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2.
李镇西 《班主任》2012,(2):65-66
下午下班后,我正要回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魁梧的军人。我惊讶于他怎么不敲门,正要问“您找谁”,突然认出他来了:“哎呀,这不是柴粒吗?”他说:“我出差来成都,今天下午是自由活动,就来看老师了。”我问:“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这是假期,你怎么知道我在学校?我刚要出去,再晚一点我就走了。你运气真好!”  相似文献   

3.
还学生以独立思考的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我在外地借班上课。讲《在烈日和暴雨下》时,问学生:“你们喜欢这篇课文吗 ?”几乎全班学生都说:“喜欢。”我高兴地说:“嗯,我也很喜欢这篇课文,这的确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可是,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呢 ?”这时,前排靠边的一个男同学勇敢地举起了手,他明确说他不喜欢这篇文章。我问他为什么不喜欢这篇文章,他说:“我觉得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词语用得不太好。”为了说明他的这个观点,他还举了好几个例子。我当即满腔热情地表扬他:“同学们,虽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但是,我非常赞赏他的这种精神,因为他敢…  相似文献   

4.
漫画小笑话     
“我去过医院了。”阿奔对妻子说。 妻子:“医生怎么说?” 阿奔:“他让我好好休息.要绝对安静。这是他给我开的安眠药。”  相似文献   

5.
人人是我     
先生解释“我”字道:“我,就是我。”志成记在心里。 下午,放学回家,他爸爸打开课本指着“我”字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6.
这一天,在我校实习的小陈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时,突然生气地对我说:“李老师,吴明明同学太不像话了,他的这篇作文全是从《段·篇·章》书上抄来的。”我接过来一对照,果然是抄袭的。小陈老师问:“李老师,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我想听听他的意见,便反问道:“你说该怎么办?”他说:“下课后我就去找他,不仅要他承认错误,严肃地批评,还要责令他重写。  相似文献   

7.
放了寒假。我那可爱的小表弟第二天就闻声①赶来了——他知道我最喜欢他。所以特别爱跟我玩。 这几天早晨.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妈妈每天早晨撕扯历后,小表弟总是站在扯历前,呆呆地望着它②。有一次,表弟指着扯历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呀?”我说:“这是扯历呀!”“扯历是干什么的呀?”“扯历就是显示日期的嘛!”  相似文献   

8.
我正在备课,一个学生进了办公室,一声不吭地站在办公桌旁,我抬头一看,是刘维康,上学期从东北转学过来的。他的脸红红的,我以为是感冒了,习惯性地摸了摸他的头:“想喝水吗?”这几天学生感冒的比较多,我嘱咐他们多喝水。他急忙辩解说:“老师,我不是来喝水的,我没有感冒!”我纳闷地看着他:“是谁又欺负你了?”他摇了摇头,眼里噙满了泪珠:“从明天开始,我就要离开您了——我家要搬回东北了!”  相似文献   

9.
流沙 《学习之友》2014,(4):18-19
我一直努力地向我11岁的儿子学习。他说数学要考95分,结果考了96分,狂喜,高兴得差点在地板上打滚了。我问他:“全班平均分是多少?”他说:“94分。”我说这有什么好高兴的,但他仍然很高兴。我称之为“自我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班上的兄弟     
广林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遇到问题总是习惯于问他。那次,我把试卷往他桌上一铺:“给我讲讲怎么做?”他竟然漠视我,仰起头喝水。我咧嘴一笑,柔柔地唤一声“哥~”。他差点把水喷出来,咳了几声,眯着眼看我,好像我是个怪物:“姐,你是我姐。你可别用这招,我受不起,要折寿的。”“那你给我讲喽。”  相似文献   

11.
天生辽阔     
旅人自大西北归来,带回三大堆照片。我拿起其中的一幅:古老的天地间,有一圈方方正正的土砌围墙。我问:“这是什么遗迹?”他说:“这是当地民宅。”我问:“只见围墙,房子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陈成杰是去年插班到我班的。刚报到时他很不情愿来,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把脸扭到一边,由妈妈代答。我翻看他的学生手册,成绩是自己用笔改过的,我问,“这是谁改的?”他口气很硬:“反正不是我改的!”我出一道简单的连线题,让他做做,他却蛮横地说:“这些老师没教过,我不做!”  相似文献   

