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乡村“银发网红”。乡村“银发网红”发布的短视频中呈现了多重乡村形象,对乡村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但乡村“银发网红”短视频也存在良莠不齐、内容雷同、刻意传播乡村负面形象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乡村“银发网红”视频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的洋网红短视频有利于建构并传播良好的中国乡村形象。作为典型的短视频案例,洋网红运营的抖音“rose”通过画面与内容向世界呈现了正向的中国乡村形象。洋网红短视频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洋网红“rose”短视频如何建构中国乡村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镓  李旋 《东南传播》2023,(4):140-143
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利用python软件抓取今日头条平台上三农“网红”创作的短视频,分析在技术、政治与经济框架下塑造的三农“网红”形象。研究发现三农“网红”通过对媒介技术的熟练应用,构建了朴实自在又富有朝气的农村青年形象,回应了当下中国社会对乡土情怀及乡村朴素价值观的呼唤。除了积极技术自我赋权,制度结构性矛盾纾解提供的正向引导,平台也为三农“网红”发展提供了流量资本支持。平台商业逻辑的逐利性得以正名,使得三农人能够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4.
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能够更好地展现城市的文化与城市的整体精神风貌。抖音短视频的兴起,为城市形象的传播与建构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旨在分析抖音短视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实践经验,并以“抖音之城重庆”为案例分析。本文从四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短视频与城市传播的融合;第三部分分析抖音短视频中城市形象视觉符号建构;第四部分进行“抖音之城重庆”城市形象传播分析,从抖音打造超级流量网红城市新形象、抖音“网红城市”传播策略两个方面论述,为城市形象传播从流量到内容转变,实现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践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互联网的发展为非遗品牌价值提升带来了新的时代机遇,为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非遗网红传承人的传播状况,塑造非遗品牌策略。【方法】本文以三都水族马尾绣绣娘为例,采用卡方检验法对马尾绣网红传承人的传播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网红传承人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传播内容单一和对新媒体利用不够的问题。【结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短视频网红传播视域下提出了打造“马尾绣网红绣娘”特色品牌、打造优质短视频内容、开通多渠道全方位的矩阵传播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洋 《传媒》2020,(10):57-59
短视频以平等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为“冷科学”传播提供了新动能。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抖音科普“网红”之路的分析研究,探讨短视频生态下“冷科学”传播的突破创新,提出“冷科学”传播的新理念、新范式、新模式,为社交媒体时代促进科学传播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7.
短视频打卡推动了特定人、物和地点的加速网红化,但鲜有研究关注打卡过程。研究对游客在一个网红社区的短视频打卡过程进行媒介人类学考察,发现网红话题“做一日蟳埔女”是打卡核心参与者集体想象的结果。这个过程从视觉想象开始,经由对他者生计方式的操演,最后抵达对当地文化传统的理解。这代表了居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全球旅游产业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下想象和模仿特定地方文化的尝试。围绕短视频打卡生成的集体想象,揭示出个体和群体在全球时代的一种生存和创造的基本能力:将某些新事物和元素据为己有,同时按照自己的偏好在相互叠加的文化空间中建构起丰富的生活形式。  相似文献   

8.
孟育耀 《传媒》2021,(8):68-70
近年来新闻传媒业正在经历"视频转向",重庆依托城市魅力在众多视频平台频频亮相,成为网红城市.但重庆城市形象在发展、形塑中也遇到了拼图式视频传播的边界问题,导致城市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还未找到独特的增长爆发点,影响整体形象的提升.本文在厘清短视频中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并探索其媒介作用下的生成逻辑的基础上,对视频转向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熙 《声屏世界》2022,(3):51-53
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完善与普及,电商直播、短视频等不断涌现.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也诞生了许多网红,这些网红凭借着高质量、风格化的内容作品吸引流量,并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实现了流量变现.网红火爆,不仅是一种独特的社群传播现象,更是现代商业发展的新路径,但是网红经济因其维持时间短、规模小等缺点发展并不长久,因此网红如何在社群经济...  相似文献   

