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孙飞 《科教文汇》2010,(17):15-16
现在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关于人才之间的竞争,社会要求的是青少年必须要有创新性、自主性。现在社会虽然倡导素质教育,可有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知识技能的重视、对能力培养的轻视,不得不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本文从分析挫折出发,对当前社会加强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及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氛围、条件等因素使其在性格等方面显得较为脆弱,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给这些还未"成型"的大学生造成很多挫折,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周贵忠 《内江科技》2007,28(3):130-130
留守学生问题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作者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出发,针对"问题留守学生"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德育导师制度、建心理沟通桥梁、开展活动教育、建临时家庭等有效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晓芬 《科教文汇》2011,(5):68-68,124
挫折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要通过创设环境、因地制宜、把握尺度、正面引导等途径和方法进行,并取得家长、社会的支持,以此提高幼儿的抗挫能力,树立抗挫信心,增强心理承受力,使他们身心俱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尤其把心理健康放在重要地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可行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设置挫折要谨慎,不要排斥成功教育等问题增强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挫折表现为: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和进行练习时一旦受阻,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时,产生一种消极、胆怯、畏缩的情绪和紧张、漠然、的心理状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贯穿挫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磨炼意志,增强心理免疫力,能以楷模为榜样,形成科学的人生观,提高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卫群  林丽君 《今日科苑》2007,(10):149-149
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挫折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学校该如何进行挫折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省部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新机遇,建设特设高职院校,是摆在区域内高职院校面前的新课题.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有效对接,高职院校要主动在学院建设、人才发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改革.课程改革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两型社会"视野下,其改革主要表现为课程建设产业化、课程编制职业群集化、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大力开设"两型社会"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9.
受挫折概念的主体和环境这二因素决定,在对受教育对象施以挫折教育时,要从外化和内化两方便进行。根据非连续性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论,挫折教育的实行对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加社会参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的成效依赖于途径的科学有效地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和迫切。现分析职业学校学生抗挫折能力差的种种表现、原因以及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身心发展和成长;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得失成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离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其他一切优秀素质的培养就无从谈起。教师心理挫折的形成与社会、职业、课程改革、个人诸因素有关。要对教师的心理挫折进行调适,除了在宏观的社会体制层面上对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外,还必须在学校和个人层面综合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希 《科技风》2011,(16):216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虽然思想解放、活泼好动、自我意识强、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但都任性、自我约束能力差、意志比较薄弱、经不起挫折和失败。因此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抗挫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教学的关键之一。体育教育过程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综合活动过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体育教学,它的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代沟不仅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试着对现代社会的"代沟"现象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便抛砖引玉,促进"代沟"理论的多角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宏利 《科教文汇》2010,(6):167-168
如何对学生中弱势群体进行抗挫教育,是一线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了如何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抓住细节,对弱势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挫折教育,提高弱势群体抗挫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结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探讨《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提出了"三本位"的创新理念,即育人本位、学生本位、社会本位,实施"课程思政"。把创业者素质、企业家情怀与社会责任教育融入创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瑞华 《科教文汇》2021,(10):148-149
随着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中学生面临着多种压力。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抗挫能力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抗挫能力成为当下学校教育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中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在体育运动和社会实践中挖掘中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通过拓展课程内容和举办趣味性活动激发中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不仅对健全学生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曾幸梅 《科技风》2012,(16):169+189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中学生面对挑战和应对挫折的问题日益突出。本论文探讨了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吕锦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8):178-179
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挫折感形成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及措施,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生活环境、氛围、条件等因素使其在性格等方面显得较为脆弱,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给这些还未“成型”的大学生造成很多挫折,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浅析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其基本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其途径的研究,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挫折与适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让他们更适应社会,如何加强学生们的挫折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