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江苏张家港市一直将青少年的素质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早在2004年张家港市就以抓课间操(跑)为突破口,开展了全市中小学课间操(跑)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以推进各项体育工作的落实。2007年,为全面落实中央7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2.
黄艳萍  袁宏刚  赵惠 《精武》2012,(1):54-54,56
课间操是中小学生每天必须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认真做课间操,是保证课间操的前提,也是课间操发挥最大作用的因素,所以要保证课间操的质量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做课间操。课间操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动作,能够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同时提高做课间操的质量。本文针对课间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课间操的创新,以及创新课间操对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提高课间操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陈辉健 《体育师友》2009,32(4):38-39
课间操又称为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学生紧张学习之中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同时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综合反映。课间操的形式与内容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影响是重要而深刻的。为了提高中小学课间操的质量,文章将根据课间操的现状和意义来进行浅述如何提高中小学课间操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是当今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普及性极强的体育项目,且紧跟时代发展,十分符合当今中小学生追求美,认识美,易于接受新颖事物的心态。该文结合当今中小学课间操开展的现状以及健美操的自身特点,通过大量查阅资料阐明在校园中进行健美操锻炼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易于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且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养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中小学课间操时段开展健美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阻碍我国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活动,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体育活动目前仍开展得很不够。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影响中小学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因如下:第1、中小学体育教师工资收入微薄,造成中小学体育教师外流或不安心于本职工  相似文献   

6.
陈盼盼  牛健壮 《精武》2013,(19):82-83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颁布的背景下为了解农村青少年体育开展状况,提高农村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此展开研究,而这一秉列的工作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整理研究法,专家访谈方法,对国内外国内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及业余教练员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不齐、教师年龄比例失衡、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男女比例失调、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欠佳、工作量大且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以至于造成优秀体育教师的流失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课间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课间操质量 ,充分发挥课间操的多功能作用 ,使其向规范化、科学化、艺术化方向迈进 ,北京市密云县从1996年起实施了中小学课间操质量评定工作。评定办法摘要如下 :一、评定办法1.县教育局成立“课间操质量评定小组” ,在规定月份内到各校进行评定 ,具体日期不预先通知。2.采取百分制评定方法 ,按得分分别给各校评定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  相似文献   

8.
<正>一、概况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进一步提高体育教研员的业务能力,促进体育教研工作全面、深入的开展,更好地推进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9月26日至29日在辽宁省大连市联合举办了全国体育教研员研修班。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课间操在八十年代尤其得到了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内容上出现了新的变革。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新操跨入了课间操的行列,这些给课间操的形式带来了生机。为推动课间操的发展,提高课间操的质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急风暴雨般的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市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巩固亚运成果,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及职业高中开展全面提高早操(课间操)质量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锻炼强度不高、锻炼密度不足、活动内容不合理等问题,依据中、小学体育特色学校大课间活动组合的功能及作用,建立了6套运动健身干预方案,研究各套运动健身方案与提高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功效之间的关系。以吉林省体育特色校1 200名中、小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10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教学实验。结果表明,6套干预方案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只有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强度和频率,增强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才能使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课间操使用双节棍可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能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文章经过对双节棍广播操试运行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节棍广播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持续几年实行不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入学6个班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不同的锻炼内容、方式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以保证锻炼得以顺利运行.结果:连续4年在每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实验班”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比2008的指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也有多项指标比同期的“对照班”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班”有的指标有所提高,有的指标则提高不明显.结论: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全面深刻的影响和显著性的提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重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于向 《精武》2012,(24):3-5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对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淡化竞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注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终身体育健身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对高校体育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构建了阳光体育教学模式,即提出取消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育课组织形式,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时间安排在早操和课外活动时间,并以院系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和健身方法的传授,既抓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又注重健身方法的传授,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掌握健身锻炼方法、培养锻炼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弱势人群体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骆秉全  梁蕾  王子朴  高嵘 《体育科学》2006,26(8):10-16,85
以北京市弱势人群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的认知,参与体育活动的状况及社会学因素,影响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进行体育消费的现状及趋势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市弱势人群体育问题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钱建龙 《体育科技》2014,(2):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随机抽取武汉市城区2所省重点(包括初中部和高中部)和2所市重点中学以及武汉市远城区4所中学,对8所中学400名初高中毕业班学生参加体育课活动情况和运动不足状况了调查。结果表明:升学压力和学习压力影响了中学毕业班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降低了活动兴趣;中学毕业班学生运动不足率达73.8%,高中毕业生比初中更严重,女生比男生严重;运动不足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喜欢度与运动组学生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存在的现状问题,应尽快研究建立"三结合体育教育"即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有效结合协调的管理机制;还需要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全面落实;大力全宣传体育的身心健康价值,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价值取向,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锻炼,要想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保证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是首当其冲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加强体育锻炼这项工作也就很难全面落实。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口号,有助于中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进而逐渐养成乐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改善现代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阳光体育"运动大背景下,大课间开展跑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所推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平山中学大课间开展跑操运动的可行性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练习方法。旨在通过跑操运动来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