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农村科技体制不完善、"三农"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采取的有效举措.温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仍存在对工作性质认识不清、组织运行体系不完善、项目运行遭遇困境及投入经费不足等问题.构建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必须完善市场机制、联动机制、投入机制和管理机制,突出重点,弱化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而科技特派员行动作为促进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仍需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以更好的实施效果助推中原经济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为探索解决“三农”问题,在科技干部交流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与实践。习近平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论述全面展示了科技特派员驱动“三农”、科技嫁接、人才下沉、组织创新的四大意涵。其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理论的创造性承袭,历史上是对中国共产党科技实践思想的一脉相承,现实上是对治国之道富民为先的延展具化。科技特派员制度于理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六重维度展示了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双高计划”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地方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并存在平台缺乏领军人物及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反哺”教育机制未确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省级科研平台协同构建校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师资团队、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完善平台管理机制、开拓校企合作渠道,并通过社会服务、企业资助、科技项目资助等多渠道解决平台建设与运营经费。目前,初步形成以校内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业大学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高校提出的新要求,认真总结服务“三农”的历史经验,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五大任务,充分依靠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大使命。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技能输出和人才培养平台,具有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的科技特派员深知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探索高职院校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创新举措。 科技特派员制度受惠的不仅是贫困乡镇和农民,科技特派员自身和派出单位的高校、科研院所也能受益,实现了双赢。从而使科技特派员制度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科技特派员制度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浙江农林大学优秀科技特派员邵志鹏事迹作专门批示。浙江农林大学牢记嘱托,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独特育人价值,创造性地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和科技特派员工作融合,赋子科技特派员育人新功能,创建了“三农出题-师生解题-基地验题”的“题链式”产教融合新机制,探索出“真场景、真岗位、真实践”的“浸润式”育人新路径,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10.
在加快“两型”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当前湖南“两型”新农村建设还存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论文分析了湖南“两型”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认为要加快湖南“两型”新农村建设,必须对农村金融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须从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完善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制度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服务四个方面深化湖南“两型”农村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政策突破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认为,“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隐患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政策目标,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的根本举措。本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的政策目标进行了探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做出系统性的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特别需要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构建起平等的就业政策和培育壮大产业组织上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土地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如何正确引导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泉州市集体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在总结泉州市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形式、做法、作用和经验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三农”政策文本与数据之阅的关系发现:“三农”政策在何种程度上能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判定。三农”相关的公共政策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创新性:“三农”公共政策创新过程符合“核心—边缘”逐步完善的路径模型,在路径演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公共政策效益边际递减效应。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土地占有权、使用权与收益权等土地权益重新组合为政策创新硬核的确立,意味着新一轮从“核心”到。边缘”次第展来的“三农”公共致策创薪正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4.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先后在农村领导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这些变革显示党对"三农"问题认识不断深化,也为今后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因此,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一直是山西电大教育事业的根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山西电大与时俱进,通过与农广校联手、培训农村小学教师、对农民开展"专业证书"教育等途径,多渠道、多形式为"三农"服务,创出一条通过远程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新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全面实现小康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城乡统筹考虑。章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的农村城市化途径,从农村城市化的基本趋势、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城市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对我国农业现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分析,指出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约有7.6亿人口在农村,“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以文化为先导,在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企业科技投入的财务管理模式,就是对企业科技投入进行财务方面的监管和控制,从而实现对科技投入的有效管理。构建企业科技投入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应首先明确企业科技投入财务管理的目标,其次从组织、职能、融资渠道、投资机制及项目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设计,以构建企业科技投入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他不仅充分肯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做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著名论断,提出了要按农、轻、重的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方针,而且创造性地提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新道路。同时,他高度关注农民的物质利益,强调要克服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社会公平,使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这些探索虽然在当时并未完全实现,但对于我们今天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