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编辑手记     
作为推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一项举措,高考实施分省自行命题尝试。至2005年,全国共有14个省市试行自行命题。如何看待这项改革措施?鲁子问认为,高考作为公共政策,应坚持国家利益优先性。部分自行命题省市在制定政策、命制试卷等方面,存在着基础教育领域国家利益优先性  相似文献   

2.
高考政策正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猛烈批判,很多批判鞭辟入里,但也有很多批判往往只是管窥之见。高考并非“万恶之源”,但也并非至善之举。高考亟待进行坚持国家利益优先性取向的改革, 否则将走向自我毁灭,尽管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丰富之后高考有可能自然消亡。  相似文献   

3.
高考政策是公共权力作用于高考领域的有效载体,其有效运行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利益基础之上。转型期中国高考政策变革的利益取向尚未得到准确定位,存在公平与效益、少数人权益与多数人权益、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等冲突,这使得相关政策的运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政策变动性大,有效作用的空间缩小。为此,需要以利益整合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基本价值理念上坚持公平选才,在技术层面上以科学选才为重要利益诉求,重构高考政策的利益基础,以先进理念推进高考政策变革,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考政策是公共权力作用于高考领域的有效载体,其有效运行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利益基础之上。转型期中国高考政策变革的利益取向尚未得到准确定位,存在公平与效益、少数人权益与多数人权益、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等冲突,这使得相关政策的运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政策变动性大,有效作用的空间缩小。为此,需要以利益整合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基本价值理念上坚持公平选才,在技术层面上以科学选才为重要利益诉求,重构高考政策的利益基础,以先进理念推进高考政策变革,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考政策是公共权力作用于高考领域的有效载体,其有效运行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利益基础之上.转型期中国高考政策变革的利益取向尚未得到准确定位,存在公平与效益、少数人权益与多数人权益、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等冲突,这使得相关政策的运行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政策变动性大,有效作用的空间缩小.为此,需要以利益整合为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基本价值理念上坚持公平选才,在技术层面上以科学选才为重要利益诉求,重构高考政策的利益基础,以先进理念推进高考政策变革,推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政府、高校与考生之间围绕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形成一定的利益冲突关系,高考政策公平的本质就是对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达到多重利益均衡。合法性、合理性与现实性是高考政策公平的三个基本维度。高考政策合法性的核心是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平等权利的保障,以提升政策的正义性;高考政策在运行上应该遵循教育、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政策手段具有可计算性与价值指向上合逻辑性,在程序上合乎规范,以提升其合理性;高考政策公平性的建构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应综合考虑运行成本,保障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运作性,以提升其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发展教育必须把国家的利益作为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利益;政府必须坚持教育利益的“国民化”,而不是以狭隘的体制性利益、地方性利益、本位性利益或利己性利益为目的,去引导、举办、管理教育。高教办学体制多元化是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的必然抉择。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要大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的体制压力,并为此支付出巨额的体制成本。明智的政府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有力的手,但是坚持对民办教育实行体制性歧视的政策,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阻力了。只有牢牢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制度。没有这个关键前提,就不可能有一个前瞻性、全局性的、公平和谐的真正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现代教育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目前一些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公平正义立场,切实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时代责任.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以呵护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教育必须把国家的利益作为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利益;政府必须坚持教育利益的“国民化”,而不是以狭隘的体制性利益、地方性利益、本位性利益或利己性利益为目的,去引导、举办、管理教育。高教办学体制多元化是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的必然抉择。中国民办高等教育要大发展却面临着巨大的体制压力,并为此支付出巨额的体制成本。明智的政府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最有力的手,但是坚持对民办教育实行体制性歧视的政策,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阻力了。只有牢牢坚持教育利益国民化,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个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教育现代化快速推进的新制度。没有这个关键前提。就不可能有一个前瞻性、全局性的、公平和谐的真正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现代教育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高考加分政策的本质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调整与分配.但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来看,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与执行都会涉及到诸多的利益相关者,最终政策的实施是利益相关者充分博弈的结果.为减少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对立,需要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所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及其利益博弈关系,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均衡机制.努力实现从利益的对立走向利益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国家助学贷款对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在执行中逐渐暴露出问题并面临着窘境.2004年6月,国家对政策内容进行了调整,推出了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新政策内容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实施效果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没能完全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为了更有效实现政策目标,需要深入分析政策过程各利益主体,全面统筹,多角度入手对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民办教育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我国民办教育政策进行初步分析, 可以看出,要发挥公共政策对于民办教育的积极影响,政府应该站在更高层面上制定民办教育政策,要兼顾教育选择、效率和公平。教育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公立教育和民办教育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两种手段,因此,制定民办教育政策时,首先要考虑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利益。除了管制这个政策工具外,政府应该注重使用财政、公共设施建设等其他政策工具,对民办教育系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干预。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traverses three consecutive policy periods with respect to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the first two driven by the policies of successive Labor Governments and the third by a highly deregulatory market liberal Coalition Government. It identifies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equity policy, planning and reporting framework put into place by Australian Labor Governments in the first of these periods (mid 1980s–mid 1990s). The second and abruptly concluded period is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it provides of the achievements of that framework and the elabo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policy and procedures required to entrench progress over the longer term. The paper goes on to identify what remains of that framework in the third and contemporary era, given that the policies of the current conservative Coalition Government have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and policy directions which threaten to reverse what progress had been made in the two earlier periods.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政治理论中,国家利益一直是驱使各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动力,也是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所要考虑的首要目标。全球化的发展,使传统的国家利益理论受到冲击。如何认识国家利益,如何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成为今天国际行为体进行国际活动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教育政策评估的价值基础是教育利益、教育公平和教育自主。教育政策要增进教育利益和公平分配教育利益,还要保证个体自主追求和实现教育利益。  相似文献   