13.
欢迎投稿     
我有一个弟弟。他曾是我的“眼中钉”。小时候什么东西都应该给他一半。我去的地方他都跟着我,我做的他都要做,我要的东西他都要。所以小时候我每天跟他打架。那时候母亲每天一定要说的话是:“你是他的姐姐。”我真不喜欢这句话。其实,她说的意思就是:“姐姐应该好好照顾弟弟,什么东西都应该让着他。”真讨厌!  相似文献   

14.
琚金民 《班主任》2008,(8):40-40
我读过一个故事:某著名企业家做完报告,一位听众问他:“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台下没有一个人答对。他说:“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圈。我的秘诀就是不把事情做得很圆满,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15.
刘春生 《高中生》2011,(8):63-63
一个人在森林里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时间.发现自己没带表。此时,他恰好看到前面有两个小女孩在玩耍,于是他决定过去打听一下。但是,这两个小女孩有一个毛病:姐姐上午说真话.下午就说假话,妹妹与姐姐恰好相反。他走近她俩问:“你们谁是姐姐?”胖的说:“我是。”瘦的也说:“我是。”他又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胖的说:“上午。”  相似文献   

16.
我听过最心疼的话,是有年寒假回母校去看望曾经的老师,走的时候他跟我说:“谢谢。”这句话,瞬间触动我的心。
  我问和我一起去的同学,老师谢我什么呢?
  她说:“我想,他是谢谢你还记得他。”  相似文献   

17.
裴庆美 《家长》2011,(7):17-18
儿子放学回来后显得很不高兴,他把书包往沙发上一扔,气呼呼地说:“我以后再也不跟王正玩儿了。” 我急忙问:“怎么了?” “他嘲笑我!” “嘲笑你?你们不是好朋友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子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对我说:“老师今天公布考试成绩,第一名不是我,大家都很诧异地朝我看,第二名也不是,直到第四名才是我,然后王正就说:‘文强这回怎么不考第一了?’他当时的表情和语气,明摆着就是嘲笑我,我真想揍他一顿。”  相似文献   

18.
《家教世界》2011,(12):37-37
8岁,他是我的变形金刚 从小,我就很不服气,凭什么他比我早出生15分钟就当我哥呀!他指着我的脑袋说:“臭丫头,大1分钟我也是你哥!”我从小就不喊他“哥”,直接叫他的名字,指使他干这干那。我说:“喂,许诺,我饿了,给我买个煎饼吃!”于是,他搬来小板凳踩上去踮起脚,小心翼翼地把柜子上的存钱罐抱下来。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位生活在“皮鞭加眼泪”家庭中的孩子,在所谓“一是狠,二是严,以毒攻毒”的“教育”下,他愈变愈坏。打架、抽烟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密切。见到我是鼠,我一转背他就是虎。有一次,他纠集一帮人打群架,抓进了派出所。这回我没“狠”,一听说后,大清早便骑着单车,买了些包子馒头,急忙赶到派出所。当他看到一大早我给他送去的早餐时,他流泪了,几天后回来了,我便找来《刑法》与他一条条的学习,并对他说:“我也是第一次学《刑法》,在这之前我是法盲,这回你出事,主要是我的错,老师对不起你。”听了我的话,他哭了,我…  相似文献   

20.
终于笑了     
大侄子14岁,大概正处于所谓的“青春叛逆期”,对大人的一切都看不惯。不知为了一件什么事,他和我哥嫂好几天都没说话了。中秋节,他勉强随了他爸妈到爷爷奶奶家吃饭。但来了后,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听mp3,对谁都不理不睬。我哥摸出50块钱,小声说:“你们谁要是让这小子笑了,这钱就归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过去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他摘下耳机,问我:“二叔,什么事啊?”我说:“听什么歌呢?有没有齐秦的,让我听听。”他说:“齐秦是谁啊?不认识,没他的歌,我只听周杰伦的。”说着又戴上耳机。我没趣地退回来。我弟弟上前,拍了拍他肩膀,他又摘下耳机问:“三叔,什么事啊?”我弟弟摸了摸他的T恤,讨好地说:“你这衣服好像土了点啊,过几天三叔给你买件名牌的。”他不屑地翻了翻白眼,说:“三叔,你那品味能买什么衣服啊?要买就给我买阿迪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