2015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启动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结合贯通培养项目学生管理的探索和实践,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该项目的教育管理方式进行介绍,以期对相关院校及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作为推进高职院校"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有自身的要素范畴和实施路径。目前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还存在不足,包括支撑专业群不够、协同融合不够、成果转化不够等。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应坚持促进教学资源转化、促进解决技术难题、促进师资能力提升三个原则,同时采取从创新服务平台群布局、平台协同融合建设、协同创新团队打造、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导向评价等路径。  相似文献   

20.
科学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标准是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有力保障。在对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中高衔接的教学内容、实践"工学一体,角色转换"的教学模式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构建了中高职衔接一体化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标准,解决了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中高衔接的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