16.
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派的核心词汇之一,在处理各种国际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日盛的当代国际体系中,大学生应当树立明晰的国家利益观.着眼国家利益的定位,引导大学生正确评判、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如何使在校学生弘扬和树立民族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学校的基本职责.切实开展素质教育,要从树立民族之魂入手,从确立核心价值观念出发,并把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同时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孩生育政策,对作为基础性支撑的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加快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公办性质幼儿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重要力量,近十年重新回归国家公共教育政策视野,不少地方也出台了支持公办性质园发展的利好政策,但尚未能有效解决其发展长期存在的管理体制、投入体制机制、教师政策制度等深层次问题。在新形势下,为充分发挥公办性质园在多快好省地拓展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普及普惠并有质量的发展,应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公办性质园纳入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管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坚持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着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实事求是因地因类制宜、政府和举办方双轮驱动的四项改革原则;建议进一步理顺公办性质园管理体制且推进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投入保障与使用机制,创新完善教师人事制度与待遇保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政策价值是教育政策理论与实践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尚缺乏对教育政策价值观的思考。从主体需要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直接利益相应人的利益;要适当扩大教育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主体的范围;要重视共同利益、长远利益、弱势利益和未得利益,做到共同利益与政治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强势利益与弱势利益、既得利益与未得利益兼顾。从客体属性来说,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重视其公共性,做到政治性与公共性的统一;要提升教育政策的合理性,做到合法性与合理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加强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做到管理功能与协调功能并重。从效应关系来看,我国未来的教育政策要提升其内在价值,做到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应然价值,做到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的统一;要重视教育政策的隐性价值,做到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产业化不能和商品化划等号,它并不排斥教育的公益性,它是产业性和公益性的统一,因此,它仍具有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社会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教育的发展总受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办学的具体目标和宗旨是为我国各行各业,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高等教育实现产业化是实现这一具体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所以,教育产业化与教育最终目标是辩正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