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生新闻是融媒体时代广受人们所喜爱的一档新闻节目,其在关注社会焦点问题的同时,实现了正确理念的有效引导。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民生新闻的质量及社会影响力。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机制发生重大转变,其具有播报频率多、互动性强的特点,这也对民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基于融媒体对民生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分析当前民生新闻记者工作中的不足,并指出融媒体时代下,民生新闻记者所需素质的培养策略。期望能提升民生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继而实现民生新闻与融媒体的高效融合,促进民生新闻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这种形式为新闻传播行业带来了一股新的浪潮,而新闻记者作为媒体工作者,融媒体的广泛应用也同样给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文章主要对融媒体所彰显的优势以及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进行了阐述,并结合电视记者在推广新闻融媒体时所遇到的阻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升融媒体应用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电视新闻传递和表达信息,每则新闻都离不开新闻记者的辛苦付出,尤其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创新采访理念、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适应当前快节奏的采访要求,拓宽视野和创新模式。本文先对融媒体时代的特征、对记者的要求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进行采访创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记者要始终将“出精品、出新片”置于突出地位,这既是新闻工作者责任感、使命感的体现,也是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的内在要求。融媒体的发展驱使新闻记者“练内功、挖内潜、增内劲”,着眼于国内外舆论形势,立足“严”、聚焦“新”、突出“细”。依托融媒体平台的功能属性与规则,遵循“内容为王”的发展逻辑,主动拥抱变化,在H5、5G、VR与短视频等媒介的加持下推动新闻报道从单向式、传统式传播向场景式、交互式传播转变,真正用使命感与初心记录真实,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下,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电视新闻也进入了融媒体发展时代。在时代背景之下电视新闻记者的采编策划工作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采编策划工作的创新发展是当下电视新闻记者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下文首先将对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采编策划工作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时代背景变化下电视新闻记者采编策划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创新开展采编策划工作的有效措施,旨在确保电视新闻行业在融媒体时代可以实现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时代到来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需要借助融媒体的发展优势,改变传统的新闻采编模式,实现新闻采编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努力打造一支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高的新闻记者团队,为新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针对融媒体时代给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融媒体背景下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开展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5G技术的持续发展将促进报纸等传统纸质媒体发生巨大变革。本文将分析融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的工作现状,并探究融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思路的调整策略,以期推动报纸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对电视新闻信息的接收方式、需求都发生了变化,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创新采访内容及方式.本文试图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在融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创新采访.  相似文献   

9.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飞速发展,在新闻媒体行业当中,融媒体对传统新闻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发展,信息数据的流动性变快,由此对区级新闻的时效性以及准确性产生了更高的要求,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挑战。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之下,信息数据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上,都开始更加倾向于扩散型方式。正因为如此,区级新闻记者必须能够迅速适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逐渐提升记者自身采访工作能力,提高采访工作质量。本文从融媒体时代出发,对区级融媒体电视台新闻记者提高采访水平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融媒体时代对新闻行业而言,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重要发展机遇,因此,新闻记者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实现自身的发展.本文围绕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自我素养培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很多挑战,新闻记者职业素质及技能提升就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着重论述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记者职业技能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向融媒体发展已经成为相关工作者讨论的重要问题,自十八大以来,国家也是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工作,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的收集者始终奔走在一线,在融媒体背景下也需转变自身观念,以此为契机提高个人能力,努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本文主要从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到角度出发,对融媒体时代中如何发挥个人作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中国传媒科技》2014,(23):102-103
融媒体时代语境下,信息传播平台和渠道日益丰富,受众获取信息的主动权也越来越凸显。在新的传播格局中,新闻记者被摘掉了以往的"无冕之王"称号,受众能够平等地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媒介传播要素之间的互动,而这无疑为电视新闻记者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在简要阐述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新理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5G时代的来临,手机网民用户规模不断增加,短视频因时间短、轻量化、迎合了用户时间碎片化需求而异军突起迅速"霸屏",成为受众倍加喜爱的新闻终极表达.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这场风还将越刮越猛.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格局、媒体运作方式都发生了变革,新闻记者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只有不断转型升级、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融媒体尖兵、全媒体人才,才能更好地在融媒体时代履行新时代赋予新闻传播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究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写的大胆创新方法,结合现阶段融媒体发展的特征,分析其对新闻记者采写能力的基本要求,并结合相关实际案例研究融媒体时代新闻采写创新策略,旨在为相关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融媒体时代出现了各种新闻新形态,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形式,为新闻传播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从业者担任新闻采集与新闻加工的任务,需要适应媒介技术带来的挑战,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如何变革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积极开展新闻生产,避免虚假信息泛滥,成为媒体从业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融媒体时代,从业者必须遵循媒介技术的规律,把握信息传播的特点,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由袁丰雪等所著的《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立足融媒体时代,将着眼点放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上,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的基本方式,探讨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能,剖析了媒介技术对新闻行业的影响,介绍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方法流程,阐释了新闻记者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媒行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传媒行业逐渐向着融媒体发展,在5G网络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融媒体时代。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融媒体建设的价值也在不断凸显出来,以提升传媒行业的影响力为基本不断改进创新,实现突破性、创造性、严格性的融媒体智能化发展。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为主要分析背景,分析大数据技术支撑在融媒体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为实现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体也进入了一个新型的多元化时代,而这个时代就是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的出现预示着新闻信息的来源渠道从传统的电视媒体转变到现如今的互联网媒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导致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记者的功能逐步被削弱,部分群众甚至可以充当记者的角色。群众可以主动进行信息交流与各个媒体之间采取互动,这对新闻记者造成了空前的职业压力。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融媒体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新媒体产品也呈现扶摇直上之态势,面对如此的发展势头,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方向的新突破成为当下融媒体发展大趋势下的核心思考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融媒体发展的时代趋势,着眼于当下传统新闻记者的发展困境,对新闻记者的转型之路进行浅要探索,以期服务于广大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技术以及数字媒体的发展下,电视新闻行业也进入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电视新闻记者如何应对时代发展变化对于自身采编策划工作带来的各项挑战,需要重点思考.本文就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展开分析,并提出电视新闻记者在此时代的采编策划创新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