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劭 《新闻世界》2012,(10):81-82
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由于其原创性而更容易做出特色,本文通过对定位相似的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红辣椒评论》和《麻辣烫评论》的比较分析,探讨原创性网络评论频道的运营之道。其中,评论队伍的培育、时效性、互动性、冲突性和策划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极具特色的国际新闻评论栏目——《望海楼》,通过惯有的评论框架加强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使得国家形象传播效果更加高效。本文基于框架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望海楼》2010年到2014年间的评论文章进行分析,从评论框架角度切入,探讨《望海楼》塑造的独具特色的评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以新媒体网络评论热背景下的品牌网络评论专栏《红辣椒评论》作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红辣椒评论》作者文集所收录的520位评论作者进行编码和类目建构,从作者群地域结构、身份结构、成长变化和发稿频率四个方面分析其特点与不足,旨在通过个例研究,能对当下网络评论专栏作者群建设重视不足和理论缺乏的现象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温婧 《青年记者》2017,(9):53-54
新世纪以来,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给传媒生态和舆论环境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以言论频道新闻评论、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评论发展迅速,报纸评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京报》是我国最早开设评论专版、并将评论放在仅次于头版地位的报纸之一,以其为例探讨融合背景下如何发掘并保持传统评论的特色和优势,对于积极构建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的新格局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传达着报纸的立场和观念。然而在当今网络评论大行其道和报纸评论同质化问题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地位和影响有所动摇。在突破传统、迎接挑战、力求创新的道路上,《新京报》开辟出的《评论周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应对典范。  相似文献   

6.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作为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将网络互动优势引入传统电视评论,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摸索。《新闻深一度》栏目开办于2010年8月,以关注热门新闻、焦点话题为定位,在新闻调查的基础上,引入专家点评、记者快评、网友酷评。开播以来,多次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专题阅评肯定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批示表扬。中宣部新闻局专题点评《新闻深一度》栏目认为: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使电视评论节目从观众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参与互动,充分尊重了公众对新闻评论的话语权,实现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为目前电视评论融合网络优势,做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红网,中国地方新闻网站第一品牌,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和综合网站,国内重点新闻网站中唯一一个率先并连续6年实现赢利的新闻网站。红网在全国率先创办网络评论栏目《红辣椒评论》,成为全国最大的原创评论基地;《百姓呼声》栏目成为全国最成功的网络维权平台;红网创办的《湖南手机报》,用户有望突破100万;一批具有战略性和引导性的新技术项目,也有望化蛹成蝶,破茧而出。  相似文献   

8.
浅析人民网《观点》和《舆情》频道的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网的《观点》和《舆情》频道都是网民发表意见和看法、提供公共话语空间的平台。本文将分析两个网络频道的相同点,比较二者在栏目设置、评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对两个频道的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方朝春  邓晓旭 《东南传播》2014,(12):118-120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媒体间的竞争已由信息的竞争转向观点的竞争。都市报要提高媒体竞争力、与电视网络等媒体形成多元共存,首要措施是转战新闻评论"战场"、提升本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探索新路径以提升本报新闻评论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为例,分析提升都市报新闻评论核心竞争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海量的网络图书评论中分析出评论的主流观点,了解读者的反馈,能够更好地指导编辑工作。对网络图书评论的有效分析体现了大媒体环境之下编辑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一种能力。文章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为例,抓取了该书在当当网上的相关读者评论,借助ROSTCM软件对评论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了图书在不同生命周期中评论数量变化特点;对评论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用高频词描述评论中的主流观点;对评论情感倾向进行评估;分析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的读者评论特点。建议编辑从中评估图书质量及其社会反响,获取选题策划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浙江广电集团钱江频道《九点半》栏目从2008年开播至今,已经培育出以评论为主要形式、以观点输出为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其针砭时弊的评论一向为浙江受众和网络受众所喜爱。2012年以来,为了适应目前形势下电视评论栏目的竞争需要和时代背景的新特点,《九点半》栏目的评论风格已经开始悄然转型。原先以"输出情绪、引发共鸣"为主要特征和传播效果的重口味评论,悄然转型为以  相似文献   

12.
高思远 《东南传播》2014,(10):68-70
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是符号学和叙事学中重要的文本分析理论之一,本文试图借助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以"@军报记者"发布《南京政治学院为毕业学员配发佩剑和军人身份牌》微博引发社会舆论为例,将新闻微博内容和评论的关键词进行整理,帮助理清网络上关于此条微博评论的脉络,探索负面舆论产生压制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冬芳 《新闻世界》2014,(3):116-117
本文以电子版《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版块为对象来研究《人民日报》有关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随机选择《人民时评》板块的评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评论板块的评论文章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民主意识和宽容精神。这对于新闻评论者撰写新闻评论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同传统的法制新闻评论一样,是公众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渠道。本文针对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网络法制新闻评论失范的影响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网络法制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评论题材向网络热点拓展和集中是互联网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趋势。《南京邮电大学报》深化对网络热点评论重要性的认识,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表现手法,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写作队伍,让该报网络热点评论呈现出了形式丰富、增速明显、贴近师生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6.
崔力文  彭文轩 《东南传播》2010,(12):131-133
本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评论进行分析,探讨在此次危机性事件中两报评论所表现的特色,生动说明评论在地震报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凸显评论的价值与意义,并思考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网络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的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以新浪微博为例进行研究并对网民评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网络网民评论的特点、机制进行研究,研究了网民的特点如本身的多样性、娱乐性等问题,对网络评论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并分析网民评论对新闻严肃性是怎样实行消解以及消解的后果和对此问题的反思,以及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更合理地建造网民评论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互联网视频图像疯狂膨胀的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以其生动的画面,丰富搞笑的配图,自由的评论空间广受欢迎.本文以爱奇艺打造的《偶滴歌神啊》为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视觉元素和视觉设计上的新颖之处.  相似文献   

19.
熊龙英 《青年记者》2009,(14):65-66
新闻评论历来被报人们看作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它标志着一家报纸的立场和态度。以下笔者以《南方都市报》的几期评论报道为例,从新闻评论的选题、评论风格、评论主体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对推动当前言论自由与社会民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日关注》和《新闻今日谈》分别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和凤凰卫视资讯台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二者都属于演播室时事评论类,主要针对今日的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但是在评论视角、议题设置、评论员特色以及谈话过程管理等节目风格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将逐一分析和论述,并探讨形成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