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彩平 《物理教师》2002,23(5):33-3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教学大纲中对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属于较高的“B层次”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定律的确切含义 ,并且能在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的过程中运用它 .教材改革以后 ,增加了学生实验 .因此 ,做好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学生实验 ,解答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对理解和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 ,大多数学校用可调内阻电池来做这个实验 .我们实验室用的是J2 3 73型气压调节式可调内阻电池 .它是一个全封闭式的电池 ,有一定的容量 ,电动势比较稳定 .它的内阻值比较…  相似文献   

2.
随着物理新教材在各地的使用,不同于旧教材的一些编排思路出现于新教材之中.这样使我们在一线教学的老师也应随着教材改变教学方法.使之更适用于教材和学生.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为例,教材中去掉了原来的演示内电路电压和外电路电压的实验,使学生在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有一定难度.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3.
“盐酸”教案四川省通江县二中(635700)徐祥教学目标:1、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2.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3.理解复分解反应;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盐酸的化学性质;2.指示剂在酸碱中的颜色变化;3.复分解反应,教学难点:有...  相似文献   

4.
正学科:物理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3-1)课题: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一课时)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并用它进行有关电路问题的分析和计算.2.理解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U-I图线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科目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课本及相关知识的梳理,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能力目标:(1)使学生获得搜集和处理信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2)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得到研究成果。(3)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学习与创新精神。本课重点、难点分析综合课高考的立意是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时既要注意梳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引…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快速阅读及概括信息的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能抓住事物的特点。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快速阅读,概括课文要点和特色;2.学习观察的方法。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双体互促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物理学中,当学到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对学生来说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对电动势的概念往往处于模糊的状态,分不清内压和路端电压分别是指哪两点间的电压。如果这些问题弄不清楚,虽能通过记忆公式来计算各种题目,实质上却没有真正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现特地设计了实验装置,想通过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演示实验的探究,把上述问题讲清楚。通过可调内阻电池可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用配套电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还可研究电源的输出功率等。该实验器的创新在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88—89页例1~例4。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逐步发现并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创新意识。重点难点:运用“破十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教具学具:皮球盒1个,皮球13个,小棒20根,实物投影仪,实物图片10个,操作盘1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实物投影出示以下复习题)2.口答:(1)1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18里面有1个()和8个()。(3)由1个…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为导向,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历史内容做深入分析,并以科学探究为主线将物理学史与该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设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课堂教学,以期为新时期高中物理重要内容的教学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做《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时,发现当一个欧姆表所测的定值电阻的误差较大时,将其电池更换为新电池之后,误差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从欧姆表的原理上加以分析。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构造如图1所示: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表,R是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当红、黑表笔短接调零时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ε/(Rg+r+R)(1)当红、黑表笔之间接入一电阻Rx时,如图3所示,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I=ε/(Rg+r+R+Rx)(2)可见,在电池…  相似文献   

11.
电动势教学课堂结构方震根(浙江省加善二中,314100)电动势概念是对初中电学的拓宽,也是学生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关键和基础.电动势同时又是一个抽象性较强的概念,涉及知识面广.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好这一重要物理概念,需要在把握好电动势教学的课堂结构上...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3~94页例6、例7;练习二十第1~3题。教学目的1.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2.通过分数大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精神。教具准备幻灯、口算卡片。教育过程一、复习引入1.说出13和25所表示的意义。2.填空(口答)出示卡片:卡片:(1)35的分数单位是(),35里有()个1()。(2)58是()个18;56是()个()。3.出示一组卡片:23、25、13、35、56、58。师:根据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特…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五章第四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的关键,是做好教材给出的学生实验六:研究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通常在教学中学生是在学习完理论课以后再去实验室做该实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并不利于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为此,我们把实验六稍加改造,在课堂教学中先进行演示实验,本节课结束以后,再让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独立完成实验六,这样教学效果更加理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一个实验用电池、一个用来作为外电路的电阻箱R、两个分别用来测量外电路和内电路上电压即所谓外电…  相似文献   

14.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申万英设计园林评析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人教版)第1页例1、例2;练习一的第1、2题.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1)使学生在建立"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1.主教材技巧:肩肘倒立2.自由选择教材(任选一项)(1)游戏:通过“封锁区”(2)素质练习,连续跳过体操棒(3)儿童集体舞:铃儿响叮口当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使学生知道肩肘倒立的动作过程;进一步熟悉自选内容的方法、要求。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肩肘倒立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腰腹力量和柔韧、灵敏等素质。通过自学自练活动,发展学生的奔跑、跳跃等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通过“先学后导”的方式,“小群体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  相似文献   

16.
在现行的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中,有关欧姆定律及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两幅插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图1 欧姆定律的验证 图2 电动势的测定在这两幅图中,为什么两个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V、I的位置换了过来?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一般书刊中对此都没有作详细的介绍,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就此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加深对欧姆定律的认识。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在数学方法的习惯上是以横、竖轴上的量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体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接下来,对于图1,由课本P23页:“导…  相似文献   

17.
李艳 《湖南教育》2002,(17):44-45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向爱迪生学习,爱科学,学科学,从小树立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坚持不懈的精神;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查找所需知识的意识和能力;4.训练学生给自然段分层,弄懂自然段的意思。教学过程师:(演示课件1:《大自然与星空》)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你们能征服大自然吗?生:能!师:我们该如何去征服大自然呢?(学生讨论)生:多学本领,上课认真听老师教给我们知识。生:多动脑筋。生:不怕困难,还要不怕失败。师:同学们说得挺棒,老师…  相似文献   

18.
恒定电流是初中“电流的定律”、“电功”、“电功率”基础上的充实和加深,它扩展了电阻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动势概念、电阻的测定、多用电表的使用等知识。从高考试题与考点的吻合情况来看,重点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反映在作实验和实物连图上,从命题的趋势来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应用性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的面目新颖,联系实际的试题在增多,这有利于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复习)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试题呈现的这种特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并迅速正确地解决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并能应用第一定义和第二定义来解题。(2)了解圆锥曲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圆锥曲线的截取方法,感受圆锥曲线的美,并能初步利用圆锥曲线的知识进行知识延伸和知识创新。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3)专题网站提供各层次的例题和习题,解决各层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德育目标让学生…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电阻和欧姆定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其中欧姆定律又是电学部分的核心章节。沪科版在第三册上是这样安排的:先在16.6中学电阻,再在17.1中学欧姆定律。这样编排的优点是:能分散电阻概念和欧姆定律两个教学难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不利于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物理学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二是忽视了电阻这一物理量是通过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反映的。而学生对用这种抽象的数学比值来表示物理量的方法是极不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我们通过对几届学生的教学心理调查(在学生学了电阻概念和欧姆定律以后进行),其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有17%的人根本不能接受和理解;一知半解的有58%;能够真正接受理解的只有25%。究其原因.一是教科书中没有把这个重要知识点作为重点突出来;二是在学生原认知结构中根本没有建立起这种表象,即使有点表象.还是通过死记硬背和囫囵吞枣获得的:三是教师没能根据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导致教学的部分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