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许多诗歌的描写中都贯穿着想象。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华兹华斯也形成了他对于想象在诗歌中运用的一套独特的理论。主要以《丁登寺赋》为载体,阐释华兹华斯的想象理论,进而分析《丁登寺赋》中想象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西方学者赫福特在他的《华兹华斯的时代》中,把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第一时期(1798-1806)是指以华兹华斯为首,包括柯勒律治等人在内的“湖畔派”。这一派影响深远,在西方享有盛名。在英国,华兹华斯被尊为“诗圣”,柯勒律治也被公认为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和评论家。著名学者克利斯托夫·吉尔列指出:“华兹华斯尊崇至诚,反对矫饰真正的情感,从而创出了一种纯真深挚、世人概莫能与之比肩的诗歌。”亨利·哈德生在《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书中指出:“他的诗作自始至终都带着人类天性中的那种不朽价值和生活中纯真强大的力量,它必将作为他那一个时代总的民主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永远为人们所牢  相似文献   

3.
张洁 《海外英语》2012,(20):215-217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序言》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开创了一代诗风,该文拟以《咏水仙》一诗小探华兹华斯的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其诗学观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他的自然观、创作观、语言观、以及快乐观。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序言》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开创了一代诗风,该文拟以《咏水仙》一诗小探华兹华斯的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其诗学观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他的自然观、创作观、语言观、以及快乐观.  相似文献   

5.
英国浪漫派诗人长于借自然之象诉内心之情.《我漂亮的玫瑰树》、《一朵枯萎的紫罗兰》与《水仙》分别是浪漫派的起点诗人布莱克、“浪漫骑士”雪莱以及“湖畔派”代表华兹华斯的咏花诗.诗人在诗作中借花言情,借三朵“花”吐露出三种不同的爱情观.玫瑰树诉说了布莱克对爱情的忠贞信仰,他的情感世界是纯真的;紫罗兰寄托了雪莱对亡妻的缅怀,他的情感世界是浪漫的;水仙慨叹的是华兹华斯与爱人相思不得见的孤独,他的情感世界纯真的浪漫与浪漫的纯真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6.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2)的诗歌理论和他的诗歌一样,曾被一些人完全否定。有的苏联文学史家说:华兹华斯为《抒情歌谣集》所写的序言,是“英国文学上反动浪漫主义的宣言”,有的文学史家说:华兹华斯提出写普通人和日常事的文学主张“是有其极为反动的意义的”,他关于想象的理论,也是“唯心透顶”的等等。应该如何实事求是评价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看来是一个很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之一。他擅长描写湖光山色和田园生活,歌咏大自然的美,人称“自然诗人”。1843年被授予“桂冠诗人”的称号。代表作品有长诗《序曲》、《远游》,组诗《露西》、《不朽歌》,抒情诗《孤独的割麦人》等。他的诗宁静、自然,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朴素,富有情趣。 他早年同情法国革命,雅各宾派专政后害  相似文献   

8.
文艺作品的意境创造,历来为人们所重视。梁启超谓文艺作品“第一要新意境”(《新大陆游记》);王国维认为“意境”是一切文学的审美标准:“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杨朔在谈他写散文的经验时说,他写散文“常常在寻求诗的意境”。在文学批评史上,诗歌和绘画是特别强调意境美的。至于散文在意境的创造上也是早已出现了的。宋人李涂在《文章精义》中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就是说,这种境界是虚的,不是实的。由此可见,散文造境(意境)早见端倪,只是在文学批评史上没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英国诗坛上出现的消极浪漫主义涛派——“湖畔派”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一七九八年,他与这个诗派中另一个重要代表柯勒律治合写了一本诗集,题名为《抒情歌谣集》,同年发表于伦敦。一八○○年,华兹华斯在再版此书时,以他个人的名义专门为它写了一篇序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主张。这篇序言曾被后人称为消  相似文献   

10.
“意境”又称“境界”,是王国维词论的理论核心,他在《人间词话》及其《删稿》、《附录》的论述中,始终坚持了这一评词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硬软酸碱原理对Baeyer-Villiger重排反应选择性规律进行理论解释,并说明了异丙苯氧化酸性水解重排反应也遵循硬软酸碱原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如退耕农牧民的退耕行为波动较大,支撑点相对薄弱。因此,西部地区应选准、选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切入点,处理好“退”和“还”的关系,整体渐进、重点突破;要不断完善与退耕还林还草有关的政策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加强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通过案例教学法在气象学与气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展示了案例教学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元明清三代的《文心雕龙》序跋文。对《文心雕龙》的思想、理论价值、历史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角度不同、程度各异的探讨,从中可以理出一条中国古代《文心雕龙》接受的简要历史线索:以元至正本为界,此前并不为世人所重,此后则影响力不断增强。究其原因,既与古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批评态度有关。也与各时代文学创作的不同面貌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5.
萧红从不以旁观冷漠的态度进行创作,她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全面倾注于描写对象之中,其小说始终流淌着一股情感之流,满含感情地叙事、写人、摹物,形成以凄婉柔韧为旋律,以豪迈雄健为变奏曲的风格迥异的抒情特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实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远大理想与现实矛盾、理念要求与现实行为、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专职队伍与兼职队伍、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等七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西部区域地方高校所处的内外环境,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原则和当前应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典籍,多历磨劫,隋人牛弘就曾括之为“五厄”。唐人封演,对历代典籍之聚散,记述得尤为详细。其后,宋人洪迈,宋、元之际的周密,对此问题,均亦有所叙述,而明人胡元瑞则另举出典籍之“五厄”,于是,古来典籍,到明时已达“十厄”之多!综合各家之论,古籍亡残因由,不外乎是:统治者之专断;管理不善;兵匪之乱及私家藏书之不尽完美等等。其中,尤以统治者的政治举措所带来之厄运为甚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心境特点。采用《简明心境状态量表》,随机抽取内蒙古地区三所高校778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本地区大学生与全国常模比较,在消极情绪紧张、疲劳、抑郁、困惑和积极情绪活力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蒙、汉族大学生在生气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心境状态在消极情绪(除生气、抑郁外)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不同专业大学生心境状态在紧张、疲劳、困惑和活力维度上有极其显著差异。结论:本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可以采用心境状况来测评。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资源的角度研究了图书资料价值问题,以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的思路讨论了图书资料的开发利用及其现状,以期实现图书资料带给社会的巨大财富效应。从版本、类别、作者、时空、收藏方式以及再版售买、租借、汇编成书、载入传媒、融入教研课题和社会服务、基本保障等方面,指出了价值发现和价值创造的方法和途径,为图书资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的价值观。价值发现和价值再创造是图书资料最有创新价值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