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是率先进行课程标准制订和改革的学科。时代发展说明数学在人类社会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数学新数运动”掀开了西方近现代基础课程改革序幕的话,那么,我国从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与改革标志着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我国数学课程的改革是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本身的发展、我国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对数学以及对数学教育的看法和理解,是我们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本文就《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数学教育带来无限生机.<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知识、能力与情感三维目标,同时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本世纪全球教育的主旋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一大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酝酿准备阶段已经完成,这一阶段自第三次"全教会"和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关于新的数学课程改革,结合本人教学与研究的经验,这里主要谈及自己对以下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理念,是课改实施的重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实施新课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青少年有着重大意义,新课标的课改呼吁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我们英语老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基本精神和理念,并把它运用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数学通过与生活"结伴"而变得生动,让教科书与生活的"联姻"而变得有趣.可以说,数学问题生活化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生活化"的回归--教育重返生活世界.可以看出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数学生活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较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蔡桂建 《考试周刊》2014,(50):68-68
<正>21世纪,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代言人,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心悦诚服、乐于追随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目前我国正处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阶段,要实现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目标,保障数学课程内容的顺利实施,数学教师是关键。因为课程教学与每个教师息息相关,是由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教学时所采用的方法等方面所决定。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底,教育部正式向全社会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出台,是对过去10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它将成为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一、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跨入21世纪,中国迎来教育大变革的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工程"的重头戏。我国200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我国高中课程已进入实质性改革阶段."课程"这一专用名词也一改过去被认为是教育决策者或教育专家们的专用名词的形象而进入每一所学校.依"实践课程的范式"来看,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数学,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教育部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1997年秋,在部分省、市进行新大纲和新教材试验,试验修订后,2000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和<全日制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今年全国将全面使用新教材.同时,在前面所讲的新的"课程计划"还没有完全实施的时候,另一种新的"课程标准"正应运而生,反映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超前性和超越性.因此,学习课程理论,增强课程意识已成为一线中学数学教师的必修课.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我们一线数学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尽快跟上数学课程改革的步伐,以确保数学课程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2.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引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实施.这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对我们正确贯彻新课改精神,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明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数感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数学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新词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15.
对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历经数载的酝酿,已经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在人口分布占80%以上的农村地区,其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是关系到整个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针对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应该做到:编写教材,立足农村实际;改革教法,适应学生发展;培训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善硬件,提供课改条件;营造氛围,构建和谐课改.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标准>倡导的课程改革把握了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新了观念,引导并调整了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将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充分渗透到数学教育中,从课程标准到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过程都突出了"人"的地位,精选和调整了教学内容,增添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重构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内容体系,凸显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向多元化、合理化、科学化迈进.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综合.在英国数学课程文件和实践中,强调课程综合的意义;荷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跨学科目标的概念,反映了课程综合的基本理念.随着教育发展,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想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就要把它放在社会各学科综合发展这一背景中.数学命题与其他学科、尤其是语文等人文学科相结合,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起到了"1+1>2"的学科整合效果.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精神,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对人人学好数学,我认为重点是数学后进生教育,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数学后进生教育。一、从思想上重视数学后进生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里"每一位学生"不仅包括"优等生""中等生",也应包括"后进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19.
张绍坤 《中国教师》2014,(16):30-31
<正>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需要的数学,实  相似文献   

20.
几何课程是每一次数学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数学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最复杂的因素[1].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几何课程作出了大幅度的变革,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几何论证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降低.这在某种角度来说是符合时宜的(如计算机的普及),也是与各国几何课改的大趋势相一致的.但与美国课程标准相比,我国课程标准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对即如"怎样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等有关几何论证等关键问题缺乏具体指导和案例示范,更谈不上借助案例对课程标准进行反思了.本文正是希望通过一则案例,表明笔者对几何实验和几何证明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