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经常去学校听课,好多次在课堂上发现上课铃响后,老师宣布"上课",班长的起立声刚落,少数同学还没有完全站起来,大部分同学便已落座,伴随着一片喧嚣或小声嘀咕。每当此时,我坐立不安,替老师着急。在上课伊始使同学们束心以静,凝心集力,这是老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大部分老师常常在毫无省察中,依然故我,自始至终。  相似文献   

2.
郑振海 《学子》2013,(6):162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形势下,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改革,但始终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体育课是学生这一主体充分体现自我的时间,然而,最近几年的体育课上发现好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却不喜欢主动锻炼,只喜欢闲晃。这是为什么呢?是老师课上得不好,是体育没有吸引力了,是学校不重视,还是?带着这些困惑我做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希望从中发现原因;首先,我在附近五个学校的30个同行中了解一些情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历来是农村中学的一个弱项甚至"盲点".加强体育教学,是农村中学面临的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体育教学不被重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往往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领导不重视,学生不爱学、家长不在意.而且,大多数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也有误区,认为体育课就是哄孩子们玩,玩好就行了.尤其是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的观念中,存在着从事体力劳动就等于参加体育锻炼了,农村孩子"皮实",锻炼不锻炼无所谓的误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课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有好多学生上体育课时比较懒散,对体育教师安排的体育活动一般都采用应付的态度。这些对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都非常不利。追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体育锻炼没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这就说明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同时要求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中增加一点“趣”。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中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用来玩的,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确,体育课就是用来玩的,但是它能在玩的同时帮助学生强身健体。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实际例子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学校都十分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培养,而体育课由于属于半玩半学性质的课程,对于提升学习成绩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很多学校都忽视了体育课的教育,更有甚者直接将体育课取消掉,将时间转移到别的学科的教学上,久而久之就导致学生从根本意识上也不再重视体育这一学科,使学生身体各方面机能、协调性、灵活性等等产生衰退的情况、笔者通过总结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经验,结合目前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目前体育课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完善体育课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体育课上,每每看到学生永不满足的笑脸,额角隐隐的汗水,我便很高兴,高兴的是我感觉我这节体育课是有效的,教学效果是可喜的。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体育新课程教学有没有效益,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后,在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这里的进步或发展不仅有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获得这一方面,还包括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中学体  相似文献   

8.
杨洪爱 《考试周刊》2014,(76):108-109
<正>小学体育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教材、新课程、新观念的背景下上好体育课是每个体育教师都关心的问题,现总结教学经验,谈谈我对上好小学体育课的一些见解。1.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过去人们对体育教学这方面的认识比较狭窄,认为学校体育就是打球、做操、玩。因此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喜欢上户外不喜欢上理论课,在体育活动中又表现为怕吃苦、喜欢轻松的活动,不喜欢800米此类的耐力项目,等等。我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尊重学生与其成"伙伴"让学生喜欢你  相似文献   

10.
高向阳 《考试周刊》2014,(92):120-120
小学体育学科课程的设置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教会学生一些运动知识理论,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然而,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却存在"教师教学方面态度消极,认为体育课程就是所谓的学‘玩’"和"学生对体育课除了自由活动以外的任何教学都不感兴趣,提不起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的现象,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未能有效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在思想上不重视,致使课堂趣味性低。作者主要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阐述构建小学体育趣味性课堂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我是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从教体育以来,一直有这样一种感触,我的大部分学生给我的印象就是对体育课与健康课热爱之极。只要是体育课,学生们从见到我开始,就表现出非常高涨的情绪,欢呼、尖叫等,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体育教师的喜爱,对体育课的喜爱,但是这样的喜爱,却与他们在体育课中的表现成反比,他们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只是单纯的玩,不用上语文数学课,不用受班主任老师的约束,在体育课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一直在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据《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与探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教学不规范。"现在体育教学虽然出现"热闹繁荣"的景象,但实质是体育教师拿出许多体育器材、器具供学生自选玩乐,学生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只要他们玩起来和开心就行了,体育课成了体育兴趣小组活动课。这样的体育课美其名曰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其实就是"放羊",忘记了体育教育是一门学科,同样有目标任务、达标测评、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一、调查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总体情况笔者曾对学生做了一个关于"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情况问卷调查。在受调查者中,体型肥胖者占57%。95%以上的学生喜欢体育,但是有87%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原因是体育课上的跑步"太痛苦",虽然有"自由"(和文化课比较),但是"太无聊"了。在问及"体育课对自己有用吗",100%的学生说有用。"有什么用",除了"能增强体质"以外,没有其他答案。对"闲暇时间你在家最想、最喜欢干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不论当教师、做校长,还是做行政官员,我都希望中小学教育教学从"好玩"走向"玩好"。"好玩"就是"引趣",让学生感到学习十分有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玩好"就是"引深",让学生能不断钻研、深入探索,这是学习的内驱力。初为人师时,我没有什么数学教学经验,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错,这主要缘于我的"每课一趣"。所谓"每课一趣",就是每节课都要有一道以上的趣味数学题,或一个以上的数学游戏,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以旁观者的角度看现在的体育课在众人眼里,体育课应该是孩子们最喜爱的一门课程,可实际调查却发现,存在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育教材的问题、教师的问题、教学条件的问题以及学生个人的一些问题。这部分孩子对这一课程表现出缺乏兴趣,情愿去看书或做作业等一些体育活动之外的事情,问其原因,答曰:"没劲",反观我们的教学活动,缺乏童趣,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机械、枯燥的体育锻炼,教师认为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跑、跳动作和基本球类的技能,就是达到教学效果了,其实不然,体育教学不仅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是学生集中学习运动技能和体育锻炼的教学,也是教师和家长最担心的课程。笔者依据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核心理念,对体育课伤害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对策。一、原因分析(一)教师没有重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循  相似文献   

17.
宋贵福 《考试周刊》2014,(67):111-111
<正>新课程强调《体育与健康》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在心理、身体、社会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状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玩中学"、"玩中练",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玩"好,让体育课变为学生的乐园,体现快乐教学的理念呢?一、以游戏激发乐趣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步骤练习,然后纠正学生的错误,讲得多,练得  相似文献   

18.
<正>看了班主任《伤心的体育课》案例,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班主任关心学生的健康,关注我们的体育课,忧的是在体育与健身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的体育课还存在着这样的"放羊"现象。学生喜欢上"放羊式"的体育课,原因很简单:可以玩自己想玩的活动项目,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作为教师,如何设置学生"想玩"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除了通过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向全面、主动、和谐的方向发展,更需要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9.
林跃  苏华 《职教论坛》2003,(6):53-53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课又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社会化的重要阵地。体育植根于健康,立足于健康,本应受到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但遗憾的是好多中学生不愿上体育课,对体育课有严重的厌学心理,经常出现装病请假或对活动不感兴趣等现象。所以弄清学生厌学原因,学会一些教育疏导的方法,在提倡终身体育和实践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县城的高中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体育基础比较差,而且部分学生厌学体育,在厌学体育的学生中又以女生居多.通过对我校278名女生进行调查访问和观察研究,我得出女生不愿上体育课的原因主要有:对体育课缺乏认识;体育课过于"模式化"、教法单一;体育课负荷大、技术难度大;学生有恐惧心理和自卑心理;学生身体素质差,等等.如何引导高中女生上好体育课,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