10.
韦慷 《新闻知识》2023,(8):38-43+94
以乡村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洋网红”短视频在讲述中国乡村故事、塑造乡村形象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本研究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抖音平台上的130个“洋网红”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从再现、互动、构图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探究其在多模态方面的呈现策略和意义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移动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抖音日活用户超10亿,已成为重要舆论场。在移动短视频火爆的当下,谁赢得了流量,谁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对于城市发展尤其如此。城市形象,是城市重要的对外名片和发展软实力。通过移动短视频的有效传播,城市形象一改过去的标签化与刻板化,城市IP更有趣、更鲜活、更多元。从2017年开始,短视频助力首批网红城市出圈,重庆、西安、成都、武汉、长沙等成为热门打卡地。在抖音公布的2018年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数据中,重庆以113.6亿次夺魁,西安、成都紧随其后。网红城市竞逐日益激烈,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淄博烧烤”这样的城市新IP迅速涌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中“洋网红”短视频的走红反映了大众对跨文化传播的关注,这种以他者视角解读中华文化的短视频形成了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第三空间,为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地带。通过爬取B站以“洋网红看中国文化”为主题的短视频弹幕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观众在第三空间的缓冲下,跨文化传播中用户的文化认同感会增强,跨文化敏感性呈现两极分化以及民族中心主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个短视频的时代。抖音2023年平均日活近8亿,快手、B站及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都有不错的日活量。不管是坐拥千百万粉丝的网红,还是来自乡野田埂最基层的创作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视频,经过平台推荐,动辄就可能收获上万计的点赞,“一条成名”的故事在不断上演。随着短视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纪实短片做人物报道。  相似文献   

14.
牛斌花 《东南传播》2024,(2):105-107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老年群体逐渐触网并成为“网红”。“银发直播”成为老年群体跨越代际鸿沟的主动性表达。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抖音银发直播的参与式观察发现,银发直播以短视频吸引互动参与者“到场”;以情感投入程度对局外人设定边界;以建构直播模式和“云监工”型互动实现共同关注;以老年网红的身体展演为核心搭建情感连带。长期的直播互动,完成了代际间群体团结和道德感的养成;对“神圣物”——银发网红和情感能量的建构,并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代际鸿沟。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凭借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即时性和社交性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新型的传播媒介样式。作为广电媒体进行媒介融合转型的重要尝试,“四川观察”凭借更加年轻化、多元化的内容和渠道迅速“出圈”,成为传统广电媒体向短视频媒介进行“网红化”转型的“经典范式”。  相似文献   

16.
方欣 《东南传播》2018,(7):117-119
在移动化技术的带动下,特别是网红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各类短视频应用的出现,短视频正逐渐成为人们最青睐的互动娱乐形态之一。各类短视频应用吸引流量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对目前短视频APP的发展现状作简要探讨,就其形式、内容、定位上的同质化现象,"浅社交"问题以及盈利模式的不明确性提出意见,以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的驱动下,快乐老人报立足老年受众群体,建立枫网和公众号矩阵,进军短视频领域,以垂直领域的深耕增强自身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快乐老人报进一步深耕老年产业,创办线上线下老年大学,实现媒体和产业“双轮”驱动、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杨荣 《新闻前哨》2023,(4):17-18
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时代,地方电视台如何搭上这趟科技发展的“顺风车”,实现其在短视频时代的突围和升级,是一项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理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电视台如何抢搭短视频发展“顺风车”的践行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视频市场价值实现了飞跃式的增长,中国网络视频在实力分布上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一是依靠民间资本建立起来的“视频网站”;二是依托传统广电媒体创办的“网络电视台”;三是三网融合政策推动下电信部门发展的“IPTV”。  相似文献   

20.
根据腾讯研究中心的调查,以场景化为明显特征的短视频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大发展方向,其在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带动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现实作用。西安、重庆、成都等"网红城市"和众多高人气的"网红打卡地"纷纷涌现,赢得了打卡经济的红利,推动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而在2019年国庆节,武汉一跃成为国内第二热门旅游地,从传统的"出发地",变成了"目的地"。这一现象必然是众多因素造成的。本篇论文主要探究武汉城市旅游形象与短视频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抽样,我们取得"抖音"短视频平台606条短视频,逐一进行定量分析。经研究发现,短视频内容和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画面编辑愈加精良,注意与观众的互动;制作个性化鲜明,场景代入感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