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近代史上,血统主义曾经是中国政府确认海外华侨国籍所依据的一项根本原则.二战后,为合理地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我国政府宣布放弃血统主义而承认出生地主义.从坚持血统主义到接受出生地主义,中国国籍政策对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浅析其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华侨 <辞海>的注释是:"侨居国外的具有中国国籍的人.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在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国家派往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亦称中国血统外籍人),不是华侨".根据这一概念本人这样理解:长期侨居国外,一直保留中国国籍,而且又一直未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才可称为华侨.对于生活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中国人,他们本来就不是侨居国外,而是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中国人,所以根本不能称华侨,而只能称"港澳同胞".况且他们早已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港澳同胞"这个称呼是否可以继续沿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目前,“华语”一词,在国外相当流行。但华语指什么,却有不同看法。国内,多数人认为是指汉语,问诸华侨则说,华语是从“华人”来的,华人,在国外是指中国人,华语就是指中国人说的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研究是一门以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学问。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的《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掀开了我国华侨华人研究的序幕。二三十年代,热衷南洋问题研究的学者又发表了一些有关华侨华人的著作。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华侨华人研究只是一门不成规模的边缘学科。20世纪80年代至今,华侨华人的经济实力增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使华侨华人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华侨华人研究也应运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领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等诸多学科的一门“显学”。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华侨华人研究还处在初级阶…  相似文献   

5.
明媚  林泉 《留学生》2012,(7):6-13
所谓“双重国籍”,是指加入外国国籍后。又未注销中国国籍。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加入外国国籍,就不能再保留中国国籍。然而。事实上.加入外国国籍又未注销中国国籍的“双重国籍”现象。在我国已不是个例。  相似文献   

6.
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民权或国民身份。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可以有选择地承认双重国籍,进一步放宽中国海外华人绿卡中请条件,在我国境内具有中国国籍和外国国籍的双重国籍人,其国籍身份以其是否出境为判定标准,不宜承认东南亚华人双重国籍,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等承认双重国籍,在法律上建立海外华人子女选籍制度。  相似文献   

7.
华侨是一个具有“二重角色”的海外移民群体,“华侨”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有其不同的内涵。鸦片战争前大都是用“唐人”、“贱民”、“化外颓民”等称呼华侨,后来又有“猪仔”、“苦力”、“华工”等词语。当前对于华侨的含义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本认为,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不承认双重国籍,使得移居海外的人中具有中国公民身份比例大幅度减少,因而“华侨”一词已逐渐落后于时代,应该以“华人”取而代之,或将两合称为“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以来 ,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研究东南亚华人历史的理论 ,在二战前较有影响的有“华侨殖民论”、“华侨革命之母论”等 ,其特点是把东南亚华人的历史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二战后较有影响的有“华侨社会阶级论”、“民族认同论”、“民族融合论”等 ,这些理论开始关注华人与当地其它民族的关系 ,探讨解决华人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由华侨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华侨华人蓝皮书》首发式”于8月15日在京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我国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  相似文献   

10.
在荷属东印度时期,殖民政府推行“分而治之”的统治政策,这种族群分化的魅影并未随殖民时代的终结而消弭。印尼独立后,政府为解决族群矛盾与族群隔阂,陆续实施一系列的少数民族同化政策,被视为外裔的华人族群首当其冲。在苏哈托军政时代,白色恐怖的威权政治举措愈演愈烈,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华文报刊被全面封锁。对于威权同化政策下的华族生态,印尼华文作家并未回避敏感议题,他们立足本土言述华侨华人的政治遭际、族群创伤与身份认同更迭,在痛诉中融入政治批判与社会建言,在反思中寻求政治出路与族群新生。当前,在“一带一路”的共同发展理念下,印尼华族的社会作用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裔作家拥有双重文化身份,具有双重文化视野,他们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出了想象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同时根据切身观察体验塑造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美国文化形象。从形象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可以发现美国华裔作家在后殖民语境下塑造中美文化产生的影响、存在的问题以及美国华裔作家还应做的努力,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促进美国华裔文学的发展、增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文学中华裔儿女大多排斥自己的族裔文化传统,而认同美国的价值观念,他们甚至憎恶自己的华裔身份,消极地评价自我,否定自我。这种心理正是在美国出身、成长的华裔在强大的种族歧视和同化压力下自卑心理的表现。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华裔儿女的自卑心理及其成因、表现、后果,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卑的补偿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主流文学中的华裔是被作为他者进行再现的,其形象具有定型化的特点。美国华裔文学出现后,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华裔文学中华裔形象的再现经历了从自我东方化到对主流社会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渗透、解构和重建的历程。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华裔文学中的华人形象再现,揭示了再现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及再现与权力的关系问题。华裔文学中自我再现的变化是美国社会各种权力竞争、变动的结果,重建自我是对主流文化霸权主义进行抵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teachers in American Chinese Schools. Max van Manen’s methodology for hermeneutic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and the philosophical writings of Heidegger, Gadamer, and Derrida guide the textual interpretations. Pedagogical voices of Aoki, Pinar, and Greene, and cultural journeys of Hongyu Wang and Xin Li reveal possibiliti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experiences of Chinese teachers, as the question is addressed: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Chinese in American Chinese Schools?” Ten Chinese teachers engaged in a series of open-ended conversations. The conversations illuminate the experience of Confucian teaching meeting American pedagogies around two main themes. First, in following the metaphor of Chinese knotwork, the teachers speak of their struggles and challenges between Chinese Confucian and American pedagogies, reflect on splitting and splicing the knots through changing and adjusting their method of Confucian teaching. Second, they tell of the experiences of building bridges in a third space through dialogically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pedagogies in order to seek the appropriate wa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hinese well in American Chinese Schools.  相似文献   

15.
美国梦、中国梦,这两个表面上很相似的文化术语,孕育于美中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或者作为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的代表,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点。笔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在诞生时期、发展趋势、概念内涵、文化背景、倡导的根本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历史作用、实现途径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这100多年里,美国政府的华侨政策经过了“歧视一松动一基本放宽”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与百多年里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旅美华人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美国政府对种族问题认识的逐步改变等因素分不开。美国政府的华人华侨政策,决定了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而美国华人社会自身的变化也影响了美国华侨政策的制定和变化。探讨两者间百多年来互相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对今天来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历史的渊源,并在发展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使二者在诗、书、画、印的结合方面、工具方面、视觉方面、笔法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本文仅从以上几个侧面,去认识书画相通的内在规律,使人们在学习书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8.
布勒特·哈特的华人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勒特.哈特的作品再现了十九世纪美国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使他成了“地方色彩”(Local Color)文学的代表人物。哈特的两篇作品《异教徒中国佬》和《异教徒李顽》都以中国移民为主人公,但在对待华人的态度上,哈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谴责针对华人的暴行,同情华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面,他所塑造的华人形象是歪曲、片面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反映了作者和美国大众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美国本土汉语教材比中国编对外汉语教材更受美国大学生欢迎,是由于其在教学理论、背景设置、文化传授等方面的特点。因此,我国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应该采众法之长,结合汉语特点,考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注意强化英汉对比,并且形成"试用—出版—修订"动态编修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