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与人”的关系,反映厂中国古人的哲学:和谐的宇宙观,和谐的人生观。只不过在传统哲学中,“自然与人”常被表述为“天与人”,而和谐则往往被“天人合一”所替代。中国古人认为人源于天,是造化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以,“天”(自然) 与“人”(社会、人性)的交应乳合,大化同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的二元结构,也有天人相分,但最终归于天人合一,乃至天人未分的混沌;而西方文化是神、人、自然的三维结构,三者从未分到分化,最终目标也是重新合为一体,但三者必须经历对立过程,不能退回到未分状态.原始时代,世界各民族都是"天人合一"的,而"天"在此时既是自然,也是神,所以是"自然宗教",因而自然、神、人是浑然一体的.在中国,远古"天人合一"或混沌未分的状态并未被改变,而是沿袭下来.神和自然合称为"天道",其中,神方面和人合为一体则成为"圣人",自然方面和人合一则叫做"真人".儒家主张做"圣人",道家主张做"真人",这是两种不同意义的天人合一.西方从希腊神话起,代表自然的旧神和代表精神生活的新神开始有了分化,有了"神-人-自然"三维结构的雏形.但这种分化在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也体现为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表现出与中国文化模式不尽相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道法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伦理文化范式,强调自然的生态秩序与人类社会秩序是有机的统一;“生生不息”作为生态文明的动力基础,则申明了生命大化流衍的功用和繁衍不已的生机;“天地人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充分显示了儒、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智慧;“敬畏自然”作为生态文明的预警机制,则在文化上为引导现代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供了一种合理的价值论导向.虽然上述观点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合理扬弃,传统生态观就能在解决当代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5.
“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是欧洲十八世纪后期以来一直引人注目和争论不休的美学命题。严格地说,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史上至少有二千五百年的演变过程。早在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和拍拉图的学说里就已成为“感觉论”和理念论”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说也已明显地蕴含着这个命题。这是因为人的审美意识只能萌发并建立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和客体,即人和对象的关系,是任何美学思想不能回避的第一个命题。尽管古代美学家没有提出“人化的自然”、“人的对象化”这些概念,但却不可避免地必须接触这个  相似文献   

6.
《河西学院学报》2017,(5):81-8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从历史的眼光看,任何作品或著作所反映的认识和内容,都会打上其形成时代哲学观念的烙印,《黄帝内经》亦不例外.在《黄帝内经》时代,哲学整体观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一级整体观表现为"气一元论",它解答世界的本源问题.二级整体观是在"气一元论"基础上派生出的"五行理论"、"天人合一"及"形神合一"等理论."五行理论"是解答世界的联系图景问题,"天人合一"是解答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形神合一"是解答物质与运动、物质与精神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既可以说是一种实践哲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身体哲学。青年马克思极其关注身体的存在困境,指出了身体异化的四种情况:即身体被异化为机器、被异化为动物化的肉体、被异化为商品、被异化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东西。身体异化的根源,恰恰是资本逻辑的大行其道。资本逻辑是一种唯生产的逻辑,必然导致把人的身体视为机器;资本逻辑是一种唯欲望的逻辑,必然导致把人的身体当作动物化的肉体;资本逻辑是一种拜物教的逻辑,必然导致把身体视为与他人交换的商品;资本逻辑还是一种反自然的逻辑,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疏远。走出资本的逻辑,就需要回归身体的逻辑,即回归生命、回归生产、回归需要、回归审美。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古典建筑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经典命题 ,其在我国古典建筑中有两种表现 :一是宫殿建筑中观象制器、象天法地的手法 ,二是园林建筑中师法自然、因借自然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汉代的“顺天”自然观,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崇拜上天,敬畏自然;顺应天意,善待自然。“顺天”自然观体现了汉代的环境伦理观念和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经典哲学命题.沈从文小说中包蕴的"天人合一"思想无处不在,它首先表现在生命意识上的天命观;其次表现为人性的舒展和解放;还透过包容于"天"之中的水意象来预示人事的变化.解读沈从文的小说,挖掘其作品所包蕴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照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它对于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它同时又具有其内在的理论困境。以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念为基础,对“天人合一”的固有结构进行改造,才是传统"天人合一"发挥当代意义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在比较中西的美学、诗学观念过程中,许多学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认识,认为中国人对待自然是"天人合一"的态度,而西方人对待自然则是"天人对抗"的观念。由此观念出发,中国人对待"自然美"是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与追求,而西方人则是"征服"与"对抗"。对此观点,本文进行了辨析与反驳,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看待中西美学、诗学中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紧密的伦理关系。人是以文化的方式在自然中生存的,人类是自然界总体最先进的部分,代表着自然界总体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其他物质群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是积极能动的,自然也以对文化的选择来实现对人类的制约,规范着人类发展的方向。维护自然是人类最高的自我实现,人类应该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从“天人合一”的法则,为科技注入伦理精神。这样才能解决人与自然的深层次矛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状态。  相似文献   

14.
过度评价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哲学特性和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问题归因到主体性的张扬是围绕主体性问题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存在的两种流行误解.我们应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理性地看待这两种观点,从而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和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都对大自然格外“钟情”,以擅长描写大自然而闻名于世。两位诗人的一生都醉心于大自然,崇拜自然,谴责工业文明,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相同的生态自然观。但他们自然观的思想基础,回归自然的成因以及自然观的内涵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追求,古琴艺术也不例外。这不仅表现在琴曲、琴论上,也表现在古琴制作时的形制特色之中。古琴的形制中既有对自然界的事物的比拟,也有对人体的模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自然观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意蕴,对我们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我们变革传统发展观,坚持和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劳伦斯以其睿智思想和敏锐的目光,在其小说文本中不但处处闪烁着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同时也显现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学术光芒。本文运用生态伦理学理论重新审视劳伦斯小说中蕴涵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揭示其生态伦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边城》的生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边城》是沈从文整体生态理想的体现。现用生态解读方法去剖析《边城》,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去发现沈从文试图给我们构建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英国著名小说家哈德森的代表作《绿厦》中包含丰富而深刻的自然观。在小说中,哈德森通过展现阿贝尔和里玛的爱情悲剧,生动地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永恒依恋,深刻地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及其与自然之间的永恒矛盾和冲突,无情地批评了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行为,呼吁人类尊重、热爱和保护自然。在哈德森看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应该成为人类的道德理想或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