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习作而言,素材的搜集是极其重要的。好的写作素材对整体习作教学的过程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清楚素材对习作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搜集素材,小学生的自主搜集能力还不够强,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有效地引导。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探究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搜集素材。  相似文献   

2.
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少.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往往也言不达意.作文成了无病呻吟。写好作文,有了好的立意后,选取合适的素材是关键!但素材要靠自己平时搜集、积累。那么,该怎样搜集素材、积累素材呢?  相似文献   

3.
佚名 《高中生》2008,(7):67-68
同学们写作时最大的问题往往是无话可写。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在于缺乏必要的阅读,没有写作的素材,缺乏对当下热点话题的关注和敏感。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搜集素材入手。《高中生》杂志特开辟一个"素材馆",为大家整理各类素材,从古今中外各个角度为同学们的写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出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潜能。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吸取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军 《学周刊C版》2019,(3):115-116
学生从开始学习写作时便写作记叙文,但是真正能将记叙文写好的学生却不多,写作记叙文,不但要在日常注意搜集素材,更应当在写作时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记叙文也是写好其他类型文章的基础,教师在写作教学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6.
<正>初中生开展英语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缺乏素材,很多同学会因为写作过程中没有太多素材而导致"不会写",也有些同学会因为没有素材而导致"写作字数不够"。其实对于初中生学习写作来说,素材量的多少与日常积累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做到"多观察、勤积累",才能在写作实践过程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以使用。本文以初中用于教学过程中的素材搜集方法作为出发点,探讨如何更好地通过积累素材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蓝丽伟 《广西教育》2013,(22):63-63
写作就是把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它是一个积累与应用的过程。积累素材是写作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意识地积累材料是写好文章的良好开端。没有充实的材料,作文就不会有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即使不让人望而生厌,也会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鲁迅曾说":废寝忘食,锐意穷搜。"足见材料搜集对于写作的重要作用。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唤起学生积累材料的意识,教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就是习作质量平淡至极,仿佛学生得了"习作综合征"。其实,"习作综合征"的"病因"在于没有好的习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帮助学生有质有量有效搜集习作素材是解决这一病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注重了学生对新知识、新事物的独立操作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对于写作素材的获取信息量,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拓宽素材搜集渠道、引导学生科学阅读等,都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养成良好习惯、奠定写作基础、培养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蒲松龄在写《聊斋志异》之前在路口摆茶摊,免费招待过往行人,把茶客讲的故事积累整理下来,就成了《聊斋志异》的写作素材。广泛的搜集素材,才能文思泉涌,就是蒲松龄留给我们的写作启示。我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有:向生活要素材、向阅读要素材、向教材要素材。一、素材来自于生活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害怕作文,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写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  相似文献   

11.
作文的好坏体现了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好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学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有的学生掌握了很多写作技巧,但就是写不出好文章.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头脑中没有丰富的素材,提笔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告诉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性.素材是写作的源泉,没有了素材即使拥有再大的想象空间、再多的写作技巧,写出的作文也会如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机.掌握多种途径积累素材,才能厚积薄发,进而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素材是写作的基础,没有素材,作文便无从写起,有几个好的素材往往能搭建起一个好的写作框架。使写作迅速进入状态,有效地树立写作信心,节约写作时间。提高应试效率。作文素材从哪里来?从积累中来。积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古今中外别人的典型事例、名句,这种素材是写作议论文必不可少的,写散文也往往可用;另一种是自己在生活中对人、事、物、景等的思考、感悟及有效记录。具体如何操作呢?两种素材积累的途径、方法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是同学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米仓。但大部分同学对此熟视无睹,视之不甚惜,结果,作文素材的米仓里终无一粟。其实,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所用事例大都出自语文课本,只不过作者运用自如,不留斧凿之迹罢了。在总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从文本教材里搜集写作素材,汲取材料。现以精神家园话题为例,按一题多材方式梳理课本中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写作时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5.
冯志伟 《广东教育》2008,(12):10-11
您好!无论是平时的作文训练还是考场作文,多数同学会选择议论文文体,我也对该文体的结构特点有非常清晰的把握。但就是有一点,写作时苦思冥想去搜集论据,而大脑却是一片空白。很奇怪平时积累的一些素材怎么一个也用不上。这个烦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老师帮我解答这一困惑:平时该积累什么样的素材?该怎样搜集素材?作文时怎样才能使用好素材?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才能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而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以上所述关键的前提,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积累,学生学出的内容就会空洞、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学生缺乏写作热情,习作能力逐渐降低。为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通过多元途径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章写作素材缺乏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学生的一个难题,对学生来说广泛搜集课外写作素材已成为"天方夜谭".我们可以从熟悉的语文课本入手,善于从课本中挖掘素材,进行多角度思维,使课本成为写作的"活水源头",因为课本是学生在校园了解社会的一大窗口.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开掘写作源泉,搜集写作素材;引导学生多说多写  相似文献   

19.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现象却普遍存在。而语言贫乏、内容空洞是最突出的表现。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怎能写出好的文章呢?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呢?  相似文献   

20.
黄梅芬 《考试周刊》2015,(18):50-51
作文没有典型的素材,文章就没有充实感,主题难突出。观察生活,提炼观点;认真听课,学会迁移;关注时事,感悟生活,是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三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